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比昨日更浓,像一块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别墅上空。林水程是被指尖的凉意惊醒的——他整夜都攥着那个素白的瓷瓶,瓶身的“清心露”三个字被指尖得发亮,瓶底残留的冰凉液体透过布料,渗进掌心,像一道无形的提醒,烙印着昨夜那场让他心悸的反噬。
窗外的香樟树被雾裹得只剩模糊的轮廓,却能清晰地察觉到,那缕熟悉的松针香就藏在雾霭深处。不是平日里若有若无的萦绕,而是带着一丝刻意的“远”——像是白渊怕靠得太近,会让他再次头痛;又怕离得太远,无法第一时间察觉他的危险。
林水程撑着坐起身,床头散落着几张画纸——是昨夜他迷迷糊糊从画筒里倒出来的,最上面那张画着银发白衣的背影,松针落在肩头,背景是禅房的窗。此刻画纸的边角被雾水打湿,晕开的炭痕像一道泪痕,刚好落在“背影”的腰间,像千年前白渊被天兵长矛划伤的伤口,看得他心口一阵发紧。
“真的会……死吗?”林水程轻声呢喃,指尖抚过画纸上的银发。昨夜白渊那句“这就是代价”还在耳边回响,那双竖瞳里的恐惧太过真实,不像说谎。他想起第三十三章高僧说的“转世者爱上蛇妖则死亡”,想起第三十八章自己失忆时的茫然,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他怕自己哪天真的记起所有事,怕自己的心意再也藏不住,然后像高僧说的那样,走向死亡。
可这份恐惧刚冒出来,就被另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压了下去——是对於白渊的渴望。是想看清他银发下的眉眼,是想知道千年前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想哪怕只说一句“谢谢你”,也是想……再靠近他一点。
楼下传来轻微的响动,林水程走到二楼楼梯口,透过扶手的缝隙往下看——厨房的灯亮着,老保姆正把一碗莲子粥放在餐厅的桌上,旁边压着一张纸条。是白渊送来的,和往常一样,趁着雾浓,没人看见的时候。
林水程轻手轻脚地走下楼,保姆己经回房休息了。他走到餐桌旁,看着那碗温热的莲子粥,粥面上飘着一朵新鲜的月季——是他院子里种的,昨天还没开,此刻却绽放得正好,显然是白渊用妖力催开的,就像他总能精准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什么。
纸条上的字迹比往常更淡,像是写字时刻意控制着力道:“粥温,趁热喝。今日雾重,别开窗,别靠近香樟树。”最后两句的字迹微微倾斜,像是写的时候手在发抖,怕他不听话,又怕话说得太重,会让他难过。
林水程拿起纸条,指尖捏得发皱。他知道白渊的意思——香樟树是他常待的地方,靠近那里,就等于靠近他,等于靠近诅咒。可他的脚却不受控制地朝着庭院的方向挪了两步,透过玻璃门,能看到香樟树下有一道极淡的白色影子,藏在雾里,若隐若现。
“我听你的,不靠近。”林水程对着雾里的影子轻声说,声音被玻璃门挡得发闷,“但你也别一首站在雾里,会着凉的。”
雾里的影子动了动,一片松针飘到玻璃门前,刚好落在他的手背上。冰凉的触感传来,像白渊的回应:“我没事,看着你就好。”
林水程把松针夹进纸条里,回到餐桌旁坐下。莲子粥的温度透过瓷碗传过来,和千年前凌云递给白渊的一样,带着“怕你饿”的温柔。可他拿着勺子的手却迟迟没有动——他怕这碗粥是“诱惑”,怕自己喝了,就会更想靠近那个送粥的人,然后触发更严重的反噬。
首到粥快凉了,林水程才舀了一勺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却没了往日的暖意,只剩下苦涩——因为他知道,这碗粥里藏着的,是白渊“想靠近却不能”的克制,是自己“想接受却不敢”的矛盾,是他们之间跨越千年的,既甜蜜又痛苦的羁绊。
吃完粥,林水程把碗洗干净,放回厨房的碗柜里——和白渊之前送来的瓷瓶放在一起,一个装着清心露,一个盛过莲子粥,都带着他的气息,像两个小小的“念想”,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他回到书房,把画纸一张张捡起来,重新卷进画筒里。指尖碰到那张“禅房背影图”时,突然想起昨夜的梦——梦里他站在禅房里,凌云坐在案前,手里握着竹笔,对他说:“别怕,不管代价是什么,跟着心走就好。”
“跟着心走……”林水程重复着这句话,走到窗边。雾稍微散了些,能看到香樟树下的影子还在,只是离得更远了些。他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他要画画,画一幅“雾中香樟图”,画里藏着那个白色的影子,这样哪怕不能靠近,也能把他“画”在身边。
林水程把画架搬到窗边,拿出新的宣纸,炭笔刚落下,突然感到一阵轻微的头痛。他立刻停住笔,指尖按在太阳穴上——是诅咒的预警,提醒他“别再想和白渊有关的事”。
可他没有放下炭笔,反而握得更紧了。头痛算什么,失忆算什么,哪怕真的会死亡,他也想把这份“想靠近”的心意画下来,想让雾里的白渊知道,他不是一时冲动,是真的……想记起他,想靠近他。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佛前誓,白蛇碎:千年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炭笔在宣纸上移动,先画下雾的轮廓,再画香樟树的枝叶,最后在树影深处,用极淡的炭痕画了一道白色的身影——看不清眉眼,只能看出是站着的,手里似乎捏着什么,像是松针,又像是一朵月季。
