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科学答案揭晓+小鲤鱼的“导航秘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山海秘境大挑战:葫芦娃,葫芦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8D7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山海秘境大挑战:葫芦娃,葫芦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山海秘境大挑战:葫芦娃,葫芦娃最新章节随便看!

“快来看呀!这根芦苇杆比我上次找的粗多啦!”

大娃扛着一根绿油油的芦苇杆,迈着大步往这边跑,杆儿上还带着几片没来得及摘的小叶子,“哗啦啦”扫过他的胳膊,痒得他首咧嘴。三娃赶紧迎上去,双手接过芦苇杆,像摸宝贝似的摸了摸杆儿的外皮——又光又滑,还带着点的水汽,一看就是刚从芦苇荡里摘的新鲜杆儿。

“嗯,这根确实结实!”三娃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扁扁的小石子(是他早上特意捡的,磨得圆圆的,怕刮手),“我用石子把杆儿的一头磨尖点,这样更容易对准管道的小洞,还不会戳坏管子。”他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磨着芦苇杆,石子“沙沙”蹭过杆儿,落下细细的绿渣,像撒了一把小绿豆。

五娃蹲在水边,正忙着练“控水术”——他双手合十,掌心慢慢聚起一个小小的冷水球,水球晶莹剔透,里面还映着天上的云彩。他把水球往上抛了抛,又稳稳接住,笑得露出小虎牙:“你们放心!等会儿装热水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要是有热水溅出来,我‘唰’地一下扔出冷水球,保证把热水浇得凉凉的,不烫到大家!”

西娃也没闲着,他坐在石头上,手里托着一小簇嫩的火苗——火苗只有小拇指盖那么大,像一颗小小的粉色糖果,在他手心里轻轻跳动。他时不时对着火苗吹口气,火苗就会轻轻晃一下,却一点都不灭:“我也准备好啦!要是芦苇杆不小心断了,我就用小火苗把断口烤一烤,让杆儿的纤维粘在一起,不让热水漏出来!”

七娃抱着他的金黄色宝葫芦,站在最前面,小脸蛋绷得紧紧的,像要参加什么重要的比赛。他时不时把葫芦举到耳边,听里面“空空”的声音,又赶紧抱回怀里,小声跟葫芦说话:“葫芦宝宝,等会儿就靠你啦!你要多装点热水,帮灵鱼宝宝们找到家哦!”

博士看着大家忙得像一群团团转的小蜜蜂,突然拍了拍手,声音像小铃铛一样清脆:“小朋友们,先停一停!还记得我们之前的‘小谜题’吗?——水藻为什么只缠热的、亮的东西?现在刚好有空,博士来揭晓答案啦!”

这话像一块小磁铁,一下子把大家都吸了过来。七娃跑得最快,小短腿“哒哒哒”迈着,差点撞到博士身上:“博士博士!快说快说!是不是水藻喜欢跟亮闪闪的东西玩呀?就像我喜欢我的手环一样!”

博士笑着蹲下来,从背包里掏出一片水藻叶子——是上次大娃被水藻缠时,不小心扯下来的一片,还带着点淡淡的绿色,边缘有点卷卷的。他又掏出一个小小的放大镜(是专门给小朋友们准备的,镜片上画着小葫芦图案),把水藻叶子放在石头上,让大家轮流用放大镜看:“你们仔细看,水藻叶子上有好多细细的、白白的小绒毛,像不像无数个小小的‘小触角’?”

大家轮流凑过去看。大娃第一个看,他把放大镜举得高高的,差点把叶子照得发烫:“哇!真的有小绒毛!细细的,像爷爷的白胡子!”六娃也凑过去看,还忍不住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小绒毛:“软软的!像小棉花一样!”

“这些‘小触角’就是水藻的‘小鼻子’和‘小眼睛’哦!”博士指着放大镜里的绒毛,耐心地解释,“它们特别喜欢‘找温暖’——热水会让水藻长得更快、更绿,就像你们喝了牛奶会长高一样,所以‘小触角’一碰到热的东西,就会赶紧缠上去,想多‘喝’点温暖;还有亮闪闪的东西,比如六娃的手环,‘小触角’会以为是阳光,阳光也是水藻的‘好朋友’,能帮它长大,所以也会缠上去!”

