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东渡之战,势在必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赤壁崛起,从锁二乔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YOT/ 章节无错乱精修!
 

“站住。”林渊的声音响起。

“主公,此人不杀,必为大患!他若将我军虚实回报给孙策……”乔舜的声音都带着颤音。

林渊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我让他降价,本就是一种试探。”

“他若真是个纯粹的商人,面对这种无理的压价,要么拂袖而去,要么会拼命讨价还价,绝不会这么轻易就范。”

“他答应了,说明他心里有鬼,急于达成这笔交易,好继续潜伏下来,刺探更多的情报。”

林渊的语气平静。

“就算他把我们彭泽大营的兵力部署,全都摸得一清二楚,那又如何?”

“难道孙策还能飞过来不成?”

“让他回去告诉孙策,我赤壁军兵强马壮,军纪严明,让他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说不定啊……”林渊拖长了语调,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鲁肃这一趟回去,反而能给我们带来一场大胜呢。”

廖化和乔舜都听傻了。

还能这么玩?

“你们两个,都把表情给我收一收。”林渊敲了敲桌子,“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明天好吃好喝,把他送走。年关将至,都安心过年。”

“遵命。”两人躬身领命,退出了帅帐。

帐内,只剩下林渊和赵毅。

“主公,真要留他性命?”赵毅的声音阴戾。

“杀一个鲁肃,容易。”林渊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可天下的聪明人,杀得完吗?”

“他鲁子敬,又不是诸葛孔明那种不出世的妖孽,非我所用,就必为我敌。”

“这种人才,能招揽,就招揽。招揽不了,将来战场上真刀真枪地碰一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是黄巾,是贼。天下士人,哪个看得起我们?没必要为了一个鲁肃,乱了自己的阵脚。”

赵毅沉默片刻。

“属下明白了。”

随后他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

翌日,大年三十。

整个第一军团的营寨,都透着一股喜庆。

士卒们换上了干净的冬衣,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摔跤角力,营地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乔舜不知从哪弄来了笔墨丹砂,亲自挥毫,写了两副桃符,挂在了辕门两侧。

左书:神荼。

右书:郁垒。

字迹谈不上多好,却也工整,引得不少不识字的士卒围观,啧啧称奇。

正午时分,酒足饭饱的鲁肃,带着两个仆从,准备登船。

乔舜还假惺惺地挽留:“鲁先生,今日乃是年关,何不就在营中过了年再走?也让我等,尽一尽地主之谊。”

鲁肃笑着拱手:“多谢乔主事美意。只是军营之中,规矩森严,杀气太重。我等行商之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实在不宜久留。”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

廖化在一旁瓮声瓮气地问:“那五千石粮食,先生打算何时运来?”

鲁肃回道:“待我回家清点妥当,最迟正月之内,必定送到。届时,恐怕需要西五艘大船,才能一次运完。”

“无妨。”廖化大手一挥,“彭泽渡口大得很,别说五艘,五十艘也停的下!”

鲁肃不再多言,对着众人郑重一揖。

“诸位,就此别过。”

他转身上了商船,船夫解开缆绳,扬起风帆。

商船顺着江水,缓缓向下游驶去,最终化作江天尽头的一个黑点,再也看不见了。

……

兴平二年,正月初一。

一艘商船,逆流而上,缓缓靠向了居巢的渡口。

自打去年孙策从寿春起兵,来到此处屯驻,凭借他父亲孙坚留下的声望,短短数月,便己收拢了五千余兵卒。

帅帐之内,孙策高坐主位,下手处是周瑜,两侧则是黄盖、程普、韩当等一众孙坚旧部。

鲁肃走进帐内,对着孙策长揖及地。

“子敬,一路辛苦。”孙策抬了抬手。

“为主公分忧,不敢言苦。”鲁肃起身,将自己在彭泽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道来。

“彭泽大营,由林渊亲自坐镇,麾下常备之兵,不下万人。”

羊村你懒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其营寨布防严密,沿江上下皆有斥候屯驻,早有防备。”

“依肃之见,那赤壁军己成气候,不可力敌。我军不应再图谋从豫章登陆江东。”

帐内一片寂静。

半晌,老将黄盖发出一声嗤笑。

“子敬先生,你怕不是被那黄巾贼给吓破了胆?”

