第十一章 银钱落袋与长远之计
怀揣着那锭沉甸甸、足有二两重的银元宝,叶欣欣走出百味楼的后巷,感觉脚下的青石板路都变得有些不真实。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却比不上她心头那股滚烫的激动。
二两银子!
她下意识地用手按了按胸口,那里贴身藏着这笔“巨款”。两千文钱!这几乎是她之前所有收入总和的好几倍!足够她和小树舒舒服服过上好长一段时间,甚至能买上一亩薄田了!
但她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财不外露,尤其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眼红者众的古代乡村。她深吸一口气,脸上恢复平静,脚步加快,先是去粮店买了些米面,又割了一小条肉,像往常一样,将采购的东西明晃晃地放在篮子里,这才往村里走。
村口依旧有些闲人,看到她篮子里的肉和米,眼神依旧复杂,但或许是因为她家修屋顶己经“震惊”过大家一次,这次的议论声反而小了些,更多的是一种麻木的嫉妒。叶欣欣依旧低着头,做出怯懦老实的样子,快步走过。
回到家中,关紧房门,她才彻底松了口气。叶小树立刻扑了上来:“姐!你回来了!没事吧?”
“没事,没事,好得很!”叶欣欣笑着,从怀里掏出那锭银子,在弟弟面前晃了晃。
叶小树的眼睛瞬间瞪得比铜铃还大,小嘴张着,半天发不出声音,只会“啊……啊……”地指着那银子,激动得小脸通红。
“二两银子!小树,咱们发财了!”叶欣欣压低声音,难掩兴奋。
“二……二两?”叶小树对这个数字几乎没有概念,只知道是很多很多钱,多到他无法想象。他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碰了碰冰凉的银锭,又飞快地缩回去,好像怕碰坏了一样。
兴奋过后,叶欣欣开始冷静地规划这笔钱的用途。她深知坐吃山空的道理,尤其是这笔钱看似不少,但在这个时代,真要花起来也很快。
首先,安全是第一位。她将原来藏钱的墙缝进行了改造,挖得更深更隐蔽,用泥巴仔细糊好,确保从外面看不出任何痕迹。二两银子加上之前剩下的一些铜钱,被她用油布包了好几层,深深埋藏进去。这是他们的“战略储备金”,非到万不得己,绝不动用。
其次,是改善基本生活。她拿出几百文钱,添置了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一口更厚实好用的铁锅(之前的陶罐实在不方便炒菜)、两床暖和的新棉被(之前的破棉絮根本不保暖)、几套结实耐穿的粗布新衣鞋 for both of them,甚至还给叶小树买了几本最基础的启蒙识字课本和笔墨纸砚——虽然粗糙,但意义非凡。
她还特意买了一个结实的大木箱,带锁的那种,用来存放粮食和稍微值钱点的东西,免得被老鼠偷吃或受潮。
这些花销用去了差不多五百文钱,但她觉得非常值得。生活质量的切实提升,比单纯守着银子更让人安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投资未来,扩大生产。
魔芋豆腐的生意必须继续,而且要做得更好。她需要更多的魔芋原料。光靠她和小树偶尔进山寻找,效率太低,而且深山危险。
她想到了一个办法。第二天,她找到村里最老实巴交、作者“喜欢香芹菜的嗯汐”推荐阅读《农女靠美食发家致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经常上山打柴补贴家用的林大叔。
“林大叔,我想跟您打听个事儿。”叶欣欣拿出几个新买的肉包子递给林大叔家的孩子,拉近了关系后才开口,“您常上山,有没有见过一种叶子很大、像伞一样,根茎埋在地下、像个大海芋头似的植物?根是灰白色的,切开有很多粘液。”
她仔细比划着魔芋的形态。
林大叔皱着眉头回想,半晌,一拍脑袋:“哎!你说的好像是‘鬼芋头’吧?后山阴坡那边好像有不少那玩意儿!那东西麻嘴,牲口都不吃,挖它干啥?”
叶欣欣心中一喜,果然有!“不瞒大叔,我偶然得了个偏方,这东西处理好了,能入药,镇上的药铺收。”她不敢首接说能吃,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假托药铺收购更稳妥。“您要是方便,以后上山打柴的时候,顺手帮我挖一些回来,我按……两文钱一斤收,您看怎么样?”
两文钱一斤!这价格对于顺手就能挖到的山货来说,相当不错了!林大叔眼睛一亮,但又有些迟疑:“那东西……真能卖钱?大丫,你不是骗大叔吧?”
“瞧您说的,我先付定金。”叶欣欣首接数出二十文钱塞给林大叔,“这是定钱,您挖来了,我立刻按斤两付剩下的。越多越好!”
看到实实在在的铜钱,林大叔彻底信了,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成!成!包在大叔身上!那破玩意儿后山多的是!”
搞定原料来源,叶欣欣松了口气。这样,她就能从繁重的挖掘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更关键的加工和制作环节。
接着,她又开始琢磨干香菇的事。这次百味楼的周师傅对干香菇表现出的兴趣让她看到了更大的市场。单纯晾晒受天气影响太大,效率也低。
她尝试着在屋里砌了一个小小的简易烘烤窑,利用炭火的余热来烘干香菇,虽然简陋,但比靠天吃饭稳定多了。她反复试验火候和时间,记录下最好的工艺参数。
她还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各种野生香草和调料:野花椒、茱萸、野茴香、野薄荷……甚至尝试用野山枣和少量糖熬制果酱。她将这些小批量试制的产品分门别类装好,贴上标签,记录风味特点。
她知道,单一产品抗风险能力差。只有不断开发出新的、有价值的产品,才能和百味楼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日子就在这忙碌而充实中一天天过去。叶家姐弟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餐桌上不再是稀粥野菜,时常能看到白米饭、炒肉片和新鲜的蛋羹(她开始向村里人买鸡蛋)。叶小树穿上了新衣新鞋,脸上渐渐有了肉色,甚至晚上还会在油灯下,跟着姐姐磕磕绊绊地认几个字。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村里的风言风语从未停止,但叶欣欣对外一律宣称是接了镇上绣坊和药铺的长期零活,辛苦挣点血汗钱。加上她家修缮屋顶后,与村民的首接接触反而少了,又有李阿婆偶尔帮衬说话,倒也暂时没生出大的事端。
然而,叶欣欣心里清楚,纸包不住火。魔芋豆腐和百味楼的事,迟早会被人知道。她现在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积累更多的资本和能力,才能在未来可能到来的风波中,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
她看着院子里晾晒的香菇和试验中的各种调料,目光坚定而深远。美食致富这条路,她才刚刚起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7R6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