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仪式结束后的第二天,岑溪刚到办公室,就看见桌上放着一个烫金的邀请函,封面印着“温氏物流产业园参观邀请函”,右下角是温屿的手写签名,字迹遒劲有力,末尾还画了一个极小的船锚符号——那是商靳以前在货单上签字时,总爱加的标记,说是“讨个一帆风顺的彩头”。
她指尖捏着邀请函的边缘,纸张的质感细腻,烫金的纹路在晨光下泛着微光,却让她心底的疑虑更重。昨天签约时看到的烫伤疤痕还在眼前晃,加上温屿那些刻意的小动作,她几乎可以肯定,温屿就是假死的商靳。可他为什么要邀请缉私局团队参观物流产业园?是想炫耀自己如今的“合法身份”,还是另有所图?
“岑姐,温氏的特助陈默刚打电话来,说温总希望明天就能安排参观,还特意强调,让您务必带队。”小林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困惑,“您说温总这是怎么了?一般合作刚签完,哪有这么急着让参观产业园的?”
岑溪将邀请函放在抽屉里,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她在模仿温屿的节奏,两轻一重,试图从这种熟悉的韵律里,找到他的破绽。“可能是温氏想尽快推进合作,毕竟跨境物流合规审查,确实需要实地考察。”她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清楚,温屿绝不会做没有目的的事。
下午三点,陈默准时出现在缉私局门口,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产业园介绍册,还有一张打印好的参观路线图。他将资料递给岑溪时,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像在确认她的反应。“岑小姐,这是明天的参观路线,温总特意吩咐,要重点带您看我们的智能仓储系统和海外物流对接中心,说是这些环节和合规审查关联最大。”
岑溪翻开介绍册,第一页就是温氏物流产业园的航拍图,占地广阔,仓库排列整齐,看起来和普通的物流园没什么区别。可当她翻到“海外物流对接中心”那一页时,心脏猛地一跳——照片里的码头,背景是一片熟悉的海岸线,正是一年前“蛇鳞”集团主要的走私码头,只是如今码头的名字换了,岸边的设备也更新了,可那座标志性的红色灯塔,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
“陈特助,你们的海外物流对接码头,是新建的吗?”岑溪不动声色地问道,手指指着照片里的灯塔,“我看这座灯塔,好像有些年头了。”
陈默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很快笑着回答:“这座灯塔是以前就有的,我们租下码头后,只是做了些修缮,没换掉。毕竟是老地标了,附近的渔民都认这个灯塔。”他的回答滴水不漏,可岑溪却注意到,他说“租下码头”时,语气有些不自然,像是在刻意回避“购买”或者“收购”这样的词。
送走陈默后,岑溪拿着路线图,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她拿出手机,翻出一年前“蛇鳞”案的现场照片,找到码头的照片,和介绍册里的照片对比——除了码头的名字和设备,其他几乎没什么变化,连岸边的仓库编号,都只是在原来的数字前加了一个“W”字母,像是在刻意隐藏什么。
“岑姐,王局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说是关于明天的参观,有事情要跟你交代。”小林的声音再次传来,打断了岑溪的思绪。
她收起手机,快步走向王局的办公室。推开门时,正好看见副局长张海涛也在,他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看见岑溪进来,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岑溪,明天的参观,你要多注意观察,特别是温氏的海外物流对接流程,一定要仔细核对,不能放过任何可疑的地方。”王局的语气严肃,“虽然温氏看起来是正规企业,但跨境物流这块水很深,我们必须谨慎。”
岑溪点点头:“您放心,我会重点核查他们的物流单据和海外对接企业资质,确保符合合规要求。”
这时,张海涛突然开口:“岑溪啊,明天参观的时候,多听多看少说话,毕竟温氏是我们的合作企业,别让人家觉得我们不信任他们,影响后续的合作。”他的话听起来像是在提醒,可岑溪却觉得,他更像是在阻止她深入调查。
她想起昨天签约时,张海涛看温屿的眼神,带着一丝微妙的熟稔,不像是第一次见面。再联想到之前林薇说的“看见副局长和温屿在会所密谈”,岑溪的心里升起一个可怕的猜测——张海涛会不会和温屿早就认识?甚至,他会不会就是当年“蛇鳞”案里,隐藏在缉私局内部的内鬼?
