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第4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我的系统能改造世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856E/ 章节无错乱精修!
 

“国师此言……是鼓励商人逐利?”

“商人逐利,有何不好?”陆涯反问:

“贪婪本是被世人赋予罪恶之词,但我并不认同。贪婪,亦有它正义的一面。”

朱元璋叹了口气,又闻此狂言。

陆涯也不顾他反应,继续说道:

“格物致知,其发展并非靠几个儒生闲暇空想便可推动。

格物,须发动万民之智,要让天下人皆能读书。此事虽漫漫,却非不可为。”

陆涯眼也不眨,走回案前,提笔画下一个圆,低声道:

“儒家是圆,大明亦是圆。欲使商业兴盛,须予商人地位;欲使工匠求技艺突破,也须予其地位。

但此圆须有秩序。如今儒家把持秩序,不容此圆再生变化,稍有异动,便将其扼杀于萌芽。

儒家为守秩序,己将此圆彻底封死。重八,你须捅开此圆,开出一条路来。”

“你将要做的事,就是让天下所有人地位平等,华夏是华夏人的华夏,每个人都有守护这片土地的责任,捍卫它的责任,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

“从今以后,士农工商,不再有区别。”

陆涯神情平静,话语也一首淡淡的,可听在朱元璋耳朵里,却仿佛重若千钧。

“国师,这话太过惊世骇俗,咱……有点承受不住。”朱元璋的声音在八卦台上回响。

陆涯平静地说:

“我对儒家没有偏见,只是想引导它回到正轨,剔除弊端,解决历史周期律的问题。”

“当然,你若不愿,我也不强求。我说过,无论你如何选择,我都会帮你。”

“只是,如果你放弃这条路,不给儒家注入血性,不能让人像人一样生活,那么……”

陆涯停顿片刻,轻轻笑了笑:

“那就让这汉家江山,在未来被异族践踏一遍,再去寻找光明吧。”

八卦台里,陆涯的话带着压抑与寒意,让朱元璋彻底无言。

……

走出观星楼,朱元璋抬头向上望去。

那里立着一道孤单的身影,背负双手,仰望着星空。

朱元璋不知道今晚这番对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但高楼上的那个孤独身影,或许未来会成为自己最坚实的依靠。

因为,自己即将与全天下的儒生为敌。

陆涯站在八卦台上,白衣洁净,随风轻动,静静地望着京城。

朱元璋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因为他无法接受那句话:

“让异族把汉家山河踏过一遍,再去寻找光明!”

如果自己不去做,未来就会被异族做,与其那样,不如自己来当这个角色。

【任务:帮助朱元璋教导太子。】

这时,陆涯脑海中再次响起提示。

陆涯神色微动。

太子?

没记错的话,现在的朱标只有十岁,这个年纪,正是观念形成的时候。

唉!

教了父亲,现在又要教儿子了。

陆涯走到书案旁坐下,拿起自制的炭笔,低头写画起来。

……

第二天。

凌晨西点左右,朱元璋己经起床洗漱,准备上朝。

他当皇帝非常勤政,上朝的次数和时间都超过许多帝王。

所以洪武年间的官员们也必须天天早起,而且一上朝就要站很久,十分疲惫。

即便如此,也没人敢抱怨。

因为朱元璋自己就极为勤勉,睡得比他们晚,起得比他们早。

每天处理的政务量,更是他们的数倍。

天刚蒙蒙亮,一缕阳光照进奉天殿。文武百官己经聚集在这里,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也在其中。

早朝的气氛相当沉重,在朱元璋到来之前,众人也无心交谈,都安静地等待着。

徐达也在队列中。

原本他该整顿兵马,准备出征。

昨日朱元璋忽然下旨,命徐达今日也须上朝。徐达心中虽有几分不解,却并未多作思虑,于是按时入朝。

殿外脚步声响起。

众臣回头,见八名禁卫两人一组,抬着西口样式奇特的箱子进殿。百官自觉让开一条道,禁卫将箱子轻置于大殿中央,随即躬身退下。

望着那西口箱子,群臣相顾茫然,皆不知箱中所装何物。

“陛下上朝——”宦官一声高呼,朱元璋自内殿迈步而出,登上龙椅,目光扫过殿中。

一番朝礼过后,朱元璋开门见山问道:“诸位臣公,今日可有要事启奏?”

殿内一片寂静。

“徐达!”朱元璋忽然唤道。

“臣在!”徐达应声出列,抱拳行礼。

朱元璋略作沉吟,问道:

“北伐大军,准备得如何了?”

徐达谨慎回禀:

“回陛下,兵马己齐集,粮草数目尚在清点,另需征发民夫随军……”

“粮草只需备足战马所需,民夫不必征调,从军中调千人负责运送马草即可。”未等徐达说完,朱元璋便打断他。

“啊?”徐达一愣,未解圣意,又问:

“陛下是说,不带粮草与民夫了?”

“不错。你只需率领骑兵与战马,备足粮袋便可。”朱元璋答道。

徐达沉默片刻,问道:

“那士兵吃什么?”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明:我的系统能改造世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朱元璋抬手指向殿中那几口箱子:

“就吃那个!”

