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恐惧,如同附骨之疽,沿着陈暮阳的脊髓缓慢爬行,将他意识中那些关于导师遗物的记忆碎片,浸染得更加阴暗、更加令人窒息。先前发现的锁具草图、加密日记、打不开的木匣,如同散落一地的拼图,当他被迫以“背叛”为滤镜重新审视时,一幅截然不同、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开始显现。
记忆的焦点,再次凝聚在那本加密日记上。
过去,陈暮阳更多的是震惊于导师被组织盯上乃至灭口的恐怖事实,以及内部存在“镜影”的警告。但此刻,当他反复咀嚼那些片段化的记录,一些曾被忽略的、细思极恐的细节,浮出了水面。
日记中,郑国源对“乌鸦座”的描述,并非全然是外部研究者那种抽离的、客观的分析。在某些段落,他的笔触流露出一种……过于深入的“理解”,甚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
例如,在分析“乌鸦座”的“社会实验式犯罪”时,他写道:
“…其行为模式,己超越单纯的利益攫取,带有某种…清理污秽、重构秩序的极端美学。他们选择的目标,往往是在法律灰色地带游走、道德存在显著瑕疵,或对现有社会结构潜在威胁性极高的个体。从某种极端功利主义视角看,这何尝不是一种…高效的‘社会修剪’?”
这段文字,不再像是一个正义的犯罪学家在批判罪恶,反倒像是在试图为组织的行为寻找某种内在的、扭曲的逻辑合理性!这种口吻,让陈暮阳感到一阵反胃。
还有关于“模仿者与工匠”的吸纳方式,郑国源的记录也过于“感同身受”:
“…寻找内心的空洞与创伤,予以填补,赋予新的‘意义’与‘归属’。此等手段,首指人性弱点,效率惊人。若非深知其害,几乎要为其精准的…心理操控艺术而惊叹。”
这哪里是纯粹的学术分析?这分明带着一种近乎同行评价的意味!郑国源似乎不仅仅是在研究“乌鸦座”,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并“欣赏”他们的手段?
更让陈暮阳脊背发凉的是日记中一些关于特定案件的模糊提及。除了“老约翰案”,郑国源还隐晦地提到了几起至今未破的悬案,包括一起被认定为意外的高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实验室爆炸案,以及一起看似普通的、但关键证物神秘消失的政府官员受贿案。郑国源在日记中暗示,这些案件背后可能都有“乌鸦座”的影子,并且,他记录这些案件的时间点,远远早于官方调查陷入僵局甚至错误方向的时间。
他是如何提前知晓或怀疑这些案件与组织有关的?仅仅是基于理论推测吗?还是……他有着更首接的信息来源?甚至,他本人就是……信息来源的一部分?
那个打不开的木匣,此刻也散发着更加可疑的气息。
陈暮阳回忆起木匣那独特的、非工业标准的锁孔,与草图上的特制锁具完美对应。为什么郑国源会拥有一个需要如此复杂、独特锁具才能开启的盒子?里面装的,真的只是他的私人研究笔记或某些敏感但不违法的资料吗?
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滋生:这枚木匣,以及开启它的“钥匙”,会不会本身就是“乌鸦座”组织内部的一种信物,或者某种权限的象征?郑国源并非只是一个外部的研究者,他是否可能……曾经以某种身份,接触过,甚至……深入过这个组织?这个木匣,是他试图脱离时带出的“战利品”,还是……他与组织之间某种联系的证明?
而那张画有乌鸦符号的锁具草图,其意义也可能被彻底颠覆。
陈暮阳原本以为,那是郑国源在研究过程中绘制的参考资料。但现在看来,那草图绘制得如此精准,对内部结构了如指掌,这绝不仅仅是外部观察所能达到的程度。这更像是由自……设计者,作者“神仙洋”推荐阅读《双影罪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或者至少是极其熟悉该锁具构造的人之手。
郑国源……他难道不仅仅是研究者,还可能是一个“参与者”?一个曾经为“乌鸦座”提供过智力支持,比如设计这种特制安全装置的“工匠”?
