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薄雾洒在林家堡的麦场上,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林辰站在麦堆旁,看着金黄的麦粒顺着传送带涌入卡车,扬起的麦糠在阳光下闪烁,像无数金色的粉尘。王大伯扛着扫帚走过来,扫帚梢上还沾着麦秸:“辰小子,这批麦湿度正好,磨出的面粉准能卖上价。”
“叔,您先歇着,过会儿农技站的人来指导种秋菜,我去村口接一下。”林辰拍掉身上的麦灰,往卡车驾驶室里塞了两个刚烤好的全麦面包,“张师傅,路上饿了垫垫,卸货时仔细点,别磕着。”
卡车司机笑着摆手:“放心吧,你家这麦香面包比城里蛋糕店的还好吃,等卸完货,我得多买几个带回去给娃。”
林辰刚走到村口,就见县农技站的李技术员带着两个年轻人走来,他们手里捧着几包菜籽,袋面上印着“有机生菜”“奶油草莓”的字样。“辰哥,这是省农科院新培育的品种,耐贮存,口感还好,适合在咱这沙土地种。”李技术员把菜籽递过来,“下个月我再带些樱桃番茄的幼苗来,搭个大棚,冬天也能结果。”
“太好了,正愁麦收后土地闲着可惜。”林辰接过菜籽,指了指路边新砌的蓄水池,“您看这灌溉系统还行不?我让林默加了个过滤装置,怕井水有杂质。”
“太标准了!”李技术员蹲下身,看着蓄水池里清澈的水,“比我们站里的示范田还规范。对了,县电商服务站的人下午来,说要教大家首播卖货,你让村里的年轻人都来学学。”
消息传开,村里顿时热闹起来。妇女们凑在面食坊里,秀婶正教大家做麦香饼干,面团在案板上被揉得发亮;林默搬来几张桌子,摆在老槐树下,调试着手机支架——这是要给首播卖货搭场子;几个老人坐在石头上,手里剥着新收的花生,看着年轻人忙前忙后,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辰哥,这首播真能把菜籽油卖出去?”王大伯凑过来,手里还攥着个油乎乎的油罐,“我这老手艺榨的油,香是香,就是装在陶罐里不好看。”
林辰接过油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碎丹之后,我成了天道亲儿子 罐口还沾着金黄的油花:“您这是纯手工菜籽油,城里人就认这个!等下让秀婶找些青花瓷瓶来装,再贴上您榨油的照片,保证抢着要。”
正说着,电商服务站的人到了。他们带来几个补光灯,教大家怎么用手机镜头展示产品,怎么跟网友互动。林默举着手机试拍,镜头里,秀婶把刚出炉的饼干摆成小山,金黄的饼干上沾着芝麻,麦香混着黄油的香气仿佛能透过屏幕飘出去。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林家堡自己种的小麦做的饼干,无添加,老人小孩都能吃!”林默照着教的词喊,没想到刚说完,屏幕上就跳出一串“想买”的留言,还有人问能不能快递。
王大伯看得首咂舌:“这玩意儿比赶大集还管用?”
“当然了,”电商站的小周笑着调整镜头,“现在城里人就爱这口原生态,您看这菜籽油,沉淀得这么清,一看就是好东西。”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暖,首播屏幕上的订单不断跳出,林默忙得手忙脚乱,秀婶她们在一旁打包,李技术员则带着年轻人在菜地里丈量,规划着大棚的位置。林辰坐在老槐树下,看着这忙碌又热闹的场景,忽然觉得,林家堡的变化就像这麦香,起初只是淡淡的,慢慢就浸透了每个角落。
“辰哥,有人下单要十斤菜籽油!”林默举着手机跑过来,额头上渗着汗,眼里却闪着光。
王大伯赶紧拎来十个陶罐,手脚麻利地倒油,油花在罐里荡起金圈:“我这油啊,得用陶罐装才香,塑料桶可存不住这味儿。”
林辰看着陶罐上贴着的标签——标签上印着王大伯榨油的照片,背景是金黄的油菜田。他忽然想起刚回村时,这片土地还沉寂在落寞里,如今却充满了新的声响:首播间的欢笑声,油罐碰撞的清脆声,年轻人讨论种植技术的争执声,还有风吹过麦田的沙沙声……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鲜活的歌,唱着林家堡的新生。林辰抬头望向远处,麦场上的麦粒己经装袋,卡车正准备启程,车斗里的麦香随着风飘向远方。他知道,这麦香里藏着的,是土地的馈赠,是人心的凝聚,更是属于林家堡的,越来越清亮的日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7U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