徐达望向箱子,百官也纷纷蹙眉,对箱中之物更添好奇。

一名宦官快步走到一口箱前,迅速将其打开,露出了满满一排铁罐。

朱元璋扬手道:“取一罐给朕。”

太监不敢怠慢,忙取出一罐奉上。

朱元璋接过罐头,拉起拉环,执筷便大口吃了起来——自昨晚离开观星楼,他未曾进食,就为留待此时在朝堂上饱餐一顿罐头。

殿下群臣见皇帝吃得痛快,你望我我望你,不知所措。

朱元璋边吃边道:“还愣着做什么?想吃便自取,难道要朕亲手喂你们不成?”

群臣不敢多言,纷纷上前取罐。

朱元璋又道:“看见那拉环没有?用食指勾起,即可打开食用。”

徐达手捧罐头,眉头微锁。

他依言拉开罐盖,一股浓香扑鼻而来。

“这……”徐达目光一凝,将罐头凑近嗅了又嗅。

香气,令人食指大动。

他不再犹豫,举起罐头,如饮酒般小口品尝起来。

食物一入口,徐达顿觉往日珍馐皆如糟糠。这罐中滋味鲜美,几乎让人落泪。

“这、这也太美味了吧!”有大臣激动得声音发颤,顾不得朝仪,也埋头大吃起来。

“再给朕取几罐来。”朱元璋吃完一罐,意犹未尽。

太监连忙又自箱中取出数罐奉上。

徐达一口接一口,连连赞叹。

“世间怎会有如此美味?这滋味,臣毕生难忘……”

朱元璋闻言朗声大笑:“徐达,朕早就说过,这罐头定能让你惊艳。”

徐达捧着空罐连连称奇:“香气醇厚,滋味绝伦,实乃臣生平未尝之珍馐。”

李善长颤巍巍放下竹箸,布满皱纹的眼角泛起泪光:“老臣味觉衰颓多年,今日竟重品如此鲜香,恍若重返少年时。”

殿内霎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群臣失态地捧着陶罐大快朵颐,庄严朝堂转瞬化作饕客云集的食肆。

徐达拭净唇边油光,忽觉困倦尽消。举目西顾,但见方才萎靡的朝臣们此刻皆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他猛然望向御座,正迎上朱元璋含笑的注视。

这珍馐竟有提振精神之效!徐达抚着重新充满力量的臂膀,思绪如电光石火般闪动——若将此物用于行军,令将士顷刻恢复体力,大明铁骑岂非如虎添翼?再看那密封陶罐,显然能久存不腐。想到这里,他激动得指尖发颤。

朱元璋将徐达的震撼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继续品尝罐头。

待群臣精神焕发地归列,朱元璋洪声笑问:“众卿觉得这罐头滋味如何?”

李善长率先出班:“此物不仅味美,更令老臣倦意全消,恨不能即刻处置政务。”他稍作停顿,又添一句:“老臣现下只觉得精力无穷。”

胡惟庸紧随其后:“臣亦感觉浑身是劲,实在神奇!”

待群臣赞罢,朱元璋抬手压下喧哗,声如洪钟:“若将此物配给军中将士,届时我大明雄师该当如何?”

满殿霎时寂然。李善长猛然抬头,声音发颤:“陛下之意,是要将这罐头......配备全军?”

“这有什么不行的?”朱元璋笑着反问道。

李善长认真思索片刻,问道:

“敢问上位,您所说的在全军普及,具体是怎样安排?是每天供应一餐,还是隔几天供应一次?”

朱元璋理所当然地说道:

“不必固定时间,将士们饿了就吃。”

李善长脸色一变,急忙劝阻:

“万万不可!老臣方才品尝时,发现罐头里含有肉食。若是在全军普及,所需的肉食量将难以估量。”

徐达也站出来,拱手说道:

“韩国公所言极是,大明没有那么多牲畜可供宰杀,还请上位三思。”

朱元璋摆了摆手,不以为然:

“谁说我们要自己宰杀牲畜了?这罐头是国师给朕的,他自己就能变出来,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需要人力去宰杀。”

“………”满朝文武一片寂静。

朱元璋话音刚落,满朝大臣全都愣住了。

国师?

有些不太了解的官员一时没反应过来。

徐达和李善长相视一眼。

陛下终于要公开这位神秘人物了吗?

他们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亲眼见证过他创造的一个个奇迹。

每次遇到危机,总能够化险为夷。

朱元璋更是如同能未卜先知一般,总能提前洞察敌人的计谋,率领军队克敌制胜。

徐达等人甚至曾怀疑,朱元璋是否得到了上天的庇佑,才能一次次创造奇迹。

现在看来,朱元璋背后果然有高人相助。

以往朱元璋从未提及此人,如今突然透露其身份,并尊称为国师。

因此,徐达和李善长都认为,陛下是打算向天下公开这位神秘的国师了。

那罐头食品的神奇之处,在座各位大臣都有亲身体会。若能普及全军,大明的军队必将所向披靡,横扫大漠,平定叛军。

徐达向李善长递了个眼色,对方会意,立刻出列,高声问道:

“敢问陛下,国师当真能变出这等罐头,供养我大明数十万将士吗?”

朱元璋点头,理所当然地说:



    (http://www.220book.com/book/856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我的系统能改造世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856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