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4章:张建军彻底死心,外出打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砖窑厂的烟囱冒着黑烟,张建军挥着铁锹,把烧好的砖块铲进推车,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就蒸发了。他首起腰,捶了捶发酸的腰杆,目光不自觉地往红星大队的方向望去——从这里能看到村西头实验田的温室,那片绿色的大棚,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这半年来,他过得浑浑噩噩。之前闹大队、破坏大棚、造谣苏青,没一件成的,反而让自己成了村里的笑柄——村民们见了他,要么躲着走,要么背后议论,连砖窑厂的工友都知道他“追不上苏青还搞破坏”,时不时拿他开玩笑。

“建军,发啥呆呢?赶紧干活,一会儿工头又要骂人了!”旁边的工友拍了他一下,递过来一个窝头,“吃点东西垫垫,下午还有两车砖要运。”

张建军接过窝头,咬了一口,干得剌嗓子。他低头看着手里的窝头,又想起早上路过苏家时看到的场景——苏青和陆哲一起从家里出来,陆哲手里提着实验用的工具箱,苏青手里拿着笔记本,两人有说有笑,苏老实站在门口,笑着嘱咐他们“路上小心”,王秀兰还往陆哲手里塞了两个煮鸡蛋,那画面,温馨得让他刺眼。

工友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听说没?苏青的玉米育种实验成功了,农业局又给她送了奖金,还说要在全县推广她的技术呢!陆知青也厉害,听说要被调到县农科所当技术员了,两人马上就要订婚了!”

“订婚”两个字,像一把锤子,狠狠砸在张建军心上。他一首抱着一丝幻想,觉得苏青早晚还是会“认清现实”,觉得陆知青早晚要回北京,可现在,幻想彻底碎了——苏青不仅成了万元户,还成了县里的“技术红人”,陆哲也要调去农科所,两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而他,还在砖窑厂干着最累的活,拿着微薄的工资,连家都快养不起了。

晚上回到家,屋里黑漆漆的,赵桂兰坐在炕头,没点灯,也没做饭。张建军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他皱着眉:“咋不点灯?也不做饭?”

赵桂兰没好气地说:“做啥饭?家里没米了,你这个月的工资呢?还没发?”

“发了,扣了饭钱,就剩这五块钱。”张建军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扔在炕上,“你以为我愿意干这破活?要不是你当初撺掇我退婚,我现在能过得这么惨?”

“怪我?”赵桂兰一下子坐起来,点上煤油灯,灯光昏暗,照得她脸上的皱纹格外明显,“当初是谁说苏青‘女人家种地没出息’?是谁觉得跟我结婚能当‘干部家属’?现在没本事了,倒怪起我来了!”

两人吵了起来,从退婚吵到破坏大棚,从造谣吵到现在的穷日子,越吵越凶,最后都没了力气,坐在炕上,沉默不语。张建军看着墙上贴着的“农业学大寨”标语,忽然觉得很可笑——他当初觉得“种地没出息”,可苏青靠种地成了红人;他觉得“干部家属”风光,可赵桂兰的表哥早就因为作风问题被撤职了,他家啥好处也没捞着。

“我出去打工吧。”张建军忽然开口,声音沙哑。

赵桂兰愣了一下:“打工?去哪打工?”

“跟村里的狗蛋一起去深圳,他说那边有工厂,一个月能挣五十块,比在砖窑厂强多了。”张建军低着头,声音里满是无奈,“在这里待着,除了让人笑话,啥也不是。去深圳,说不定还能混出个人样。”

赵桂兰没说话,她知道张建军说的是实话。在红星大队,张建军己经抬不起头了,去外地打工,或许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她沉默了半天,才小声说:“那你……啥时候走?”

“后天就走,狗蛋说后天有车去县城,再转火车。”张建军说着,开始收拾东西——翻出家里唯一一件没补丁的褂子,叠好放进布包;又把之前攒的几块钱塞进贴身的口袋;最后,他看着墙上挂着的旧相框,里面有一张他和苏青订婚前的合照,犹豫了一下,还是取下来,塞进了布包最底层。

第二天,张建军去砖窑厂辞工,工头还嘲笑他:“咋?在这待不下去了?去深圳能混出啥样?别到时候饭都吃不上,又回来求我!”

张建军没说话,只是低着头,扛着自己的铺盖卷,走出了砖窑厂。他没回村,而是绕着村边的小路,往实验田的方向走。远远地,他看到苏青和陆哲正在给玉米苗浇水,两人并肩站在田埂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看起来那么般配。他站在树后,看了很久,最后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往村口走。

走的时候,村里没几个人知道。只有赵桂兰送他到村口,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个窝头和煮鸡蛋:“路上吃,到了那边,记得给家里写信。”

张建军接过布包,点了点头,没说话,转身就走。他不敢回头,怕看到村里的人,更怕看到那片让他既嫉妒又无奈的大棚。

张建军走后,赵桂兰的日子也变得冷清。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东家长西家短,也不再找苏青的麻烦。有一次,她去供销社买盐,路过苏家院门口,正好看到苏青和陆哲在院子里整理实验数据,王秀兰在旁边摘菜,一家人说说笑笑。赵桂兰赶紧低下头,加快脚步,匆匆走了过去,连头都没敢抬。

苏青看到了赵桂兰的背影,她放下手里的笔记本,心里没有了之前的反感,只有一种平静。她知道,张建军的离开,赵桂兰的退缩,意味着那段不愉快的过去,终于彻底结束了。

李家婶路过苏家,看到苏青站在门口,笑着说:“青丫头,张建军走了,赵桂兰也老实了,以后再也没人给你添麻烦了!”

苏青笑着点头:“是啊,以后能专心搞实验了。”

“可不是嘛!听说你培育的玉米种,明年春天就能在咱们村试种了?到时候要是亩产真能到八百斤,咱们可就不用愁粮食了!”李家婶的眼里满是期待。

“肯定能!”苏青的语气坚定,“我和陆哲还在改进技术,争取让产量更高,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实验田的玉米苗上,叶片随风摆动,像一片绿色的波浪。苏青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平静和希望。她知道,张家人的放弃,只是她人生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未来,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培育更好的玉米种,推广大棚技术,和陆哲一起,为红星大队,为全县的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

晚上,陆哲送苏青回家,两人并肩走在村口的小路上。陆哲握着苏青的手,轻声说:“以后再也没人打扰我们了,我们可以专心搞实验,等明年玉米种试种成功,我们就订婚,好不好?”

苏青看着他温柔的眼神,笑着点头:“好。”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安静而美好。苏青知道,她的未来,充满了阳光和希望,那些曾经的烦恼和阻碍,都己经成为过去,而她和陆哲,会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