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出租车里诡异又沉默的同车之后,凌岳这个人,就像一颗投入南江深水区的石子,在苏晚晴的生活里惊起过短暂而混乱的涟漪后,便迅速沉入水底,再无波澜可见。
起初,苏晚晴甚至有些神经质地留意过手机,或是下意识地在某些政府举办的活动场合逡巡目光,潜意识里似乎防备着他再次毫无征兆地出现,用那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方式搅乱她的节奏。
但什么都没有。
日子像南江河入了平缓的流域,平稳而持续地向前流淌。她的工作室“晴空设计”逐渐在南江本地的文创圈里崭露头角。凭借为市图书馆做的文创系列和两次小而精的艺术展视觉设计,她拿到了一个颇具分量的本地设计奖项,口碑悄然建立。她运营的“晚风漫游”账号粉丝量突破了十万门槛,开始有一些知名品牌主动寻求合作,推广费用也水涨船高。
项目变得更多元,也更复杂。从最初的艺术市集视觉,到为本土独立酒店做品牌全案设计,再到竞标一个大型文旅景区的导视系统,她忙得像个陀螺,会议、踩点、画图、沟通连轴转,常常在工作室的沙发上凑合过夜。身体是疲惫的,但看着 ideas 落地成型,获得认可,那种成就感让她眼里始终有光。
她偶尔会因为项目审批、活动备案或者申请某些政策性补贴的原因,不得不去区文旅局。她总是刻意绕过那个熟悉的科室,尽可能地将对接工作交给助理小雨。小雨年轻活泼,嘴又甜,几次下来倒是和窗口的工作人员混了个脸熟。
有一次小雨从局里回来,一边整理着回执一边随口嘀咕:“晴姐,今天好像看到那个之前帮我们看材料的凌老师了,哎也不对,就一个背影,有点像,又急匆匆走了……不过话说回来,好像真的好久没见着他坐窗口了耶?那么帅一张脸,要是调走了还挺可惜的……”
苏晚晴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调整色值,闻言,握着数位笔的手指几不可查地紧了一下,视线却并未移动,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人事变动,语气平静无波:“可能调岗或者出差了吧。材料没问题吧?”
“没问题啦,都搞定了!”小雨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
苏晚晴点点头,不再说话,继续专注于眼前的线条与色彩,仿佛刚才那瞬间细微的心绪波动从未发生。她一点也不想打听他的去向,更不愿费神去探究他那深不见底、充满算计的世界。他彻底消失,对她而言,是求之不得的清静。
然而,有些消息总会通过意想不到的缝隙钻进来。
不久后,她受邀参加一个由市文旅局牵头举办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到场的除了像她这样的文化企业代表,还有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会议冗长,各种宏观政策和产业分析轮番上阵。
会后是自助交流时间,大家端着饮料三三两两寒暄。一位相熟的、在市宣传部下属媒体工作的老师——李姐,笑着朝苏晚晴走过来。
“晚晴,刚才听你发言,思路很清晰嘛,你们年轻人现在真是了不得。”李姐夸赞道。
“李姐您过奖了,我就是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瞎说了几句。”苏晚晴谦虚地笑笑。
“哎,你这可不是瞎说。”李姐摆摆手,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压低了点声音,“说起年轻人了不得,我前两天听组织部的一个朋友闲聊,提起个事儿,倒让我想起你也是京大毕业的。”
苏晚晴心头莫名一跳,面上依旧保持微笑,等着她的下文。
“说你们南江籍的一个京大高材生,叫什么……凌岳?对,是这个名字。还是伦敦政经的博士,厉害吧?”李姐语气带着赞叹,“听说家里背景也挺硬的,好像是恒业集团的?真是想不通,这种条件,放弃了国外投行的高薪和回去继承家业,居然一根筋地跑回咱们南江,从最基层的公务员干起。”
苏晚晴端起杯子抿了口果汁,掩饰着瞬间加速的心跳。
李姐没留意她的异样,继续感慨:“不过这小伙子看来是真想做事,也沉得住气。听说在区里干得不错,处理了几件棘手的群众投诉,写的研究报告也受到了上面赏识。这不,最近被列入什么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名单,给派到云水县最偏远的什么乡……对,青峦乡,去驻村锻炼了,挂职副乡长。这可是实打实的镀金……哦不,是锻炼!回来肯定不一样了。”
云水县?青峦乡?苏晚晴对南江的区县还算熟悉,知道那是全市经济垫底、交通极其不便的山区县,所谓的锻炼,条件必然十分艰苦。
驻村?挂职?
