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闻簪生疑寻旧径
萧策从张老口中得知苏棠可能是故友之女后,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疑问:
当年故友一家为何会突然离散?张老提及“战乱”,可他总觉得另有隐情。
恰逢边关战事暂歇,他带着海棠玉簪,再次策马前往桃花城——这次不仅是为归还玉簪。
更是想循着故友的旧迹,查清当年离散的真相。
抵达桃花城后,萧策没有先去海棠医舍,而是向村民打听当年山洪爆发的旧址。
“将军说的是七年前那场山洪吧?就在桃林深处,冲毁了不少路呢!”
村民指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那路如今没人走了,不过顺着走,还能看到当年山洪留下的痕迹。”
萧策谢过村民,握紧玉簪,沿着旧径向桃林深处走去,每一步都格外郑重,仿佛在探寻一段被时光掩埋的过往。
2. 重访当年山洪处
旧径两旁的杂草齐腰高,萧策拨开枝叶,艰难地前行。
走了约半个时辰,眼前忽然开阔——一片乱石滩出现在眼前。
滩上的石头棱角被磨得光滑,显然是当年山洪冲刷的痕迹。
不远处的潭水比记忆中更浅,岸边的青石上还留着被洪水浸泡过的深色印记。
这里就是当年山洪暴发的核心区域。萧策站在乱石滩前,望着眼前的景象,脑海里浮现出张老的话:
“当年老主人为护小姐,带着她往桃林方向逃,后来就没了消息。”
他沿着滩边慢慢走,目光扫过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
希望能找到哪怕一丝故友留下的痕迹——或许是一件旧物,或许是一道刻痕,能解开当年的疑团。
3. 乱石堆中觅残迹
萧策蹲在乱石堆前,一块块翻看石头,指尖被粗糙的石面磨得发红,也浑然不觉。
阳光渐渐西斜,滩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他心里不禁有些失落:难道当年的痕迹,真的被山洪冲得一干二净?
就在他准备起身时,眼角忽然瞥见一块半埋在沙里的玉佩——玉佩的一角露在外面,泛着淡淡的白玉光泽,与周围的乱石格格不入。
萧策心里一紧,立刻俯身,用手小心地拨开玉佩周围的沙子。
随着沙子一点点被清理,玉佩的轮廓渐渐清晰,他的心跳也越来越快——这玉佩的材质和形状。
竟与他年少时见过的、故友的海棠玉佩极为相似!
4. 忽见旧佩半埋沙
萧策将玉佩从沙里取出,轻轻拍掉上面的尘土。
玉佩比他记忆中小一些,边缘有一道细微的裂痕,显然是经历过撞击或冲刷。
玉佩的正面,刻着一朵半开的海棠,花瓣上的纹路虽有些模糊。
却依旧能看出是故友独创的“露瓣海棠”样式——与他手中的玉簪纹路如出一辙!
“这一定是故友的玉佩!”萧策握紧玉佩,指尖微微颤抖。
他想起张老说过,故友当年带着女儿逃亡时,随身带着一枚海棠玉佩,说是要传给女儿做念想。
难道这枚玉佩,是当年山洪暴发时,故友不慎遗落的?那故友和他的女儿,当年究竟遭遇了什么?
一个个疑问在他心里冒出来,让他越发迫切地想查清真相。
5. 拾佩拭尘辨刻痕
萧策将玉佩拿到潭水边,轻轻擦拭上面的污渍。
随着水渍褪去,玉佩背面的刻痕渐渐显露——刻着两个细小的字,虽然有些模糊,但仔细辨认,能看出是“苏”和“棠”!
“苏棠?!”萧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这两个字,不正是海棠医舍苏大夫的名字吗?
他再看玉佩正面的海棠纹,又想起玉簪上的雕刻,瞬间明白了:
苏棠不仅是故友的女儿,这枚玉佩,本就是故友为她准备的信物!可苏棠为何从未提及自己的身世?
她是否知道这枚玉佩的存在?萧策握着玉佩,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
也越发确定,苏棠的身上,一定藏着与当年离散相关的秘密。
6. 疑云渐起待查明
夕阳落在潭面上,泛起金色的波光。萧策将玉佩和玉簪放在一起。
看着两件刻着相同海棠纹的旧物,心里的疑团像潮水般涌来:当年山洪暴发,故友究竟是生是死?
苏棠为何会成为医者,独自在桃花城开设医舍?她是否知道父亲的下落,又为何对身世绝口不提?
他收起玉佩和玉簪,转身向海棠医舍的方向走去。
此刻的他,不再仅仅是为了归还玉簪,更是为了查清这些疑团,为了给故友、给苏棠一个交代。
晚风拂过桃林,带来海棠的清香,萧策的脚步坚定而沉稳——他知道,只要找到苏棠,将这枚玉佩交到她手中。
所有的疑云,终将被一一解开;那段被时光掩埋的故人情,也终将重见天日。
作者“星若有琴”推荐阅读《三生三世海棠花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53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