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辰时,黄土坡村的土路上就扬起一阵轻尘。李根梅挎着个沉甸甸的布包袱,顺着坡路往娘家走,额上沁出细汗,却舍不得擦——包袱里裹着新碾的小米,金黄金黄的,是婆家今年头茬收成,得小心护着,别沾了灰。
她嫁在邻村的李家坳,离黄土坡不过三里地,却因为婆家忙农活,一个月也回不来一次。今天特意起了大早,把小米装了满满两口袋,又捡了几个刚烙的玉米面饼子,想着给爹和弟妹们尝尝鲜。
走到娘家院门口,就听见根花清脆的笑声。推开门,看见根花正蹲在院里喂鸡,手里撒着玉米粒,一群芦花鸡围着她啄食。“二姐!”根花抬头看见她,眼睛一亮,蹦着跳着跑过来,“你咋回来了?”
“给你们送新小米来。”根梅放下包袱,摸了摸根花的辫子,“你三哥呢?”
“在堂屋看图纸呢,从昨天就没挪窝。”根花说着,就朝屋里喊,“三哥,二姐回来了!”
根生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铅笔和图纸。看见根梅,他笑着迎上去:“二姐,你咋不提前说一声?俺好去接你。”
“接啥?三里地,俺走惯了。”根梅拍了拍包袱,“新碾的小米,熬粥香得很,快拿进去给爹尝尝。”
正说着,李老栓拄着拐杖从里屋出来,看见根梅,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些:“回来了?婆家忙不忙?”
“忙完秋收就闲些了。”根梅赶紧上前扶着爹,“俺娘让俺给您带了点治咳嗽的梨膏,说是用自家梨熬的。”
一家人正说着话,院门外传来赵氏的声音:“根梅回来了?真是稀客。”她手里端着个洗菜的木盆,脸上堆着笑,眼神却瞟了瞟根梅的包袱。根福跟在她身后,手里拿着把青菜,低着头,不敢说话。
根生赶紧让根梅进屋坐,根花去灶屋烧水,自己则把图纸收起来,放在炕席下。不一会儿,灶屋里就飘起了小米粥的香味,混着玉米面饼子的焦香,勾得人肚子咕咕叫。
开饭时,八仙桌上摆得满满当当:一碗金黄的小米粥,一碟腌萝卜,几个玉米面饼子,还有根梅带来的炒鸡蛋——在当时的黄土坡村,这算得上是丰盛的饭食了。李老栓坐在上首,端起碗喝了一口小米粥,咂咂嘴:“嗯,这米好,糯得很。”
“爹要是喜欢,俺下次再给您送。”根梅笑着说,又给根花夹了一筷子鸡蛋,“快吃,补补身子。”
饭吃到一半,根生忍不住提起了修梯田、修水渠的事:“二姐,俺打算把咱家的坡地改成梯田,再修条水渠引黄河的水,这样以后就不怕旱了。秀莲帮俺从农技站要了图纸,王技术员还说能来指导。”
根梅放下筷子,眼睛亮了:“这是好事啊!俺婆家那边就有几户改了梯田,去年比往年多收了不少粮。”她掰着手指头算起来,“咱这坡地要是改成梯田,一亩至少能多收两百斤玉米,十亩就是两千斤,够吃大半年了。而且水渠修通了,不光咱村受益,李家坳也能沾光——那边的地也缺水。”
“就是说啊!”根生来了精神,“俺打算找村里的几户人家搭伙干,人多力量大。”
“行!俺支持你!”根梅当场拍板,又压低声音补了句,“不过得先哄好俺婆家,尤其是俺公公,他最看重地里的收成,要是知道水渠能帮上忙,肯定愿意让俺出力。”
李老栓没说话,只是端着碗喝粥,眼神却不像之前那样反对了,显然是听进去了。根福也抬起头,看着根生,眼里满是赞同,却不敢说话,只偷偷看了赵氏一眼。
赵氏把筷子往桌上一放,清了清嗓子,阴阳怪气地说:“哟,说得倒好听,修梯田、修水渠不要钱?不要力气?根生啊,不是大嫂说你,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整天想些不着边际的事。再说了,有些人自己不想着攒钱娶媳妇,倒让小姑子贴钱,这像话吗?”
