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大哥的硬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土根:岁月的田埂 http://www.220book.com/book/7S7Y/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日头刚落进黄河湾,黄土坡的炊烟就裹着饭香飘了满村。根福扒拉完最后一口玉米糊糊,刚把碗往灶台上一搁,就听见赵氏“哐当”一声把菜板摔在案上:“你又要往根生那儿跑?”

根福的手顿在围裙上,搓了搓:“今儿个渠沟要挖通最后一段,根生说人手紧,俺去搭把手,夜里就回。”

“搭把手?你忘了上回你偷着把推车送过去,俺跟你闹到后半夜?”赵氏叉着腰站在灶台边,鬓角的碎发都气得来,“分家时白纸黑字写着各过各的,你倒好,天天往你弟那儿凑!他修水渠是他的事,跟咱有啥关系?”

根福张了张嘴,想说“水渠通了咱的地也能浇”,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些年,他早被赵氏的念叨磨没了脾气。当年家里穷,他能娶上媳妇全靠老丈人家贴补,因此凡事都让着赵氏三分,连大气都不敢喘。

可今天不一样。早上他去坡地送水,远远就看见根生背着个土筐往渠沟里跳,肩膀上的垫肩磨得发黑,渗着暗红的血印子,却还在喊着号子领头干。那一刻,根福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那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在为全村人刨好日子,他这个当大哥的,总不能一首缩在后面。

“咋没关系?”根福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些,“根生不是瞎折腾,是真能让咱多收粮!王书记都出面了,马家坳那边眼看就要松口,这时候俺能不去帮?”

“松口?松口也是他的事!”赵氏往地上啐了一口,转身就去翻炕头的包袱,“俺跟你说最后一遍,不许去!你要是敢踏出这个门,俺现在就收拾东西回娘家,再也不登你李家的门!”

这话戳中了根福的软处。他僵在原地,看着赵氏把几件旧衣裳往包袱里塞,心里又憋屈又上火。院墙外传来邻居家孩子的笑声,还有坡地方向隐约传来的号子声,那声音像鼓点,一下下敲在他心上。他突然想起小时候,根生总跟在他身后喊“大哥”,有次上山掏鸟窝摔了下来,是他背着弟弟跑了三里地找大夫。那时候的他,从不是个怂包。

“你要回就回!”

这句话突然从根福嘴里蹦出来,又响又脆,连他自己都愣了愣。赵氏塞衣裳的手也停了,回头瞪着他,像是不认识眼前这个男人:“李根福,你再说一遍?”

“俺说,你要回就回!”根福往前跨了一步,弯腰从墙根抄起那把磨得发亮的锄头,往地上“咚”地一墩,锄头刃扎进黄土里,溅起的泥点落在裤脚上,“但今天这忙,俺必须去帮!根生是俺弟弟,他干的是正事,是能让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的事!俺这个当大哥的,不能看着他一个人扛!”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脸涨得通红,连脖子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院门外己经围了几个探头探脑的邻居,张婶扒着门框喊:“他嫂子,有话好好说,根福说得在理啊!”

“就是,根生干的是积德的事,让他去帮衬帮衬咋了?”隔壁的李大爷也跟着劝,“真等水渠通了,你们家那二亩坡地也能沾光,到时候多收的粮,够给娃买好几身新衣裳呢!”

赵氏看着围在门口的邻居,又看看根福攥着锄头、一脸决绝的样子,突然没了底气。她知道,真闹回娘家,街坊邻居指不定怎么戳她脊梁骨,老丈人那边要是知道她拦着丈夫帮衬弟弟干正事,也未必会向着她。

“行,你有种!”赵氏把包袱往炕上一摔,气呼呼地坐在炕沿上,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要是最后白忙活一场,看俺怎么跟你算账!”

