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苏清准时醒来。身体内部的疼痛己经成为常态,像背景噪音般持续存在。他静静地躺着,聆听自己的呼吸声——比往日更加浅促,带着细微的嘶哑音。
床头柜上的药瓶又空了一个。苏清默默计算着剩余的药量,意识到即使最大限度地节省,也撑不过两周了。
时间比他想象的流逝得更快。
他慢慢坐起身,感受着眩晕袭来。扶着床头稳了稳,才勉强站起来走向浴室。镜中的自己一天比一天陌生,颧骨凸出,眼窝深陷,唯有那双杏眼还残存着些许昔日的神采。
苏清仔细地洗漱,换上顾沉舟为他挑选的家居服——浅灰色羊绒衫和深色长裤,都是许清辞偏爱的款式和颜色。
下楼时,他意外地发现顾沉舟己经坐在餐桌前,面前摆着一杯咖啡和几份文件。这很不寻常,顾沉舟通常七点后才下楼。
“早上好。”苏清如常问候,声音比昨天更加沙哑。
顾沉舟从文件中抬起头,眉头微蹙:“你的声音越来越糟了。”
“可能是感冒加重了。”苏清避开他的目光,为自己倒了一杯温水。温热液体滑过喉咙时带来短暂的舒缓,但随即引发一阵抑制不住的咳嗽。
他迅速转身,用手帕捂住嘴。咳嗽停止后,他瞥见白手帕上刺目的红点,急忙将手帕塞进口袋。
“你应该去看医生。”顾沉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我不希望你这副样子出现在清辞的演奏会上。”
苏清的心脏微微抽紧。所以关心他的健康,还是为了不在许清辞面前丢脸。
“我不会去的,记得吗?”他轻声说,在餐桌对面坐下。
顾沉舟似乎才想起自己昨天的命令,表情略显不自然:“嗯。那就好好休息。”
短暂的沉默后,顾沉舟突然问:“那份礼物...你为什么选那个雕塑?”
苏清抬起头,有些意外顾沉舟会重提这个话题。他斟酌着词句:“我觉得它很有表现力。亲密与疏离,是人类关系中永恒的主题。”
顾沉舟凝视着他,眼神复杂:“清辞不喜欢。他说太阴郁了。”
“艺术不总是为了取悦。”苏清平静地回答,“有时候是为了触动和思考。”
这话听起来不像一个“替身”会说的。顾沉舟明显愣住了,打量着苏清仿佛第一次真正看到他。
苏清低下头,小口喝着温水。药效开始发挥作用,疼痛稍稍缓解,但疲倦感如潮水般涌来。
“我下午要去东京出差,三天后回来。”顾沉舟突然说,语气恢复了往常的公事公办,“有事联系陈秘书。”
苏清点点头,心里莫名松了口气。三天的独处时间,正好可以开始实施他的告别计划。
“需要帮你整理行李吗?”他习惯性地问。
顾沉舟己经重新埋首文件:“不用。李助理会处理。”
当然。李助理是顾沉舟的工作助理,熟悉所有商务行程的需要。而苏清,只负责扮演好家中的“许清辞影子”角色。
*
早餐后,顾沉舟首接去了公司。苏清站在窗前,看着黑色宾利驶出庭院,消失在大门拐角。
别墅突然安静得令人窒息。
苏清慢慢走上楼,走进那间他住了三年的卧室。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一切都整洁完美得像酒店样板间,没有一丝个人痕迹。
是时候开始改变了。
他首先打开衣柜,将那些顾沉舟为他挑选的衣服一一取出,整齐叠好放在一旁。然后是卫生间里许清辞偏爱的香水、护肤品,书房里按照许清辞口味购买的书...
三年来,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打上了别人的烙印。
整理到书架时,苏清的手指停留在一本摄影集上。那是他偷偷买的,藏在众多书籍之间——《世界最美星空》。翻开内页,阿拉斯加的极光、撒哈拉的银河、喜马拉山的星轨...每一张都美得令人窒息。
他曾梦想有一天能和顾沉舟一起去看真正的星空,不是透过豪宅的落地窗,而是在荒野之中,只有天地和他们两人。
多么幼稚的幻想。
苏清轻轻着书页,最终还是将摄影集放在要处理的那堆物品中。
中午,他简单吃了点粥,却几乎全部吐了出来。身体的排斥反应越来越强烈,普通的食物己经难以消化。
吞下额外的药片后,苏清坐在书房电脑前,开始研究临终关怀医院的信息。他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度过最后的时间。
屏幕上的信息模糊又清晰,医院环境温馨得令人心酸。苏清注意到一家位于城郊的机构,被森林环绕,每个房间都有大大的窗户可以看到花园。
“让最后的旅程充满尊严和安宁”——网站上的这句话刺痛了他的眼睛。
苏清拨通了咨询电话,预约了参观时间。电话那头的女士声音温柔而耐心,没有过多追问他的情况,只是简单介绍了服务内容。
挂断电话后,苏清久久地坐着,感受着这个决定带来的奇异平静。
*
下午,门铃突然响起。苏清有些意外,顾沉舟从不允许外人首接来别墅。
监控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年轻人,手里捧着一大束鲜艳的向日葵。
苏清打开门,疑惑地看着来人。
“苏清先生吗?这是您的花,请签收。”年轻人递过花束和签收单。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最终我仍唤错你姓名苏清怔住了。向日葵——这是他最喜欢的花,明亮,温暖,永远面向阳光。但在顾沉舟的别墅里,只允许种植白玫瑰,因为许清辞喜欢。
他从未告诉过顾沉舟自己对向日葵的偏爱。
花束中没有卡片,只有一张简单的打印标签:“给需要阳光的人”。
苏清抱着花回到屋内,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几乎耀眼。他仔细检查了花束,最终在包装纸内侧发现一个小小的logo:“星空画廊”。
星空画廊?苏清想起来了,那是他三个月前偶然参观过的一个小画廊,当时展出了一批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他在那里停留了很久,特别喜欢一幅描绘向日葵田的油画。
画廊老板是个温和的中年女士,他们简短地聊了几句关于艺术和生命的话题。苏清没有留下名字,只说自己姓苏。
难道是她?
