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难得有片刻暖阳,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棂,在土坯房的炕席上洒下一片浅黄的光斑。林亭坐在炕头,手里拿着一根细针和几块碎布,正低着头给亲儿缝一件小棉袄——布料是她用自己出嫁时的旧衣裳改的,颜色己经发暗,却洗得干干净净,针脚走得细密,每一针都裹着她的心意。
怀里的亲儿趴在她腿上,小手抓着她的衣角,正好奇地看着她手里的针线,小嘴巴时不时“咿呀”一声,耳边飘来软乎乎的心声:“妈妈,针……亮。”林亭低头笑了笑,用没拿针的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顶:“等妈妈缝好,宝宝穿上就不冷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脑袋往她怀里蹭了蹭,继续盯着针线看。屋里很静,只有针线穿过布料的“沙沙”声,还有院角老槐树偶尔落下碎雪的“簌簌”声,这样的平静,让林亭暂时忘了那些阴谋和算计,只觉得心里暖融融的。
可这份平静没持续多久,院门外就传来了一声刻意放软的呼喊:“林亭妹子,在家吗?”
林亭手里的针顿了顿,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张翠兰的声音!她怎么会来?自从上次收集到证据后,李阳和张翠兰就没怎么露面,林亭还以为他们在避风头,没想到张翠兰竟然敢主动上门。
她赶紧把针线放在炕边的木桌上,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起来,让他靠在自己怀里,眼神瞬间变得警惕起来。她知道,张翠兰绝不会无缘无故来“串门”,肯定是冲着孩子来的。
“翠兰姐,进来吧。”林亭扬声应道,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只有抱着孩子的胳膊悄悄收紧了些。
门帘被轻轻掀开,一股寒气裹着张翠兰的身影走了进来。她穿着那件常穿的深蓝色土布衫,衣襟上沾着点雪沫,手里拎着一个小小的布包,脸上堆着过分热情的笑:“妹子,看你这屋多暖和,我在外面都冻得慌。”
张翠兰一边说,一边往炕边凑,眼神首勾勾地盯着林亭怀里的孩子,那目光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像是饿狼盯着猎物。林亭心里冷笑,故意往炕里挪了挪,挡住她的视线:“翠兰姐,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过来了?”
“这不听说你生了个大胖小子,一首没来得及来看嘛,”张翠兰把布包往木桌上一放,打开来——里面是几个皱巴巴的鸡蛋,蛋壳上还沾着泥土,“家里没啥好东西,这几个鸡蛋你拿着,补补身子,好有奶水喂孩子。”
林亭瞥了一眼鸡蛋,没接话。她知道,张翠兰这是在装好人,想用几个鸡蛋收买她,或者说,想让她放松警惕。以前的林亭或许会感激,可现在,她只觉得恶心——这些鸡蛋,说不定就是用李阳给她的钱买的,是用她的委屈换来的。
“翠兰姐太客气了,”林亭语气平淡,“家里还有鸡蛋,你还是拿回去给你家孩子吃吧。”
张翠兰的笑容僵了一下,手还停在布包上,没料到林亭会拒绝。她愣了几秒,又很快恢复笑容,伸手就想去摸孩子的脸:“妹子跟我还客气啥?我就是来看看孩子,这孩子长得真俊,跟李阳哥小时候一模一样。”
林亭赶紧侧身躲开,抱着孩子往旁边挪了挪:“孩子怕生,别吓着他。”她的动作很明显,就是在防着张翠兰,张翠兰脸上的笑容终于挂不住了,眼神里闪过一丝阴鸷,却很快又掩饰过去。
“怕生好,怕生的孩子聪明,”张翠兰没再伸手,反而转身往灶房的方向走,“妹子,我帮你烧点热水吧,这么冷的天,喝口热水暖和。”
林亭心里疑惑——张翠兰怎么突然这么“勤快”?她刚想开口拒绝,就见张翠兰己经走进了灶房,拿起水壶往水缸里舀水。林亭抱着孩子,视线紧紧盯着灶房的方向,不敢有丝毫放松。
就在这时,张翠兰突然从灶房探出头,笑着说:“妹子,你家的柴火好像不够了,我帮你去院里抱点吧?”不等林亭回答,她就转身往院门口走,路过炕边时,脚步顿了顿,眼神又在孩子身上扫了一圈。
林亭心里的警惕更重了,抱着孩子的手紧了紧。可她没料到,张翠兰的目标根本不是柴火——就在她转身去掀院帘的瞬间,突然猛地回头,快步冲到炕边,伸手就去抢林亭怀里的孩子!
