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爬上老槐树的枝桠,林家堡的打谷场就热闹起来。昨天刚签了面食坊的合同,王经理带来的设计师正拿着卷尺量尺寸,要把村头那间废弃的仓库改造成生产车间。林辰蹲在门槛上,看着工人们搬开墙角的杂物,露出墙壁上斑驳的标语——“农业学大寨”几个字虽然褪色,却透着股子老辈人的劲头。
“辰哥,这面墙打算刷成啥颜色?”林默举着桶油漆问,鼻尖沾了点白灰,像只花脸猫。他昨天自告奋勇当监工,夜里兴奋得没睡好,眼下挂着淡淡的青黑。
林辰抬头望了望天,浅蓝的底色上飘着几缕白云:“就刷成天蓝色吧,看着敞亮。再在墙上画片麦田,穗子要画得沉甸甸的,像咱去年丰收的那样。”
“得嘞!”林默拎着油漆桶跑开,刚迈两步又回头,“对了,李婶说要把她的糖包配方改成低糖版,怕城里人体重超标,你觉得咋样?”
“她想得真周到。”林辰笑着点头,“再加句‘手工无添加’的标语,肯定受欢迎。”
正说着,王大伯赶着牛车过来,车斗里装着新收的荞麦。“辰小子,这新磨的荞麦面,你给看看能做啥?”老人黝黑的脸上堆着笑,手里还攥着块刚蒸好的荞麦糕,“我家老婆子说,掺点白面做面条,滑溜溜的,比纯麦面更爽口。”
林辰接过荞麦糕,咬了一口,带着点淡淡的清苦,回味却很甘醇。“可以做荞麦面馒头,再开发个‘杂粮礼盒’,把小麦、荞麦、小米面都装进去,城里人就爱这口原生态的。”他琢磨着,“等下我去跟王经理说说,加点包装设计费,咱自己画插画,用咱村的风景当图案。”
“我来画!”一个清脆的声音插进来,是丫丫举着蜡笔跑过来,小辫子上还系着昨天得奖的红绸带,“我要画磨坊的木轮,还要画辰哥烤面包的样子!”
林辰把丫丫抱起来,让她坐在自己肩膀上:“好啊,丫丫当咱的‘首席小画家’!”
这时,李婶挎着篮子从家里出来,篮子里是刚蒸好的全麦馒头,热气腾腾的,麦麸的颗粒清晰可见。“辰小子,尝尝这个,我加了点南瓜泥,甜丝丝的还不腻。”她把馒头递过来,眼神里带着点期待。
林辰掰开一个,金黄的内里散着南瓜香,咬一口,松软中带着嚼劲。“李婶,这能当早餐款!”他眼睛一亮,“配袋牛奶就是现成的早餐包,上班族肯定喜欢。”
正说着,村口传来汽车喇叭声,是王经理带着包装设计师来了。大家围过去,看着设计师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各种包装样式——有的印着打谷场的全景,有的画着孩子们在麦田里奔跑,最招人爱的是丫丫画的磨坊,歪歪扭扭的木轮反而透着童趣。
“就用丫丫的画!”林辰拍板,“咱要的就是这份实在劲儿。”
设计师笑着点头:“那我再调整下细节,保证三天内出样品。对了,商标名想好了吗?”
“就叫‘林家堡麦香’吧。”林辰望向远处的麦田,风吹过穗子,翻起一层金浪,“简单好记,还带着咱村的名儿,走到哪儿都忘不了根。”
午后,大家坐在打谷场的树荫下开了个小会。会计把成本账算得清清楚楚:面粉一斤成本一块二,包装五毛,加上人工和运费,定价五块钱一份准能赚。王大伯主动提出负责收麦,保证原料新鲜;李婶带着几个妇女管生产,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发面;林默当送货员,骑着电动三轮车往县城跑;丫丫呢,就负责在包装上签名,她的小笔迹歪歪扭扭,反而成了特色。
“我还有个想法,”林辰忽然说,“咱搞个‘认养麦田’活动吧!城里人可以花钱认养一分地,我们定期给他们发麦田的照片,成熟后把产出的面粉寄过去。这样既能提前收钱,又能让他们放心咱的品质。”
“这主意绝了!”王经理拍着大腿,“我这就回去联系媒体,保准能火!”
夕阳西下时,工人们己经把仓库的墙刷成了天蓝色,丫丫的画被投影到墙上,正由师傅们照着画大。林辰站在麦田边,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李婶在教妇女们揉面,动作娴熟;林默在给三轮车做保养,擦得锃亮;丫丫举着蜡笔,在刚刷好的墙上添了只小狗,说是林辰家的大黄。
风拂过麦田,送来阵阵麦香。林辰深吸一口气,觉得这香味里藏着无数的盼头。他仿佛能看到不久后,印着林家堡风景的包装摆在超市货架上,看到城里人带着孩子来认养的麦田里体验收割,看到村里的老人拿着分红时笑开的皱纹。
“辰哥,吃饭喽!”林默的喊声把他拉回现实。
晚饭是在打谷场吃的,支起的大铁锅炖着玉米碴子粥,配着李婶做的咸菜和新蒸的南瓜馒头。大家围坐在一起,说笑着,连晚风都带着甜味。
林辰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所谓好日子,从来不是一个人使劲,而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这新磨的面粉,颗颗麦粒抱成团,才能蒸出最暄软的馒头。而林家堡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带着麦香,朝着更亮的地方走去。
作者“小小斗士”推荐阅读《碎丹之后,我成了天道亲儿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7U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