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天气渐渐转冷,地里的农活少了,村民们开始忙着准备过冬的物资。苏青也没闲着,她把自己的种植笔记整理成了一份完整的材料,还画了堆肥坑的结构图、玉米种植的行距株距图,方便以后推广。
这天早上,苏青刚把材料整理好,就看到陆哲从外面走来。他穿着一件厚棉袄,手里拿着一个帆布包,看起来像是要出门。
“陆哲同志,你要去哪里?”苏青好奇地问。
陆哲笑着说:“我要去县里办事,顺便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新到的农业书。”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纸条,递给苏青,“这是县图书馆的地址,还有图书馆管理员的名字。那里有很多农业科技期刊和专业书籍,比我借你的这本《土壤学简论》更全面,你要是想去,我可以帮你借。”
苏青接过纸条,展开一看,上面用钢笔写着工整的字迹:“县图书馆地址:县城东大街12号,管理员:刘老师。推荐书籍:《农业科技通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土壤改良手册》。”
她心里一暖,陆哲总是这么细心,知道她喜欢研究农业技术,特意给她找了图书馆的地址,还推荐了书籍。她抬头看着陆哲,真诚地说:“谢谢你,陆哲同志,你总是这么帮我。”
“不用谢,我们是朋友,也是同志。”陆哲看着苏青,眼神里带着一丝温和,“你的种植方法很有价值,值得更深入地研究和推广。县图书馆里有很多最新的农业研究成果,你要是能多看看那些书,肯定能有更多的收获,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改良更多的土壤。”
苏青点点头,把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笔记本里:“我一定会去的,等我有空,就跟你一起去县里。”
“好。”陆哲笑了笑,又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递给苏青,“这个给你,你之前的笔记本都快写满了,这个新的你用着方便。”
苏青接过笔记本,封面是天蓝色的,上面印着“农业学大寨”的字样,这在当时是很稀罕的笔记本。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紧紧握着笔记本,点了点头。
“我该走了,大概三天后回来。”陆哲拿起帆布包,准备出门,走到院门口时,他停下脚步,转过身,认真地看着苏青,一字一句地说:“苏青,你的未来,不该止步于此。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苏青愣住了,看着陆哲的眼睛,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满是真诚和期待。她明白陆哲的意思——她的本事不止于种好半亩玉米,不止于在村里讲课,她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去研究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去帮助更多的农民,去实现更大的价值。
“我知道。”苏青坚定地说,“我不会止步于此的。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培育更好的种子,让更多的土地长出高产庄稼,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陆哲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大步离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把他的背影拉得很长,看起来充满了希望。
苏青站在院门口,看着陆哲的背影消失在村口,手里紧紧攥着陆哲给的纸条和笔记本,心里充满了力量。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纸条,上面的地址清晰可见;又看了看那本崭新的笔记本,封面的“农业学大寨”字样格外醒目。
她知道,陆哲的赠言,不仅是对她的鼓励,更是对她的期待。而她,绝不会辜负这份期待。
回到屋里,苏青把陆哲给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开始整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1. 跟陆哲去县图书馆借书,学习更多的农业技术;
2. 改良更多的贫瘠土地,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3. 尝试培育新的玉米品种,提高抗病性和产量;
4. 准备县里的讲课材料,把自己的经验更好地推广出去;
5. 教苏亮和李根柱种植技术,培养更多的“农业能手”。
每一条计划都清晰地写在笔记本上,像是一盏盏明灯,指引着她未来的方向。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笔记本上,照亮了那些工整的字迹。苏青看着这些计划,嘴角露出了笑容。她知道,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和机遇在等着她,但她不再害怕——她有家人的支持,有陆哲的帮助,有自己的知识和决心,她一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书写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秋风拂过院子里的玉米杆,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为她加油。苏青握紧了手里的笔记本,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的未来,一定可期。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