“原来是这样!”大娃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的样子,“难怪我上次掰水藻的时候,越掰缠得越紧!我手是热的,水藻的‘小触角’以为我是‘温暖小太阳’,就使劲缠我,想多吸收点热量!”

六娃也想起了上次的事,忍不住笑了:“对呀对呀!我上次戴着手环隐身进去,水藻都往手环上缠,像小虫子追着灯光跑一样!原来它们把我的手环当阳光啦!”

博士点点头,又补充道:“而且呀,热水会让水藻长得更快、更密。管道漏出来的热水,让周围的水藻长得特别快,所以大娃才会觉得‘越掰越紧’——不是水藻故意‘欺负’人,是它们在努力‘长大’呢!”

七娃听得眼睛都亮了,他轻轻摸了摸那片水藻叶子,小声说:“水藻好可爱呀,不是坏东西,就是想长得高高的、绿绿的。”

“说得真好!”博士摸了摸七娃的头,“很多我们觉得‘麻烦’的东西,其实都有自己的小理由。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弄明白,就能和它们做朋友啦!”

(跳笔1:从“紧张准备装热水”的忙碌场景,一下子切换到“博士带大家看水藻、揭谜题”的趣味小课堂,节奏放缓,满是孩子能懂的小知识点,还穿插着大家的小互动,一点都不枯燥)

就在大家围着水藻叶子叽叽喳喳讨论的时候,趴在七娃怀里的小鲤鱼突然轻轻动了动。它的尾巴扫过七娃的手,像一片小小的羽毛蹭过,痒痒的。七娃赶紧低头看:“小鲤鱼,你怎么啦?是不是不舒服呀?”

小鲤鱼眨了眨圆圆的眼睛,眼睛里映着阳光,像两颗亮晶晶的小水珠。它轻轻张开嘴,声音小小的,像风吹过细细的芦苇:“我……我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是关于我们灵鱼为什么会迷路的秘密。”

大家一下子都安静下来,连风吹荷叶的“沙沙”声都好像变小了。五娃赶紧凑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小鲤鱼,你快说!是不是因为热水太烫,你们不敢出来呀?”

小鲤鱼轻轻摇了摇尾巴,继续说:“不只是因为热水……我们灵鱼认路,靠的是‘两样最好的好朋友’。第一样是‘水温’——我们的家在云梦泽的浅水区,那里的水是‘凉凉的、不冰也不烫’的,就像春天早上刚从井里打出来的水,摸起来特别舒服。我们从小就记住了:‘凉一点的水’就是回家的方向,‘烫的水’是危险的,要躲开;‘冰的水’也是危险的,会冻到我们的鳞片。”

它顿了顿,尾巴轻轻拍了拍七娃的手,像是在回忆:“以前天热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会游到深水区找凉水;天冷的时候,就游到浅水区晒太阳——我们从来不会迷路,因为我们能‘摸’到水温的变化。”

“那第二样好朋友是什么呀?”二娃赶紧问,他的耳朵都竖起来了,听得特别认真,连眉头都不皱了。

“第二样是‘浪声’。”小鲤鱼的声音更轻了,像在说悄悄话,“我们家旁边有一片小小的石头滩,浪头冲到石头上,会发出‘咚咚、咚咚’的声音,像小鼓在轻轻敲。我们灵鱼的耳朵特别灵,能听出这个声音和别的浪声不一样——就像你们能听出自己家的门铃声,和别人家的不一样一样。只要听到‘咚咚’的浪声,我们就知道:‘呀,到家啦!’”

“原来是这样!”五娃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的样子,他还想起了上次和灵鱼玩的事,“我上次在浅水区摸鱼,有一条小灵鱼啄我的手指头,当时水凉凉的,特别舒服!现在管道漏出来的热水,把周围的水都弄烫了,你们以为‘烫水的方向’是危险的,就往反方向躲,结果躲进了水藻丛里,是不是?”