这个想法让陈暮阳浑身冰冷,如坠冰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郑国源晚年对“乌鸦座”的追踪调查,其动机就变得极其复杂和可疑。那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学术或正义,更可能是一种……自我救赎?或者,是意识到了组织的危险,想要摆脱却深陷泥潭后的挣扎?甚至,是为了保护某个秘密而进行的……掩盖?
“勿信任何人,包括…过去的影子。”
日记最后这句警告,此刻听起来充满了令人绝望的讽刺。如果郑国源本人就与“乌鸦座”有着不清不楚的牵连,那么他这句警告,是在真心提醒陈暮阳,还是……一种更高明的、混淆视听的伪装?是为了保护陈暮阳,还是为了保护组织,或者保护他自己那并不光彩的秘密?
“镜影计划”……如果连导师本身,都可能曾是“镜影”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投射下那片阴影的源头之一呢?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怀疑,最终都指向了一个陈暮阳无论如何也不愿面对,却又无法从脑海中驱散的可能性:他视若神明、引领他走入犯罪心理圣殿的导师郑国源,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很可能并非全然无辜。他或许曾与黑暗共舞,他的手上,可能也间接沾染着污秽。他的死,或许不仅仅是殉道,更可能是……灭口,或者内部清洗。
这是一种比单纯的被害更深沉、更彻底的背叛。它摧毁的不仅仅是陈暮阳对导师个人的信任,更是他对自己所追求的“真相”与“正义”这一事业根基的信仰。如果连灯塔本身都曾航行在错误的航道上,那他这些年的努力,又算什么?他基于导师教诲所建立起来的那套认知世界的方法,又有多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
巨大的精神冲击,如同海啸般反复冲刷着陈暮阳濒临崩溃的意识。他在病床上剧烈地挣扎起来,尽管身体被药物和束缚带限制,但那源自灵魂深处的痛苦与抗拒,却让监护仪器发出了刺耳的警报。
“不……不可能……老师……为什么……” 破碎的、无声的呐喊在他脑海中回荡。
他想起了导师温暖的手掌拍在肩上的力度,想起了那双充满智慧与期许的眼睛,想起了无数个日夜的谆谆教诲……这些温暖的记忆,与那些冰冷的、指向背叛的线索,如同光明与黑暗的两极,在他的意识空间里疯狂地对冲、撕裂。
而现实世界中,陆暮影怀揣着那个可能蕴含最终答案的U盘,正与生命垂危的林楠在绝境中挣扎;苏晚身陷囹圄,生死未卜;那个神秘的“影”和周叔留下的谜团尚未解开;“夜鸦”与内部“镜影”的威胁依旧悬在头顶。
陈暮阳意识到,他不能再沉溺于这痛苦的怀疑中了。无论导师的真相究竟如何,无论那份背叛的痕迹有多么深刻,他都必须面对。为了还弟弟清白,为了拯救身处险境的同伴,为了揭开“夜鸦”的真面目,他必须从这由往昔阴影编织的囚笼中挣脱出去。
他需要那个木匣!他需要打开它!他需要知道郑国源最终想要隐藏或揭示的,究竟是什么!
一股强烈的、近乎蛮横的求生欲和求知欲,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火焰,开始灼烧他麻木的神经。他必须醒来!必须去确认那最黑暗的猜测,或者……去推翻它!
监护仪上,代表他脑部活动的曲线,再次出现了剧烈而不规则的峰值,仿佛他那备受煎熬的灵魂,正在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试图冲破药物与创伤的双重封锁,重返那个危机西伏、却又必须由他亲自面对的现实世界。
背叛的痕迹,如同一道深刻的烙印,不仅刻在了过往的记忆里,也成为了驱动他现在必须前行的、最残酷的鞭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82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