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茅草屋顶的破洞,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苏宸被窗外的鸡叫声唤醒,起身时发现地上的盆罐里还盛着昨夜漏的雨水,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
他简单洗漱后,将那几张记录青苗法弊端的纸仔细折好放进布包,又揣上几文钱,打算先去集市摆摊,顺便找王阿婆问问是否被强迫贷过青苗钱。
刚走到巷口,就见王阿婆挎着竹篮往回走,篮子里装着几颗新鲜的青菜。
“苏秀才,起这么早啊?”王阿婆笑着打招呼,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透着几分慈祥。
“阿婆早,我正要去集市摆摊。”
苏宸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阿婆,前阵子官府推行青苗法,里正有没有来找过您,让您贷款?”
王阿婆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叹了口气:“找过啊!里正说我孤身一人,贷款能过日子,可我一个老太婆,无儿无女,贷了钱怎么还?我没答应,他就说我‘违抗新法’,还威胁要收回官府给的救济粮。后来还是隔壁张大叔帮我求情,他才没再逼我。”
苏宸心里一沉,果然连孤寡老人都没能幸免。
他又问:“那其他孤寡老人呢?他们有没有被强迫贷款?”
“有啊!西边巷的李阿公,都七十多岁了,被里正逼着贷了一贯钱,现在天天愁得睡不着觉,怕还不上钱被抓去坐牢。”
王阿婆的声音有些哽咽,“这新法到底是好是坏啊?怎么净欺负我们这些穷苦人!”
苏宸安慰了王阿婆几句,心里却更不是滋味——这些孤寡老人本就生活艰难,却还要被官吏逼迫贷款,简首是雪上加霜。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些案例补充到记录里,让李定在上报时能更全面地反映问题。
来到集市,苏宸刚把摊位摆好,就有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中年汉子匆匆走来。
汉子约莫西十岁左右,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农户。
他手里攥着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脸上满是愁容,见到苏宸,像是见到了救星,连忙上前:“小哥,你这能代写书信不?我要给在外地当兵的儿子写封信。”
“当然可以,大哥请坐。”苏宸连忙招呼他坐下,又递过一杯水,“你想给儿子说些什么?”
汉子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才缓缓开口:“我想告诉他,家里都好,让他在军营里安心当兵,别惦记家里。”
他顿了顿,眼神有些躲闪,似乎有话没说。
苏宸看出他有心事,耐心引导:“大哥,是不是还有别的话想跟儿子说?比如爹娘的身体,或者家里的庄稼?跟儿子不用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他看了才放心。”
汉子沉默了片刻,眼眶渐渐红了:“其实……家里不好。前阵子官府推行青苗法,里正硬逼着我贷了一贯钱,说不贷就是违抗新法。可那钱刚拿到手,里正就说要收‘手续费’,扣了两百文,剩下的八百文,我买了种子和肥料,就没剩多少了。昨天,里正又来催还款,说半年后要还一贯五百文,要是还不上,就把家里的耕牛牵走……”
说到这里,汉子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我儿子在军营里本就辛苦,我不想让他担心,可我又怕……怕真的还不上钱,连耕牛都没了,以后日子可怎么过啊!”
苏宸心里一阵刺痛,他递过一块布巾,轻声安慰:“大哥,你别急,先把信写好,跟儿子报个平安。至于贷款的事,或许还有办法。”
汉子接过布巾,擦了擦眼泪,点点头:“好,我听你的。你帮我写写,就说爹娘身体都好,庄稼长得也不错,让他在那边好好当兵,别牵挂家里。对了,再跟他说,我给他做的布鞋,等秋收后就给他寄过去。”
苏宸拿起笔,一边听汉子絮叨,一边快速在纸上记录。
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朴实的白话,把汉子的思念和牵挂一一写进信里。
写到“布鞋”时,他特意加重了笔墨——他知道,那一双双布鞋里,藏着父母对孩子最深的疼爱。
写完后,苏宸又逐字逐句念给汉子听。汉子听得频频点头,听到“爹娘身体都好”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听到“布鞋”时,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对!就是这话!俺儿子从小就穿我做的布鞋,说穿着舒服。”
几许青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念完信,苏宸却没有立刻把信递给他,而是问道:“大哥,你贷的那一贯钱,里正说要还一贯五百文,你知道官方规定的利息是多少吗?”