小鲤鱼用力点点头,眼睛里好像有点湿湿的:“对!热水把我们的‘水温朋友’弄乱了,我们找不到‘凉水的方向’,只能往水藻丛里躲。而且……而且热水流进水里,发出‘哗哗’的声音,把‘咚咚’的浪声盖住了,我们听不到家的‘门铃声’,就更找不到路了……”

说着,小鲤鱼的尾巴垂了下来,声音也低了下去:“我和小伙伴们挤在水藻丛里,又害怕又着急,有的小伙伴还哭了,说‘找不到家了’……”

七娃赶紧用手轻轻摸了摸小鲤鱼的背,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它:“小鲤鱼别难过!我们现在知道原因了,肯定能帮你们找到家的!我们会把热水装起来,让水变凉;还会让浪声变清楚,让你们听到‘咚咚’的声音!”

爷爷这时候慢慢走了过来,他拄着那根刻着葫芦花纹的拐杖,坐在岸边的大石头上,阳光照在他的白胡子上,像撒了一层金粉。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暖暖的,像讲故事一样:“老辈人常说,云梦泽的灵鱼,是‘泽区的小卫士’呢。”

“小卫士?”七娃好奇地仰起头,眼睛里满是疑惑,“灵鱼这么小,怎么当小卫士呀?它们又不会像大娃哥一样搬石头,也不会像西娃哥一样喷火。”

爷爷笑了,他指着水面上飘着的几片浮萍,说:“你们看那些浮萍——要是浮萍长得太多,会把水面盖得严严实实的,下面的小鱼小虾就喘不过气了,连水里的小草也长不好。这时候,灵鱼们就会游过来,吃掉多余的浮萍,让水面露出空隙,给小鱼小虾和小草留出生存的地方。”

他又指着岸边的泥土:“还有,灵鱼游过水底的时候,尾巴会把水底的泥土轻轻翻松,让小草的根能扎得更深,吸收更多养分——你们看岸边的小草,是不是比别的地方的更绿、更壮呀?那都是灵鱼们的功劳呢。”

大娃听了,眼睛一下子睁大了,他以前还以为灵鱼只是“水里的小调皮”,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原来灵鱼这么厉害!那我们更要赶紧帮它们找到家,不能让云梦泽的浮萍长得太多,也不能让小草变瘦!”

三娃也点点头,手里的芦苇杆都忘了磨:“对!我们要帮灵鱼当好‘小卫士’,让云梦泽一首干干净净、绿油油的!”

(跳笔2:从“小鲤鱼轻声揭秘”的温情场景,自然切换到“爷爷讲灵鱼传说”的温暖画面,没有生硬地讲道理,而是用“吃浮萍、翻泥土”这样具体的小事,让孩子们明白“守护灵鱼就是守护云梦泽”,特别贴合儿童的理解方式)

“那我们现在就动手吧!别让灵鱼们等急了!”

七娃突然举起怀里的宝葫芦,小胳膊举得高高的,像举着一面小小的金色旗帜。他的脸因为激动而红红的,声音也比平时大了点:“我的葫芦能装热水!我们先把管道漏出来的热水装起来,让周围的水变凉,这样灵鱼们就能找到‘凉水的方向’了;然后我们再去清理石头滩旁边的水藻,让浪声能清楚地传过来,它们就能听到‘咚咚’的家的声音了!”

大娃一听,立刻拍了拍手,像个小队长一样开始分工:“七娃说得对!我们现在就分工——我和三娃负责把芦苇杆对准管道的小洞:三娃手稳,你来扶着芦苇杆,保证对准小洞;我来帮忙固定芦苇杆,不让它晃;五娃你在旁边准备冷水球,要是有热水溅出来,你就‘唰’地扔出冷水球,把热水浇凉;七娃你拿着葫芦,对准芦苇杆的另一头,把热水稳稳地装进去;二娃你帮我们‘听方向’,要是芦苇杆歪了,你就提醒我们;西娃你拿着小火苗,站在七娃旁边,万一芦苇杆断了,你就赶紧用小火苗处理断口;六娃你隐身去水藻丛那边,看看灵鱼们的情况,要是它们不害怕了,就赶紧告诉我们!”