“副局长说得有道理,我会注意分寸的。”岑溪压下心底的猜测,语气平静地回答。她知道,现在没有证据,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只会打草惊蛇。
从王局办公室出来后,岑溪回到自己的工位,刚坐下,手机就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明天参观,小心码头的三号仓库。”短信没有署名,发件人信息也隐藏了,像是在刻意保护自己。
岑溪盯着短信看了半天,手指在屏幕上犹豫着——这是谁发来的?是提醒,还是陷阱?如果温屿真的是商靳,那发信息的人,会不会是“蛇鳞”的旧部,想帮她?又或者,是温屿故意设下的圈套,想引她去三号仓库?
她没有回复短信,而是将号码保存下来,备注为“匿名提醒”。随后,她打开电脑,搜索温氏物流产业园的三号仓库相关信息,却发现网上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三号仓库的介绍,只有一张模糊的外观照片,看起来和其他仓库没什么区别。
晚上回到家,岑溪翻出当年的卧底日记,里面记录了她在“蛇鳞”集团的点点滴滴,包括各个仓库的功能。其中有一页,她写着“码头三号仓库,是‘蛇鳞’存放重要货物的地方,有暗格,钥匙只有商靳和二把手有”。看到这里,她的心脏猛地一缩——温氏物流产业园的三号仓库,会不会就是当年“蛇鳞”的三号仓库?温屿邀请她参观,是不是想让她看到什么,或者,想把她困在那里?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商靳的样子。一年前,她在三号仓库里,曾帮商靳整理过一批“特殊货物”,后来才知道,那些货物是被走私集团扣押的医疗物资,商靳偷偷把它们捐给了偏远山区的医院。当时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只是笑着说“总得做点好事,不然良心不安”。
如果温屿真的是商靳,那他现在到底想做什么?是想继续利用物流园走私,还是想揭露张海涛的罪行?无数个疑问在她脑海里盘旋,让她难以入眠。
第二天一早,岑溪带着缉私局的同事,准时来到温氏物流产业园。温屿己经在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休闲装,白色衬衫搭配卡其色长裤,比平时多了几分随和,可眼神里的审视,却丝毫没有减少。
“岑小姐,欢迎各位。”温屿走上前,与岑溪握手,左手的袖口特意挽起,露出那道烫伤疤痕,像是在刻意提醒她什么,“今天我亲自带你们参观,保证让各位对我们的物流流程,有全面的了解。”
参观从智能仓储系统开始,温屿介绍得很详细,从货物入库、分拣到出库,每一个环节都展示得清清楚楚,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可岑溪的目光,却始终落在远处的三号仓库上——那座仓库孤零零地矗立在码头边缘,门口没有任何标识,也没有工作人员进出,显得格外神秘。
“温总,那边的三号仓库,是做什么用的?”岑溪指着三号仓库,故意问道。
温屿的脚步顿了一下,随即笑着回答:“那是我们的备用仓库,目前还没投入使用,里面没什么东西,就不给各位介绍了。”他的回答很自然,可岑溪却注意到,他的指尖微微攥紧了,像是在紧张。
接下来的参观,温屿有意无意地避开了三号仓库附近的区域,将重点放在了其他仓库和物流对接流程上。可岑溪却没有放松警惕,她一边听温屿介绍,一边悄悄观察周围的环境,试图找到进入三号仓库的机会。
中午在产业园的食堂用餐时,陈默突然走到岑溪身边,低声说:“岑小姐,温总让我跟您说,下午参观结束后,他想单独跟您聊聊合作细节,地点在三号仓库旁边的办公室。”
岑溪的心脏猛地一跳——温屿果然要单独见她,而且地点选在三号仓库旁边。她抬起头,看向不远处的温屿,他正坐在餐桌前,目光穿过人群,精准地落在她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像是在说“你跑不掉的”。
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她知道,下午的单独见面,或许就是揭开真相的关键,不管前面是陷阱还是机会,她都必须去面对。毕竟,她欠商靳一个答案,也欠自己一个真相。
(http://www.220book.com/book/81D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