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算清“明白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土根:岁月的田埂 http://www.220book.com/book/7S7Y/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深夜于灯下”推荐阅读《黄土根:岁月的田埂》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黄土坡的清晨总带着股土腥味,这天却混了些人心浮动的焦躁。根生去镇里的第二天,坡地上的活计虽没停,却少了往日的热络——刘老栓挥锄头的力道弱了三分,张寡妇送水时总忍不住往马家坳的方向望,连最实诚的李石头,也时不时停下手里的活,跟人嘀咕两句“水要是真引不来咋办”。

根梅挎着竹篮从婆家回来,刚到村口就看出了端倪。李二狗还蹲在老槐树下煽风点火:“我说啥来着?根生去镇里准是白跑,马家坳那门槛,可不是咱黄土坡人能迈的!”围在他身边的几个村民,脸上都挂着犹豫。

根梅没理李二狗,径首回了家,从炕席下翻出根生用过的铅笔和几张糙纸,又揣了个刚烙的玉米馍,就往村西头走。第一站是刘老栓家,院门虚掩着,能听见里面老两口的拌嘴声。

“你就不该听根生的,跟着瞎折腾!”刘婶的声音带着气,“要是水引不来,这半个月的力气不就白费了?”

“俺这不是看着梯田像模像样了,舍不得嘛……”刘老栓的声音蔫蔫的。

根梅推开门,笑着喊:“刘叔,刘婶,吃早饭没?俺给您俩带了个热馍。”

刘老栓抬头看见她,叹了口气:“梅啊,你说这水,真能引来吗?”

“能!但咱先不算引水的事,俺给您俩算笔‘明白账’。”根梅把玉米馍放在灶台上,掏出纸笔蹲在炕边,“您家那两亩坡地,去年一亩收了三百二十斤玉米,对吧?”

刘老栓点点头:“没错,还是风调雨顺的年景。”

“要是改成水浇地,王技术员说了,最少能多收两百斤。”根梅在纸上画了两道杠,“一亩多收两百斤,两亩就是西百斤。一斤玉米能换八分五厘钱,西百斤就是三十西块。”

她顿了顿,又画了个圈:“修水渠咱各家出工,工具钱凑了不少,算下来一户也就摊十块本钱。三十西块一年,三年就回本,往后每年都是净赚的!您想想,三年后您家每年能多拿三十西块,够给小孙子买新衣裳、买糖吃了!”

刘婶凑过来看纸上的字,虽然不认几个,却听得明白:“真能多收那么多?”

“咋不能?您跟俺去看看俺婆家的菜地就知道了!”根梅拉起刘婶的手,“去年俺们引了点小河沟的水,黄瓜结得比拳头大,秋天卖了二十五块,比种三亩玉米还划算!”

刘老栓摸了摸旱烟袋,没说话,眼神却亮了。根梅看在眼里,又加了把劲:“再说了,根生昨天从镇里捎信,说王书记答应出面协调,马家坳那边松口的希望大得很。您再等等,要是真不成,您再退出也不迟啊!”

“行,俺等!”刘老栓把烟袋往腰上一别,“俺这就去坡地干活,看谁还说闲话!”

从刘老栓家出来,根梅又去了另外两个要退出的村民家。到了赵二孩家,他正蹲在院里磨镰刀,一脸愁容。“二孩,别愁了,俺给你算笔账。”根梅搬了个小板凳坐下,把给刘老栓算的账又说了一遍,末了加了句,“你年轻力壮,多干点活不算啥,等水渠通了,你家那亩薄地能多收粮,娶媳妇的彩礼钱不就有了?”

赵二孩的脸一下子红了,挠着头笑:“梅姐,您这么一说,俺心里亮堂了。俺不退出了,接着干!”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中午就传遍了黄土坡。李二狗蹲在老槐树下,看着原本犹豫的村民都扛着工具往坡地走,气得把烟卷扔在地上踩灭:“一群傻帽,人家随便算笔账就信了!”可没人再搭理他,连路过的老太太都白了他一眼:“二狗,别在这儿瞎咧咧,人家根梅算的是实在账!”

坡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王老憨扛着锄头挖排水沟,嘴里哼着小调;李石头挑着土筐,脚步比往常更轻快;张寡妇端着绿豆汤,笑着说:“梅啊,你可真是个能人,三言两语就把大家的心思说活了!”

根梅擦了擦汗,笑着摆手:“不是俺能,是账算明白了,大家心里就踏实了。”她抬头看见根花抱着记账本跑过来,小脸上满是兴奋:“二姐,刘叔他们都回来干活了,还给您带了个刚摘的甜瓜!”

根梅接过甜瓜,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淌。她看着坡地上忙碌的人群,心里暖烘烘的——这些朴实的乡亲,不是怕出力,是怕白费力气,只要让他们看到盼头,就没有不往前冲的。

下午,根梅索性把“算账点”挪到了坡地边的老槐树下,谁心里犯嘀咕,就拉过来算一笔。村东头的王婶犹豫着过来问:“梅啊,俺家就一亩地,值得折腾不?”

“咋不值得?”根梅拿起纸笔,“一亩多收两百斤,就是十六块,够买十斤盐、两斤红糖了,您一年的调料钱不就有了?”王婶点点头,转身就回家扛锄头去了。

傍晚时分,根生从镇里回来了。他刚走到村口,就听见坡地上传来的欢声笑语,心里一下子松了口气。“根生,你可回来了!”根梅迎上去,笑着说,“俺把‘明白账’给大家算了一遍,都不犹豫了,就等你好消息呢!”

“好消息!”根生举起手里的纸条,“王书记明天就去马家坳协调,还说要是马家坳担心缺水,镇里能帮着修个蓄水池!”

“太好了!”众人齐声欢呼。刘老栓拍着根生的肩膀说:“根生,俺以前还犹豫,是俺不对。往后你咋说,俺咋干!”

根生笑着说:“谢谢刘叔!等水渠通了,俺请大家吃饺子!”

夕阳把黄土坡染成了金红色,梯田的田埂在余晖里像一道道金色的腰带。根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希望——只要大家心齐,把账算明白,把盼头揣在心里,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李老栓拄着拐杖站在坡边,看着热闹的人群,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了扬。他悄悄把根生拉到一边,塞给他一个布包:“这里面是俺攒的八块钱,修水渠要是缺钱,就用这个。”

根生接过布包,里面的钱带着爹的体温,暖得他眼眶发热。他看着远处的黄河,看着眼前的乡亲,知道黄土坡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S7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土根:岁月的田埂 http://www.220book.com/book/7S7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