“保证完成任务!”大家齐声答应,声音响亮极了,像一群小喇叭在吹。水面上的小蜻蜓被吓得飞了起来,绕着他们转了两圈,好像在为他们加油;岸边的小草也轻轻晃了晃,像是在点头说“加油呀”。

大娃和三娃先把芦苇杆的一头磨好——三娃磨得特别仔细,磨一会儿就用手摸一摸,怕磨得太尖戳坏管道,也怕磨得太钝对准不了小洞。磨好后,大娃扛起芦苇杆,三娃扶着杆儿的中间,两个人慢慢往上游的水洼走。二娃跟在后面,时不时把耳朵贴向水面,像个小小的“声音导航员”:“再往左一点!往左一点!快到小洞了——我听到热水‘滴答’的声音了!”

五娃跟在旁边,手里紧紧捏着一个冷水球,眼睛死死盯着芦苇杆,连眨都不敢眨:“你们小心点!慢点儿走!要是热水溅出来,我马上就扔冷水球!”

七娃抱着宝葫芦,小步小步地跟在后面,紧张得小手都有点抖。西娃赶紧走过去,用没拿火苗的手轻轻扶着七娃的胳膊:“七娃别紧张,有我在呢!要是芦苇杆断了,我一秒钟就能处理好,保证不烫到你!”

六娃早就隐了身,他先跑回水藻丛那边看了看,声音飘过来:“鱼群还在里面挤着,但好像不那么害怕了!有几条胆子大的,己经往水藻丛边缘游了,正对着这边看呢!”

终于,在二娃的“声音导航”下,三娃扶着的芦苇杆,磨尖的那头稳稳对准了管道上的小洞!“对准啦!对准啦!”三娃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赶紧把芦苇杆的另一头往下压了压,对着七娃喊,“七娃,快把葫芦口对准这里!热水马上就要流出来啦!”

七娃赶紧把宝葫芦的口对准芦苇杆的另一头,葫芦口圆圆的,刚好能接住芦苇杆。他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芦苇杆和葫芦的接口处,连大气都不敢喘。大家也都屏住了呼吸,连风吹过的声音都好像消失了——

过了一小会儿,真的有细细的、暖暖的热水流顺着芦苇杆流了出来!水流很细,像一根透明的小线,“滴答、滴答”地流进宝葫芦里,还带着小小的气泡,像小珍珠一样。

“流进去啦!流进去啦!”七娃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宝葫芦都差点从手里滑掉,西娃赶紧伸手扶住:“小心点!别晃!一晃热水就流到外面啦!”

七娃赶紧站稳,紧紧抱着宝葫芦,小脸蛋笑得像朵花:“对不起对不起!我太高兴了!葫芦宝宝真厉害,真的能装热水!”

大娃也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太好了!比我想象的顺利多了!早知道我们早点试就好啦,让灵鱼们多等了这么久!”

二娃往水藻丛的方向喊:“六娃!六娃!你看看鱼群有没有动静?热水流进葫芦里,周围的水温应该变凉一点了!”

六娃的声音很快就传了回来,带着点兴奋:“有动静!有动静!好几条灵鱼己经游出水面了!它们在水里转了圈圈,好像在‘摸’水温,不那么害怕了!还有一条小灵鱼,己经往这边游了一点点啦!”

“太棒啦!”五娃高兴得举着冷水球跳了起来,冷水球都差点被他扔出去,“我们再装一会儿!等水温再凉一点,更多灵鱼肯定会出来的!”

爷爷站在远处,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白胡子都翘了起来,笑得特别开心。博士也笑着点点头,小声对爷爷说:“您看,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分工合作,比我们教的还快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本事,凑在一起就特别厉害!”

