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握佩闭目忆旧影
夜色渐深,萧策回到临时歇息的客栈,将那枚刻有“苏棠”二字的海棠玉佩握在掌心。
温润的玉质贴着指尖,似有微弱的暖意传来。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试图在脑海中唤起更多关于故友的记忆——年少时模糊的面容。
庭院里的海棠树、还有那个扎着羊角辫、追着纸鸢跑的小女孩身影。
可记忆像蒙了一层雾,无论他怎么努力,故友的模样始终是碎片化的。
只有那棵海棠树的影子格外清晰,枝桠间还挂着当年的纸鸢。
纸鸢上的海棠纹与玉佩、玉簪上的纹路重叠在一起,在他的脑海里轻轻晃动。
他握紧玉佩,指尖微微用力,盼着这枚旧物能像钥匙一样,打开尘封的记忆闸门。
2. 片段闪回初遇景
忽然,掌心的玉佩似有轻微的震颤,一段模糊的记忆片段猛地闪进萧策的脑海——那是一个暮春午后。
他跟着父亲走进故友家的庭院,院门推开时,一阵海棠花香扑面而来。
庭院中央的海棠树下,一个穿着粉色襦裙的小女孩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里画海棠花,画得认真又笨拙。
“阿棠,快见过萧伯伯和策哥哥。”故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小女孩抬起头,露出圆圆的脸蛋,眼里闪着好奇的光,手里还攥着半截沾着泥土的树枝。
萧策看着她,忍不住笑了,从怀里掏出一颗糖递过去,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接过糖,小声说了句“谢谢策哥哥”。
这段初遇的片段短暂又清晰,像一帧旧画,在他的脑海里停留了片刻,又渐渐模糊。
3. 残忆里寻君笑貌
初遇的片段褪去后,萧策又试着在记忆里搜寻故友的笑貌。
他想起某个夏夜,故友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里摇着蒲扇,给他们讲边关的故事。
讲到精彩处,便会爽朗地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温和。
他还想起故友教他雕刻海棠纹的场景,握着他的手,在木片上慢慢刻下花瓣,嘴角带着耐心的笑意。
可这些笑貌都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只能看到大致的轮廓,看不清具体的神情。
他越是用力回想,记忆就越模糊,只有故友指尖的温度、说话的语调,还清晰地留在脑海里。
他睁开眼,看着掌心的玉佩,轻声呢喃:“伯父,您当年究竟遭遇了什么?阿棠她……还记得您吗?”
4. 记忆碎片难拼接
萧策将记忆里的片段一一梳理:初遇时的庭院、夏夜的故事、雕刻的木片、还有张老提及的战乱与逃亡……
这些碎片像散落在地上的拼图,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将它们完整拼接。
他不知道故友是何时决定离开家乡的,不知道逃亡途中发生了哪些变故,更不知道苏棠是如何拜师学医,最终在桃花城落脚。
他拿起桌上的玉簪,将它与玉佩放在一起,两件旧物上的海棠纹相互映衬,却无法填补记忆里的空白。
他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明明有这么多线索,可它们之间像隔着一道鸿沟,让他无法看清当年的全貌。
或许,只有苏棠才能解开这些谜团,只有她知道,这些记忆碎片背后,藏着怎样的过往。
5. 触佩又现离别境
就在萧策陷入沉思时,他的指尖再次触到玉佩。
一段新的记忆片段突然闪现——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故友家的庭院里,海棠花被雨水打落了一地。
故友背着一个包袱,牵着苏棠的手,站在院门前,神色凝重地对张老说:
“我带着阿棠先走,你随后赶来,务必保护好自己。”
苏棠紧紧攥着父亲的衣角,眼里含着泪水,却没哭出声。
故友蹲下身,将一枚玉佩塞进她的手里,轻声说:
“阿棠,这是父亲给你的,你要好好保管,等我们安定下来,就再也不分开了。”
说完,他摸了摸苏棠的头,转身走进雨幕,苏棠望着父亲的背影,终于忍不住小声啜泣起来。
这段离别的片段带着刺骨的寒意,让萧策的心脏也跟着抽痛起来。
6. 残片入心扰夜眠
夜深了,客栈里静得只能听到窗外的风声。萧策将玉佩和玉簪小心收好,躺在床上,可脑海里的记忆碎片却迟迟不肯消散:
初遇的温暖、离别的伤感、故友的笑貌、苏棠的泪水……这些片段在他的心里反复回荡,让他辗转难眠。
他想起苏棠在医舍里温柔的模样,想起她用海棠花做药膏时的认真,忽然觉得,苏棠的温柔里。
藏着不为人知的坚韧——她一定是凭着这份坚韧,才熬过了与父亲分离的岁月,才独自在陌生的地方站稳脚跟。
他翻了个身,望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暗暗决定:明天一定要去找苏棠,把这些记忆碎片告诉她,或许。
这些片段能帮她想起更多关于父亲的事,也能让他们一起,拼凑出当年的真相。
(http://www.220book.com/book/853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