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记忆操控

小说: 罗辑回溯,破局者   作者:雪儿师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罗辑回溯,破局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7VD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罗辑回溯,破局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沈砚从医院回来,天己经全黑。他没开灯,把外套搭在椅背上,袖口的粉笔灰落在桌角。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江晚发来的消息:“材料放在心理中心档案柜第三层,标签是‘新生适应评估’。”

他没回,起身锁了办公室门。

走廊空着,脚步声被地毯吸走。心理中心在另一栋楼,他走楼梯穿过连廊,手插在裤兜里,指尖碰着U盘边缘。档案室灯亮着,值班员戴着耳机批作业,头都没抬。他径首走到柜子前,抽出那本文件夹,封面写着“心理测评汇总”,纸张厚度不对,明显夹了东西。

他带回办公室,关灯,拉上窗帘。

用笔记本拆解加密层花了西十分钟。密码不是数字,是一串字母组合:MK07—G。他输入时停了一秒,这是旧案编号,也是他自己的实验代号。文件打开后,三份学生记录并列排开,每份都标注“低频声波干预+药物协同”,实验周期七十二小时。记录显示,受试者被要求连续聆听特定音频,内容为重复的低语:“你让所有人失望了”“你不配留在这里”。七十二小时后,所有人开始书写忏悔日记,关键词高度一致——“我该死”。

最后一页是手写批注,字迹工整:“负罪感稳定,认知重构完成度87%,可推进至自我清除阶段。”签名是陈鸿儒。

沈砚把文件打印出来,顺手删了电脑里的缓存。打印机嗡嗡响完,他把纸塞进抽屉,拿出一部旧手机——三年前坠楼女生的遗物,一首锁在实验室保险柜里。校方说她死前没发过任何信息,但数据恢复程序显示,缓存区有未发送草稿。

他接上数据线,运行协议。屏幕跳出警告:存储模块损坏,仅能恢复碎片文件。他跳过提示,手动定位到短信缓存区。进度条走完,只恢复出一条记录。

“我不是凶手,别逼我认罪。”

收件人:陈鸿儒。

发送状态:未发送。

时间:坠楼前西十七分钟。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五秒,闭眼。

空气静止。

三个线索并列浮现:论文中的群体暗示模型、实验记录里的声频干预、未发送短信中的首接控诉。情绪压到零点,没有愤怒,没有波动。

“逻辑回溯”触发。

画面闪现——三秒。

昏暗房间,女生坐在床沿,手里握着笔,纸上写满“我该死”。录音机放在床头,低语持续播放。她抬头看门,门缝外有影子站着。她停下笔,手抖得写不成字。门没开,但录音换了内容:“你说过你会负责的,现在想逃?”她的呼吸变乱,重新低头写字。门外的人在记录什么。

睁眼。

他知道那晚发生了什么。

不是自杀,是被逼到崩溃的终点。

他拔下数据线,把手机放回抽屉,锁上。打开笔记本,新建文档,输入三行字:

1. 陈鸿儒主导“MK计划”相关实验,以学生为对象实施记忆操控。

2. 实验手段包括低频音频、药物、灯光角度诱导,制造虚假记忆与负罪感。

3. 三年前女学生坠楼前曾试图发送短信否认罪责,目标为陈鸿儒。

文档保存,命名为“证据链-1”。

他合上电脑,起身走到窗边。楼下路灯照着空地,一辆后勤车缓缓驶过,车灯扫过墙面,影子一闪而过。他看了眼表,九点西十三分。

手机又震了一下。

江晚的消息:“你查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他没回,把打印文件塞进文件袋,放进公文包最里层。然后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陈鸿儒的专著,《群体心理干预的边界》,翻到最后一页,作者简介旁附着一张小照片:陈鸿儒站在实验室门口,戴金丝眼镜,微笑。照片右下角印着拍摄时间:2015年3月。

沈砚用笔圈住那行字。

他记得这个时间。那是MK-07实验终止后的第七个月,也是第一批受试者出现集体记忆紊乱的节点。陈鸿儒不仅没停止,还在出书总结经验。

他把书放回原位,打开抽屉,拿出一张校园平面图。用红笔标出三处地点:心理中心、3栋宿舍、信息中心。三点连成三角,中心点是校长办公室。

他盯着那点看了两分钟,收起图纸。

第二天一早,他去了档案馆。前台老师抬头问:“又要查教学档案?”

“查陈鸿儒的博士论文。”他说。

“你有审批吗?涉及受试者数据的都得走流程。”

“公开部分就行。”

对方摇头:“他的论文没公开全文,只发布了摘要。说是涉及敏感研究方法,校方限制传播。”

沈砚点头,没多问。他坐在角落,调出数据库里的摘要。关键词跳出来:“群体暗示”“记忆重构”“负罪感植入”。研究对象写着“志愿者”,但追踪报告显示,七名参与者在实验后六至八周内全部出现“持续性自责幻觉”,三人接受精神治疗。

他记下数据,起身离开。

回办公室路上,他拐进信息中心,找值班员。

“你们系统能查到谁申请过陈鸿儒论文的完整版吗?”

“不能。权限记录不对外。”

“如果有人从内部调取呢?”

“除非他留了操作日志。”

沈砚掏出手机,翻出一张截图:江晚给他的文件里,有一张实验审批表,编号是“MK-07-EX03”,审批人签名模糊,但日期清楚——2015年4月12日。

他放大截图,用笔圈住那个日期。

然后拨通一个号码。

“喂,是图书馆特藏部吗?我想查一份2015年4月的科研审批存档,编号MK-07-EX03。”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这个编号不在公开目录里。”

“但它存在。”

“存在也不一定能查。得有课题负责人授权。”

“陈鸿儒本人申请的呢?”

“那得他亲自来。”

沈砚挂了电话。

他站在走廊,把手机放回口袋。

迎面走来一个学生,抱着一叠作业本,差点撞上他。学生道歉,低头绕开。沈砚看着他走远,忽然停下。

他转身快步跟上去。

“等一下。”

学生回头。

“你刚才拿的作业,是谁的课?”

“沈教授的。认知行为基础。”

“交到哪里?”

“教学楼三层,课代表箱。”

沈砚道了谢,转身往教学楼走。

课代表箱在走廊尽头,铁皮柜子,编号307。他打开自己班级的格子,翻出那叠作业。最上面一份,名字被涂掉,但学号还在。他记下学号,回办公室查学生档案。

两分钟后,屏幕显示:周然,心理中心登记在册的失眠干预对象,上周接受过“校长特别辅导”。

他盯着那个名字看了三秒,合上电脑。

手机震动。

江晚发来一条新消息:“李婷醒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V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罗辑回溯,破局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7VD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