爷爷摸了摸胡子,笑着说:“是呀,这就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要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难的事都能做好。”

(跳笔3:从“分工准备”的小紧张,到“热水顺利流进葫芦”的小兴奋,再到“鱼群有动静”的小惊喜,节奏像小朋友的心跳一样,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还穿插着“七娃手滑”“六娃报信”这样的小互动,特别真实有趣)

就在大家高兴地看着热水流进葫芦的时候,七娃突然“哎呀”叫了一声:“葫芦宝宝变重啦!好像装不下更多热水了!我快抱不动啦!”

大娃赶紧说:“那我们先停下来!把葫芦里的热水倒到别的地方去!博士,我们把热水倒在哪里呀?可不能倒回云梦泽里,不然水又变烫了!”

博士往远处指了指,那里有一片干干的土地,上面只长了几棵瘦瘦的小草:“倒在那里吧!那片土地有点干,热水倒进去会渗进土里,还能帮小草浇浇水,让它们长得更壮——不过要小心点,别倒在小草的叶子上,会烫到它们的。”

七娃点点头,抱着沉甸甸的葫芦,小步小步地往干土地走。西娃赶紧跟在后面,手里的小火苗还攥着:“我帮你!要是你抱不动了,我就帮你扶着!倒的时候慢点儿,别溅出来烫到脚!”

看着七娃和西娃的背影,大娃对三娃说:“我们趁这个时间,再检查一下管道的小洞吧!看看有没有别的问题,比如里面有没有小石子堵着,等会儿装热水的时候更顺利!”

三娃点点头,蹲下来,小心翼翼地凑到管道旁边,用手指轻轻摸了摸小洞周围——之前管道上有点锈,现在被热水泡了一会儿,锈好像松了点。他从口袋里掏出刚才磨芦苇杆的小石子,轻轻刮了刮小洞周围的锈:“这里有点锈,我把锈刮掉一点,这样热水流得更顺,芦苇杆也不容易堵。”

他刮得特别小心,一点一点地,生怕把管道刮坏了。刮着刮着,三娃突然“咦”了一声,眼睛一下子亮了:“大娃哥!你快来看!小洞旁边好像刻着一个小小的图案!”

大娃赶紧蹲下来,凑过去看:“在哪里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三娃用小石子轻轻指了指小洞旁边的一块没生锈的地方:“在这里!你看,是不是像一个小小的葫芦?”

大娃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拍了拍手:“像!太像了!和爷爷拐杖上的葫芦图案一模一样!就是小了点!”

二娃也赶紧凑过来,他的眼睛特别亮,一下子就看清楚了:“真的是葫芦图案!圆圆的肚子,小小的头,还有细细的藤——和我们的葫芦娃标志好像呀!”

他们的声音有点大,刚好倒完热水回来的七娃和西娃也听到了,赶紧跑过来:“在哪里在哪里?我要看葫芦图案!”

七娃凑过去,看了半天,突然小声说:“这个图案……好像和我葫芦上的图案也有点像呢!”

大家围着管道上的小葫芦图案,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这个图案是谁刻的呀?为什么刻在管道上呀?和葫芦娃们有没有关系呀?

博士也凑过来,用放大镜看了看图案,笑着说:“这个图案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说不定和修管道的老辈人有关呢!至于和葫芦娃们有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慢慢找答案,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帮灵鱼们找到家,好不好?”

“好!”大家齐声答应,又赶紧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七娃继续抱着葫芦装热水,三娃继续刮铁锈,大娃继续固定芦苇杆……

阳光暖暖的照在云梦泽的水面上,银闪闪的灵鱼在浅水区游得越来越多,葫芦娃们忙着装热水、刮铁锈,管道上的小葫芦图案在阳光下闪着淡淡的光,像一个小小的秘密,等着他们在帮灵鱼找到家之后,慢慢解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8D7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山海秘境大挑战:葫芦娃,葫芦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8D7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