“一个黄毛小儿,带着一群不成军势的水贼,能有多大本事?”

程普也跟着附和:“公覆所言极是。我等跟随主公,皆是为了重振孙家威名,收复江东故地。岂能因一个毛头小贼,就畏缩不前。”

孙策没有说话,他看向周瑜。

周瑜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慢悠悠地开口:“子敬先生,你继续说。”

鲁肃心头一沉,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劝谏:“那林渊……与寻常贼寇不同,肃观其行事,有章有法,绝非等闲之辈。”

“够了。”孙策打断了他。

“我意己决,东渡之战,势在必行。”

孙策站起身,在帐内踱步。

“子敬,你月底不是还要去送那五千石粮食吗?”

“你准备五艘大船,其中西艘,在船舱里给我藏满先登死士。”

“待你船队靠岸,我亲率大军随后就到,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彭泽大营!”

鲁肃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孙策决定的事,无人可以更改。

他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孙策的武勇和麾下这些悍不畏死的江东水卒,真能创造奇迹。

……

吴郡,曲阿。

刘繇站在城楼上,春日的风吹动他的长袍,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愁云。

吴郡太守许贡和名士许劭,联袂登上城楼。

“使君,何故在此独自凭栏?”许劭拱手问道。

“沿江战局,有张英、樊能二位将军把控,使君无需远忧。”

刘繇叹了口气,指了指北方:“朝中李傕、郭汜二人,公开反目,天子蒙尘。我等身为汉臣,却只能坐视,心中有愧啊。”

他又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

“骠骑将军朱儁,发来书信,信中言辞恳切,求我救出他那陷于赤壁军之手的族人,朱皓。”

许劭接过信,看完之后,也是一脸为难。

“使君,此事难办。”

“那赤壁军脱胎于扬州黄巾,而朱儁当年平定黄巾,手上沾满了蛾贼的血。这等血海深仇,他们岂会轻易放人。”

“况且,那朱皓本是奉朝廷之命,前来扬州,作为枢纽,联络交趾的朱符,助使君共抗袁术。此人对我等至关重要,是必须要救的。”

刘繇的视线,落在了旁边一个默不作声的素衫少年身上。

“子扬,此事,你怎么看?”

少年正是刘繇的侄子,刘晔。

刘繇接着说:“去年,若非听你之言,让我从豫章退兵。如今屯兵居巢,意图东渡彭泽的,恐怕就是我了。”

刘晔拱了拱手:“使君谬赞。”

他抬头望向长江的方向,语气平淡。

“救朱皓,难度很大,但并非全无机会。”

“关键在于,必须在孙策与赤壁军的战事爆发之前,派人去见那林渊,看他愿意开出什么条件。”

“一旦战事开启,朱皓作为人质,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那赤壁军编入死士营,充当第一波送死的炮灰。”

一旁的吴郡太守许贡听不下去了。

“荒唐!我等乃朝廷官吏,岂能去求一个反贼!?”

刘晔瞥了他一眼:“许太守,若非你当初力主强攻豫章,朱皓又怎会孤军深入,落入敌手?”

“你!”许贡被噎得满脸通红。

刘繇摆手制止了两人的争吵。

“子扬所言,不无道理。”

他环视众人:“那么,谁愿为使,去一趟那赤壁军的龙潭虎穴?”

许劭低头不语。

许贡把头扭向一边。

刘繇又看向麾下第一猛将,太史慈。

太史慈抱拳道:“末将只懂杀人,不懂说理。”

帐下文武,竟无一人应声。

刘繇的目光,最后还是落回了刘晔身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7YO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赤壁崛起,从锁二乔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YO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