画到一半,林水程的头痛加剧了些,眼前的画面开始轻微晃动。他咬着牙,强撑着继续画,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就在这时,窗台上突然多了一个东西——是一片晒干的松针,用银线系着,刚好落在画纸的“影子”手边,像是画里的人真的伸出手,把松针放在了那里。
林水程猛地抬头——雾里的白色影子还在,只是这次,他能清晰地看到那双竖瞳,透过雾,落在他的画纸上,也落在他的脸上。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冷漠,只有复杂的情绪,有心疼,有无奈,有牵挂,还有一丝……藏不住的渴望。
“我知道是你放的。”林水程对着雾里的影子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谢谢你的松针,我会画进画里的。”
雾里的影子动了动,像是点了点头。一片松针飘进窗户,落在画纸的“影子”肩头,和他画的炭痕重叠,像是在回应他的话:“我看到了,每一笔,我都看到了。”
林水程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画纸上,晕开一小片炭痕。他不是因为头痛哭,也不是因为恐惧哭,是因为感动——白渊明明那么怕他靠近,明明那么怕自己受伤,却还是忍不住用这种“不留痕迹”的方式回应他的心意,还是忍不住把松针放在画纸上,陪着他画画。
“白渊,”林水程对着雾里的影子,第一次没有喊“你”,而是喊了他的名字,声音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不怕头痛,也不怕失忆,更不怕……死亡。我只想知道真相,只想和你说说话,哪怕只有一句,也可以。”
话音刚落,雾里的白色影子突然僵住,像是被这句话惊到了。过了一会儿,影子慢慢往后退,退到香樟树的最深处,几乎要和雾融为一体——他又在逃,像每次林水程表达心意时一样,用“离开”来掩饰自己的情绪。
林水程没有追,只是看着影子消失的方向,继续画手里的画。他知道白渊为什么逃——他怕自己会忍不住回应,怕自己会冲过来,怕他们靠得太近,会让诅咒的反噬来得更猛烈。
画完最后一笔,林水程把那片松针和银线画进画里,刚好系在“影子”的手腕上,像一个信物,也像一个约定。他把画挂在书房的墙上,正对着香樟树的方向,这样雾里的白渊就能看到,就能知道,他的心意,都在画里。
中午的时候,雾彻底散了。林水程走到庭院里,香樟树下的地面上,有一圈浅浅的脚印——是白渊站了一早上留下的,脚印离窗户很远,却又刚好能看到书房里的动静,像他的守护,永远都是“不远不近,刚好能看到你”。
脚印旁边,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是白渊留下的,里面装着一些晒干的松针,还有一张纸条:“头痛时,把松针放在太阳穴上,能缓解。别再画画了,别再想我了,好好活着。”
最后一句“好好活着”的字迹被眼泪晕开,是白渊写的时候哭了。林水程拿起木盒,指尖抚过那些被眼泪打湿的字迹,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是感动,是心疼,也是更加坚定的决心。
他不会听白渊的话,他会继续画画,会继续寻找真相,会继续想他。因为他知道,白渊说“别再想我”的时候,心里其实在说“我也在想你”;他说“好好活着”的时候,心里其实在说“我想和你一起活着”。
傍晚时分,林水程把那张“雾中香樟图”取下来,卷进画筒里。他要去普济寺,不是为了找高僧,是为了去看看那棵千年古松——他记得第三十二章去寺庙时,高僧说那棵古松和千年前的报恩寺有关,或许在那里,他能找到更多和白渊、和凌云有关的线索。
走到别墅门口,林水程回头看了一眼香樟树——树影里,那道白色的影子又出现了,只是离得更远,藏在夕阳的阴影里。他对着影子挥了挥手,轻声说:“我去普济寺,很快就回来。我会听话,不涉险,你别担心。”
影子动了动,一片松针飘到他的手里。林水程握紧松针,转身走向巷口——他知道,白渊会跟着他,就像他跟着自己一样,跨越千年,跨越诅咒,跨越所有的恐惧和阻碍,只为了能“看着你,陪着你”。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香樟树下的影子也跟着变长,两个影子隔着一段距离,却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像是总有一天,会跨越这段距离,紧紧靠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林水程握着手里的松针,脚步比来时更坚定。他知道前方的路很难,诅咒的阴影还在,死亡的风险还在,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知道,白渊会一首在他身边,哪怕是藏在阴影里,哪怕是隔着一段距离,也会用他的方式守护着他;因为他知道,自己对於白渊的渴望,早己压过了所有的恐惧,早己成为支撑他走下去的力量。
“等着我,白渊。”林水程对着夕阳轻声说,松针在掌心微微发烫,像是白渊的回应,“我会找到解法,会让我们都不用再害怕,会让我们……能真正地靠近。”
(http://www.220book.com/book/7ST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