根福松了口气,心里的石头“咚”地落了地。他看了眼赵氏发红的眼眶,软了软语气:“俺知道你是怕吃亏,可根生心里有数。俺夜里就回来,猪俺己经喂了,鸡也关好了。”说完,扛着锄头就往外走,脚步比往常轻快了不少。

刚走出院门,就看见根花蹲在墙角等着他。“大哥,你真跟大嫂硬气了?”小姑娘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根福摸了摸她的头,笑了:“你三哥干正事,大哥不能怂。”

坡地上的油灯己经点起来了,一串接一串,像落在地上的星星。根生正带着王老憨、李石头他们往渠沟里填石头,号子声此起彼伏:“嘿哟——加把劲哟——”

“大哥!你咋来了?”根生看见他,惊喜地迎上来。

“来搭把手。”根福放下锄头,拿起铁锹就往土里插,“你大嫂那边……俺跟她说明白了。”他没提自己跟赵氏红脸的事,怕弟弟分心。

秀莲端着一瓦罐绿豆汤走过来,笑着说:“大哥能来真是帮大忙了!快歇会儿,喝碗绿豆汤解解暑。”

根福接过碗,一饮而尽,绿豆的清苦混着冰糖的甜,从喉咙一首凉到心里。他抹了抹嘴,抄起铁锹就加入了填土的队伍,动作麻利得很——年轻时他也是村里有名的壮劳力,只是这些年被家里的琐事磨得少了力气。

夜里的风渐渐凉了,根梅从家里带来件旧棉袄,给根生披上:“三哥,你看大哥今天多精神,跟年轻时一样能干。”

根生点点头,看着根福挥铁锹的背影,眼眶有点热。他知道,大哥看着老实,心里却比谁都明白是非,关键时候从不含糊。

正说着,就看见远处有个身影晃晃悠悠地走来,手里还拎着个布包。走近了才看清,是赵氏。大家都愣了,根福手里的铁锹也停了下来:“你咋来了?”

“俺……俺来送件厚衣裳,夜里冷。”赵氏把布包往根福手里一塞,眼神躲躲闪闪的,不敢看众人的眼睛,“别熬太晚,伤身子。”说完,不等根福反应,转身就往回走,脚步快得像逃。

根福打开布包,里面除了一件厚褂子,还有两个用手帕包着的白面馒头,是赵氏昨天回娘家特意带回来的,平时舍不得吃。他拿着馒头,愣了半天,突然笑了——原来他媳妇嘴上厉害,心里却比谁都惦记他。

“大哥,快吃馒头,补充补充力气。”根生递过一碗热水。

根福接过水,咬了一口馒头,白面的香甜在嘴里散开,暖得他心里发颤。他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看着油灯下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突然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劲——只要一家人一条心,乡亲们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后半夜,渠沟终于挖通了最后一段。根福扛着锄头,跟根生并肩往家走。月光洒在土路上,白花花的,像铺了一层霜。“根生,以后有啥要俺帮忙的,尽管说。”根福说,“俺跟你大嫂说好了,她再也不拦着了。”

“大哥,谢谢你。”根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有点沙哑。

回到家,灶屋里还亮着灯。赵氏没睡,正蹲在灶前添柴火,锅里温着粥。“回来了?快洗手喝粥,暖暖身子。”她站起来,给根福舀了一碗粥,语气比往常软了不少。

根福接过碗,看着赵氏眼角的细纹,突然有点愧疚:“以后家里的活,俺多干点。”

赵氏没说话,却往他碗里多盛了一勺咸菜,眼底的怒气早就没了踪影。

第二天一早,根福刚扛着锄头要出门,赵氏就从屋里拎出一筐刚蒸好的玉米馍:“把这个带上,给根生他们当早饭。”

根福愣了愣,接过筐子,笑了:“哎!”

坡地上,大家看见根福拎着玉米馍来,都笑了。王老憨咬着馍,打趣道:“根福,你家媳妇这是转性了?”

根福摸了摸后脑勺,笑得一脸憨厚:“都是为了好日子嘛。”

太阳慢慢爬上山头,金色的光洒在渠沟上,洒在忙碌的人群身上,也洒在根福挥汗如雨的身影上。根生看着这一切,心里亮堂得很——黄土坡的好日子,真的不远了。因为有这样的家人,这样的乡亲,再难的路,也能一步步走通。

深夜于灯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7S7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土根:岁月的田埂 http://www.220book.com/book/7S7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