这话一出,屋里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根花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捏着手里的筷子,不敢说话。根生皱起眉头:“大嫂,你这话啥意思?根花是自愿帮俺,不是俺让她贴钱。”
“自愿?一个小姑娘家,懂啥?还不是被你撺掇的?”赵氏提高了声音,“分家的时候说好的,各过各的,你倒好,不仅拉着你大哥瞎折腾,还带坏小姑子,真是没良心!”
“俺没有带坏根花!”根生也急了,“修水渠是为了全村好,不是俺一个人的事!”
“为了全村好?谁信啊!说不定是你想出名,想当村干部呢!”赵氏不依不饶,拍着桌子骂,“俺告诉你,根福要是敢帮你,俺就回娘家,再也不回来了!”
根福急得满头大汗,拉着赵氏的胳膊:“你别闹了,有话好好说。”
“好好说?你让她先别折腾!”赵氏甩开根福的手,指着根生的鼻子,“今天俺把话撂这儿,谁要是敢帮着根生瞎折腾,就是跟俺过不去!”
根梅看不过去了,放下碗说:“大嫂,话不能这么说。根生干的是正事,不是瞎折腾。再说了,根花是成年人了,她有自己的主意,不是谁能撺掇的。”
“哟,根梅,你刚回娘家就帮着你弟弟说话?忘了你是李家坳的人了?”赵氏把矛头指向根梅,“是不是你也想让你婆家帮着折腾?我告诉你,别做梦了!”
根梅的脸也沉了下来:“大嫂,俺是就事论事,不是帮谁说话。修水渠对大家都有好处,你要是不愿意帮,没人逼你,但别在这里搅和。”
“俺搅和?俺是为了这个家好!”赵氏说着,就哭了起来,“想当年分家的时候,俺们就分了三亩薄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根生还要折腾,这是要把俺们逼死啊!”
屋里乱成一团,李老栓气得把碗往桌上一摔,拐杖往地上一顿:“吵够了没有!吃饭都不让人安生!”
赵氏吓了一跳,哭声戛然而止。李老栓指着根生:“你要是真打算干,就干出个样子来,别让人笑话。但不许拉着你大哥大嫂,各有各的日子。”又指着赵氏,“你也少说两句,都是一家人,别整天吵吵闹闹的。”
说完,他拄着拐杖,怒气冲冲地回里屋了。赵氏不敢再闹,狠狠瞪了根生一眼,拉着根福:“走,回家!别在这儿受气!”
根福看了看根生,又看了看根梅,满脸愧疚,跟着赵氏走了。饭桌上只剩下根生、根梅和根花,气氛尴尬得很。小米粥还冒着热气,却没人有心思喝了。
“三哥,对不起,都怪俺。”根花小声说,眼圈红了。
“不怪你,是大嫂太过分了。”根生摸了摸她的头,又看向根梅,“二姐,让你看笑话了。”
“看啥笑话,都是一家人。”根梅叹了口气,“赵氏就是那样的人,眼皮子浅,只看到眼前的好处。你别往心里去,该干还得干。俺回去就跟俺婆家说,争取让他们也支持你。”
根生点了点头,心里既委屈又感动。委屈的是赵氏的无理取闹,感动的是二姐的支持和理解。他看着桌上没吃完的小米粥,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他都要把这件事干成。
吃完饭,根梅帮着根花收拾好碗筷,又把带来的梨膏递给根生:“给爹送去,让他消消气。俺先回婆家了,有消息就来告诉你。”
送根梅到院门口,根生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坡路上,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梯田改好,把水渠修通,让那些不相信他的人看看,他不是在瞎折腾。根花站在他身边,小声说:“三哥,俺相信你,一定能成。”
根生转过头,看着小妹坚定的眼神,笑了。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驱散了刚才的阴霾。黄土坡的风里,似乎己经飘来了来年丰收的麦香。
(http://www.220book.com/book/7S7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