苏清轻轻触摸着向日葵花瓣,感受着那罕见的、不带任何条件的善意。这三年来,他几乎忘记了被当作“苏清”而不是“许清辞替身”是什么感觉。
他找了一个玻璃花瓶,仔细地将向日葵插好,放在餐厅窗台上。金黄的花朵在白玫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突兀,却为这冰冷的空间带来了一丝生机。
*
傍晚,苏清开始整理自己的素描本。三年来的1095张画作,记录了他对顾沉舟的所有情感。他一页页翻看,惊讶地发现自己笔下的顾沉舟有着如此多的表情和状态。
有些画面甚至勾起了被遗忘的记忆:那个雨夜顾沉舟醉后靠在他肩头的温暖,那次发烧时顾沉舟难得亲手递来的温水,那个圣诞夜两人并肩看雪的寂静时刻...
或许,顾沉舟并非全然冷漠。只是他的温暖太稀少,像沙漠中的雨滴,瞬间就旱吞噬。
苏清轻轻抚过最后一页的自画像,那上面是他真实的样子,不再模仿任何人。
他决定开始画一个新的系列,不再是顾沉舟,而是他自己——苏清。生病的样子,思考的样子,看窗外的样子,微笑的样子...记录下作为苏清存在的最后时光。
*
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顾沉舟”的名字。苏清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在做什么?”顾沉舟的声音透过听传来,背景嘈杂,似乎是在机场。
“整理一些东西。”苏清如实回答。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你的声音还是不好。去看医生了吗?”
“还没有。”苏清顿了顿,补充道,“明天去。”
又是一阵沉默,只有背景的广播声隐约可闻。
“东京在下雨。”顾沉舟突然说,语气中有一丝不寻常的波动,“让人心烦。”
苏清怔住了。顾沉舟从不与他分享这种琐碎的感受和情绪。
“这里阳光很好。”他轻声回应,“我在窗台上放了向日葵。”
“向日葵?”顾沉舟的声音立刻冷了下来,“谁允许的?清辞最讨厌向日葵,他说它们俗气又张扬。”
苏清的心脏沉了下去。看,即使是相隔千里,顾沉舟的第一反应仍然是许清辞的喜好。
“我会处理掉的。”他低声说。
“嗯。”顾沉舟的语气缓和了些,“记得看医生。我挂了。”
电话脆地挂断,留下嘟嘟的忙音。苏清握着手机,久久没有动弹。
窗外,夕阳西下,余晖为向日葵镀上了一层金边,美得令人心碎。
苏清慢慢走到窗边,轻轻触摸那些灿烂的花瓣。他知道自己应该把它们扔掉,按照顾沉舟的要求。
但他没有。
就让这束花存在一晚吧,作为苏清曾经存在过的证明。
他拿起素描本和铅笔,开始画那束向日葵。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生命的倒计时。
夜色渐深,苏清仍然坐在窗边作画。他没有开灯,只有月光和远处庭院的灯光提供照明。
画纸上,向日葵在黑暗中依然明亮,仿佛自身散发着光芒。
在画纸角落,他轻轻写下:
“最后的光——致我自己”
放下铅笔,苏清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和疼痛袭来。他扶着墙慢慢走向卫生间,又一次咳出鲜红的血。
看着洗手池中的血色,他知道时间不多了。
回到卧室,他吞下双倍剂量的药片,然后从衣柜深处拿出一个小行李箱。
是时候开始打包了。不是为旅行,而是为永远的离开。
他首先放入那本厚厚的素描本,然后是几件真正属于自己的简单衣物——那些顾沉舟从未注意过的、不符合许清辞审美的休闲装。
最后,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小束向日葵中的一朵摘下,小心地压在一本旧书中。
做完这一切,苏清精疲力竭地倒在床上。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他苍白的脸上。
明天,顾沉舟还在东京。而他,将去参观那家临终关怀医院。
新的生活,或者说,最后的生活,即将开始。
在疼痛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下,苏清渐渐入睡。梦中,他漫步在一片无边的向日葵田中,阳光温暖,微风和煦,没有任何人的影子。
只有他自己,苏清,自由地走着,走向远方金色的地平线。
(http://www.220book.com/book/7RT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