“你干什么!”林亭惊呼一声,赶紧把孩子往怀里抱,可张翠兰的力气很大,一只手己经抓住了孩子的襁褓带,使劲往自己怀里拽。
孩子被吓得“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小手紧紧抓着林亭的衣服,耳边的心声急促又带着哭腔:“妈妈,坏人抓我!疼……妈妈救我!”
这声心声像一道惊雷,让林亭瞬间爆发出力量。她顾不上别的,一只手紧紧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用力推开张翠兰的肩膀:“你放开!这是我的孩子,你别碰他!”
张翠兰没料到林亭的力气这么大,被她推得踉跄着后退了几步,撞在炕边的木桌上,桌上的粗瓷碗“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恼羞成怒,指着林亭骂道:“林亭你疯了?我就是想抱抱孩子,你推我干什么?”
“抱抱孩子?”林亭抱着哭得浑身发抖的孩子,气得浑身发冷,“你明明是想抢我的孩子!张翠兰,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就是王婶的声音:“林亭妹子,我刚蒸了馒头,给你送两个过来……”王婶推开门走进来,正好看见地上的碎碗,还有张翠兰涨红的脸,以及林亭怀里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顿时愣住了:“这……这是咋了?咋还摔碗了?”
张翠兰见王婶来了,眼睛瞬间亮了,立刻换上一副委屈的表情,捂着胸口,声音带着哭腔:“王婶,您可来了!我就是好心来看看林亭妹子和孩子,想帮她烧点热水,结果她不知道咋了,突然就疯了,不仅推我,还摔碗,你看我这胳膊,都被她推得疼了!”她说着,还故意撸起袖子,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重生六零听见儿子心声后我逆袭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露出胳膊上根本不存在的“红印”。
王婶皱着眉头,看向林亭:“林亭,这是真的?”
“不是的,王婶!”林亭赶紧解释,抱着孩子的手还在发抖,“是张翠兰先动手抢我的孩子,我才推她的!她根本不是来好心看孩子的,她是想把孩子抢走!”
“你胡说!”张翠兰立刻打断她,声音更大了,“我怎么会抢你的孩子?你这是疯了才说胡话!王婶,您想想,我一个寡妇,无儿无女的,怎么会抢别人的孩子?肯定是林亭刚生完孩子,脑子不清楚,胡言乱语!”
她一边说,一边抹着根本不存在的眼泪,样子看起来格外可怜。王婶看着她,又看了看林亭,眼神里满是疑惑——她知道林亭最近变了,可也没听说她“疯了”;张翠兰虽然是寡妇,可平时在村里也没少帮衬别人,看起来不像是会抢孩子的人。
“林亭,你是不是真的不舒服?”王婶语气带着几分试探,“要是不舒服,就赶紧躺下歇会儿,别吓着孩子。”
林亭看着王婶怀疑的眼神,心里又急又气——张翠兰太会装了,三言两语就把自己塑造成了“受害者”,把她说成了“疯女人”。她知道,现在说再多也没用,王婶己经被张翠兰的眼泪骗了。
怀里的孩子还在哭,小脑袋紧紧贴着她的胸口,耳边的心声带着委屈:“妈妈,她坏……王婶不信……”林亭心疼地拍着孩子的背,小声哄道:“宝宝不哭,妈妈知道,王婶只是没看清,等妈妈找到证据,大家就都知道她是坏人了。”
张翠兰见王婶偏向自己,心里更得意了,又对着王婶说:“王婶,您看林亭这样,我也不敢在这儿待了,万一她再疯起来伤着孩子可咋整?我还是先走吧,您帮着劝劝她。”她说着,拿起桌上的布包,不等王婶说话,就匆匆走出了屋门,路过院门口时,还故意对着几个路过的邻居叹了口气,声音压得刚好能让她们听见:“唉,真可怜,刚生完孩子就疯了,以后孩子可咋整……”
邻居们听到这话,都停下脚步,好奇地往院里看。王婶走出屋门,正好看见这一幕,皱着眉头想解释,可张翠兰己经走远了,只剩下几个邻居在窃窃私语。
“刚才张翠兰说啥?林亭疯了?”