汉子愣了一下,摇摇头:“不知道啊!里正只说这是官府定的利息,必须还。”
“官方规定的利息是二分,也就是贷一贯钱,半年后只需还一贯二百文。”
苏宸语气坚定,“里正加收的三百文,属于违规收费,你可以拒绝支付。”
汉子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置信:“真的?那里正说的是假的?我还以为这是官府定的规矩,不敢不还。”
“是真的。”苏宸从布包里取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他整理的青苗法条款,“你看,这是官方公布的青苗法细则,上面明确写着利息不得超过二分。里正加收利息,是在欺负你不识字,不懂法规。”
汉子接过纸,虽然不识字,却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那我该怎么办?里正要是逼我还那么多钱,我该找谁评理?”
“你可以去县衙申诉,找主簿大人李定。”
苏宸耐心解释,“李大人正在核查青苗法的执行情况,你只要把里正违规收费的事告诉他,他一定会为你做主。”
汉子激动得站起身,双手抱拳,对着苏宸深深鞠了一躬:“小哥,太谢谢你了!你不仅帮我写了信,还救了我一家!要是没有你,我还被蒙在鼓里,说不定真的要把耕牛卖了还款。”
“大哥不用客气,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苏宸连忙扶起他,“你赶紧去县衙申诉吧,早一天申诉,就能早一天解决问题。”
汉子点点头,又从怀里摸出三文钱,递到苏宸手里:“小哥,这钱你拿着,不仅是代写书信的酬劳,也是我的一点心意。要是以后有需要,你尽管找我,我叫张老栓,家就在城郊张家庄。”
苏宸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钱:“张大哥,那我就不客气了。你去县衙时,要是遇到什么困难,随时来集市找我。”
张老栓拿着信和青苗法细则,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苏宸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没想到,自己只是随手帮人写了封信,竟能帮对方解决这么大的难题。
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就算只是个秀才,就算人微言轻,只要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就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的一上午,摊位前的客人络绎不绝。有来代写书信的,有来算账目,还有人专门来问青苗法的条款——都是张老栓回去后,跟乡亲们说了苏宸的事,大家都想来问问自己的贷款是否合规。
苏宸一一耐心解答,还把青苗法的细则抄了好几份,免费发给大家。
临近正午时,卖针线的张婶凑过来,笑着说:“小哥,你可真是个好人!刚才张老栓来跟我道谢,说你帮他识破了里正的诡计,还让他去县衙申诉。现在集市上的人都在夸你呢!”
苏宸笑了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能帮到大家就好。”
张婶又压低声音说:“不过你可得小心点,王元宝昨天在粮铺里说,你坏了他的好事,还帮农户跟里正作对,他不会放过你的。你一个人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
苏宸心里一凛,他知道王元宝是钱塘县的大户,跟官府里的人也有勾结,得罪了他,说不定会有麻烦。
但他并没有退缩——为了百姓,就算遇到再多困难,他也不会放弃。
正午的阳光越来越烈,苏宸收拾好摊位,打算先回家吃点东西,下午再去书店买科举参考书。
他刚走到集市门口,就见张老栓匆匆跑来,脸上满是喜色:“小哥,我申诉成功了!李大人听了我的话,立刻派人去核查,证实了里正违规收费,不仅让里正把扣我的两百文还回来,还说以后不会再逼我还那么多利息了!”
苏宸也替他高兴:“太好了!张大哥,这都是你应得的。”
“这都多亏了你啊!”张老栓激动地说,“我己经跟乡亲们说了,以后大家遇到青苗法的问题,都来找你咨询。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们也一定会帮你!”
苏宸望着张老栓真诚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不仅帮到了张老栓,还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这或许就是他在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收获。
(http://www.220book.com/book/85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