她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恰到好处地遮住了眼底翻涌的复杂情绪。原来……不是沉寂,而是换了一条更艰苦、更迂回、却也可能是更接近他核心目标的跑道。基层经历,对于有志于此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扎实的镀金和资本积累。他果然,每一步都走得极具目的性,清醒、决绝,且耐得住寂寞。
她抬起头,脸上己经恢复了得体的笑容,巧妙地避开了关于凌岳的具体话题,将焦点引向了对方:“是啊,京大出来的优秀人才是很多,大家都各自有追求。李姐您才厉害,这次市里的宣传方案做得太漂亮了,我刚才还想跟您取取经呢……”
话题被顺利带偏,李姐很快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工作。苏晚晴配合地听着,不时点头应和,但心里那潭试图保持平静的死水,终究还是被这无意落下的石子,搅动起层层叠叠、难以言喻的波纹。那是一种混合着诧异、了然、以及更深层次疏离感的复杂情绪。
……
时间倏忽而过,平静无波,转眼苏晚晴己经二十七岁。
工作室发展势头不错,她在南江的文创和旅游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收入水涨船高。她甚至在父母家附近一个环境不错的新小区,买了套属于自己的顶楼,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得温馨又富有艺术感。不过大多数时间,她还是赖在父母家里蹭吃蹭喝,美其名曰“空巢老人需要陪伴”,实则贪恋母亲手艺和家里的烟火气。
瑞丰商贸的业务在父亲苏明远的打理下稳步发展,代理的几个进口品牌销量不错,但他似乎也更加忙碌,应酬繁多,常常深夜晚归。母亲赵雅娟前年从事业单位退休后,闲不下来,和几个老姐妹搞了个插花茶艺班,偶尔还短途旅游,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只是时常念叨女儿的个人问题。
表面上看,一切都很好,和美安稳,正是俗世中最令人羡慕的那种家庭图景。
唯一的“甜蜜烦恼”,就是随着年纪增长,愈发频繁被提及的婚恋问题,几乎成了每次家庭聚餐的固定议程。
这个周末,苏晚晴好不容易推掉了一个项目碰头会,决心给自己彻底放一天假,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趿拉着拖鞋下楼时,母亲正系着围裙,在开放式厨房里指挥着保姆阿姨准备丰盛的午餐,砂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香气西溢。父亲则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戴着金丝眼镜,专注地看着平板电脑上的财经新闻。
“哟,咱们家大忙人终于舍得从工作室回来,还睡到自然醒啦?”赵雅娟看见她,嗔怪地瞪了一眼,手里还拿着锅铲,“你看看你,眼圈都是黑的,昨天又熬到几点?整天忙得不见人影,钱是赚不完的,身体还要不要了?最关键的是,个人问题一点不上心!”
又来了。苏晚晴头皮一麻,蹭进厨房,从后面抱住母亲,把下巴搁在妈妈肩膀上撒娇:“妈——我亲爱的赵女士,您看我这不是积极响应您的号召,回来享受家庭温暖了嘛!你看你女儿现在多能干,都能给您换辆更好的车了,还要什么男朋友啊?男朋友能比我贴心吗?”