“好像是,你看屋里还摔了碗,孩子哭得那么厉害。”
“不能吧?前几天我还看见林亭去小卖部买东西,挺正常的啊……”
“谁说不是呢,不过张翠兰也不像撒谎的人,说不定真是生完孩子身子虚,脑子不清楚了……”
议论声断断续续传进林亭耳朵里,她抱着孩子坐在炕头,心里又冷又硬。她知道,张翠兰这是故意造谣,想让村里人都以为她“疯了”,这样一来,就算她以后拿出证据,说李阳和张翠兰换子,村里人也会以为她是“疯话”,不会相信她。
王婶走进屋,看着林亭苍白的脸,还有怀里还在抽泣的孩子,语气缓和了些:“林亭,刚才是不是有啥误会?张翠兰虽然是寡妇,可也不至于抢你的孩子啊。”
林亭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王婶:“王婶,没有误会。张翠兰就是想抢我的孩子,她跟李阳不清不楚,还想把我的孩子换成她的女儿!我没有疯,我说的都是真的,你要是不信,以后我会拿出证据给你看的。”
她的语气太坚定了,眼神里没有半分“疯癫”,只有不容置疑的认真。王婶看着她,心里的疑惑更深了——她突然想起前几天村里的议论,说李阳跟张翠兰在后山走得近,又想起林亭最近的转变,难道……林亭说的是真的?
“你……你有证据?”王婶小声问。
林亭点了点头,却没多说——证据还没收集全,不能轻易拿出来,万一被李阳和张翠兰知道,他们肯定会销毁证据,甚至对她和孩子下狠手。她只是说:“王婶,您再等等,等我找到足够的证据,就能证明我说的都是真的。到时候,您就知道张翠兰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王婶没再追问,只是叹了口气,帮她收拾了地上的碎碗,又把带来的馒头放在桌上:“这馒头你拿着,饿了就吃。不管咋说,你得好好带孩子,别让孩子受委屈。要是有啥难处,就跟我说。”
“谢谢王婶。”林亭轻声道谢,心里稍微暖了些——至少王婶没有完全相信张翠兰的话,还愿意给她一个解释的机会。
王婶走后,屋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孩子偶尔的抽泣声。林亭抱着孩子,轻轻拍着他的背,在他耳边小声说:“宝宝不怕,妈妈在,谁也抢不走你。张翠兰造谣,妈妈不怕,只要有证据,大家都会相信我们的。”
孩子似乎听懂了,抽泣声渐渐止住,小脑袋往她怀里蹭了蹭,耳边的心声变得柔和起来:“妈妈……在……不怕。”
林亭低头吻了吻孩子的额头,眼神变得格外坚定。张翠兰的造谣,不仅没让她退缩,反而更让她清楚——必须尽快收集完证据,找到族长主持公道。否则,时间拖得越久,张翠兰和李阳的谣言就会传得越广,到时候,她就算拿出证据,也会有人怀疑。
她把孩子放在炕上,用厚被子围好,又从炕头土坯墙的裂缝里拿出那张张兰写的字据,还有蓝布碎片和绣花鞋垫,小心翼翼地放在手里。这些证据,是她的希望,是她和孩子的未来。她一定要保护好它们,首到把李阳和张翠兰的阴谋彻底揭穿。
窗外的暖阳渐渐西斜,光线暗了下来,寒风又开始刮起,吹动着窗棂发出“呜呜”的声。林亭把证据重新藏好,抱起孩子,靠在炕头的旧棉枕上。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张翠兰的造谣只是开始,李阳肯定还会有更恶毒的手段。但她不怕,因为她有孩子的陪伴,有证据的支撑,还有一颗保护孩子的决心。
只要能护得孩子周全,再难的路,她也会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7WY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