“少给我灌迷魂汤!”赵雅娟放下锅铲,转过身,表情认真了些,伸手理了理女儿睡翘的头发,“晚晴,妈不是催你随便找个人嫁了。但你看看你,转眼就二十七了,连个稳定发展的男朋友都没有。之前那个沈追,我看着条件挺不错的,职业好,家里知根知底,人也稳重,你怎么就说分就分了?现在倒好,连个苗头都看不到。女人啊,事业重要,家庭也重要,得抓紧黄金时期……”
苏明远在客厅里听着,也关小了平板的音量,加入了话题,语气比赵雅娟更理性些:“晚晴,爸爸也不是老古板,非要你马上结婚。但你妈妈说得有道理,遇到合适的,该考虑起来了。感情也需要时间培养。要不要爸爸托商会里的朋友留意一下?有不少青年才俊,企业家的孩子也好,自己创业的也好,条件都相当不错。”
苏晚晴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双手合十作求饶状:“爸,妈!你们饶了我吧!我现在真的忙得脚打后脑勺,好几个项目同时推进,实在没心思想这些。感情的事看缘分,强求不来的,对不对?我现在觉得状态挺好的。”
“缘分缘分,缘分天上掉下来也得你出门去接啊!你整天不是窝在工作室就是对电脑手机,能碰到什么缘分?难道指望客户跟你看对眼吗?”赵雅娟没好气地点了点她的额头。
“哎呀,知道啦知道啦!我努力,我尽力好不好?下次有联谊活动我第一个报名!”苏晚晴赶紧拿出百试不爽的敷衍大法,试图转移话题,“今天吃什么呀?太香了!是阿姨炖了山药排骨汤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午餐很快准备好,异常丰盛,显然是因为她在家,母亲特意吩咐多加了好几个她爱吃的菜:油焖大虾、糖醋排骨、清蒸鲈鱼,还有那锅奶白色的山药排骨汤。
一家人围坐在明亮的餐厅餐桌旁,气氛看似温馨和睦。
赵雅娟不停地给苏晚晴夹菜:“多吃点这个虾,补脑。看你最近又瘦了,工作再忙也要按时吃饭,不然胃要搞坏了。”
“知道啦妈,你自己也吃,别光顾着我。”苏晚晴心里暖融融的,笑着给母亲也夹了块鱼肉。
苏明远喝了口汤,看似随意地问道:“晚晴,最近工作室怎么样?上次听你说在竞标新区那个湿地公园的文旅标识项目?有把握吗?”
“嗯,还在最后冲刺阶段,竞争挺激烈的,有两家省城的设计公司也参与了。”苏晚晴谈起工作,眼睛微微发亮,“不过我们的方案侧重本土文化元素挖掘,应该有点优势,下周终轮汇报才知道结果。”
“不错,有挑战是好事。需要什么资源,或者遇到什么难题,跟爸爸说,别自己硬扛。”苏明远点点头,表示支持。他对女儿自立门户搞创意设计一首是鼓励态度,这让苏晚晴很是感激。
席间,苏明远放在手边的手机屏幕亮了好几次。他起初只是随意瞥一眼,并未理会。但后来有一次,屏幕亮起时,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快速拿起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了几下,似乎是在回复消息,嘴角还牵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甚至可以说是宠溺的笑意。
那笑容,不同于他平时谈生意时的精明爽朗,也不同于和家人相处时的随意慈爱,带着一点……莫名的专注、柔和,甚至是一丝小心翼翼的意味。
苏晚晴正低头专心剥着一只大虾,没有留意到父亲这细微的变化。
但坐在对面的赵雅娟,夹菜的动作却微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眼神飞快地掠过丈夫那张带着异常笑容的侧脸和那只被他迅速回复后又小心放下的手机,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饭,只是脸上的笑容似乎淡了些许,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阴霾和疑虑。
这个小插曲快得像幻觉,很快被餐桌上其他的话题掩盖过去。
苏明远放下手机,又恢复了那个关心女儿事业的慈父模样,甚至难得地和她讨论起新媒体对传统商贸行业的冲击,提醒她工作室虽然小,但税务规划一定要规范,免得日后麻烦。
午餐在看似和乐融融的氛围中继续。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将餐桌上的杯盘碗碟照得闪闪发光,美食的香气和家人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一切都勾勒出一幅理想中的、温暖美满的家庭图景。
除了那永不缺席的、关于婚恋的催促。
以及,父亲手机上,那偶尔亮起、又被迅速遮掩的,来自未知联系人的消息提示光,和母亲眼底那一闪而过的、被精心掩饰下的落寞。
苏晚晴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和家庭的温暖,心里盘算着下午是去工作室修改湿地公园方案的汇报PPT,还是干脆彻底放松追追剧,对父母之间那细微到几乎不存在的、悄然变化的电流,毫无察觉。
她只是觉得,生活虽然忙碌,有些小烦恼,但总体而言,正朝着她期望的方向稳步前进,充实、自由、且充满希望。
她并不知道,有些暗流,早己在平静祥和的表面之下,悄然滋生、涌动。而父亲那偶尔的心不在焉和母亲细微的失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意外吹向她辛苦经营的事业和生活的第一缕风暴前的微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8CH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