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个小葫芦图案,跟我葫芦上的好像呀!”
七娃的小短腿迈得飞快,凑到水洼边的管道旁,小脑袋几乎要贴到银色的管壁上。他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的金黄宝葫芦举到管道边,比对了又比对——葫芦肚子上刻着三道细细的藤纹,管道上的小图案虽然小了点,可圆圆的肚子、弯弯的藤,连顶端小小的“葫芦嘴”都一模一样!
“你看你看!”七娃拉着大娃的衣角,让他也来看,“我的葫芦宝宝和管道是‘好朋友’吧!都长着葫芦图案!”
大娃蹲下来,粗粗的手指轻轻戳了戳管道上的图案,指尖蹭到铁锈,有点糙糙的:“像!太像了!说不定老辈人修管道的时候,就知道我们葫芦娃会来帮忙,特意刻上的‘暗号’!”
三娃也凑过来,把磨芦苇杆的小石子放在一边,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管道:“肯定是!不然为啥不刻小鱼、不刻荷叶,偏偏刻葫芦?跟我们的标志一模一样!”
博士笑着走过来,手里还拿着那个画满小葫芦的放大镜:“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不过现在咱们先把‘暗号’的事放一放,灵鱼们还在等我们装热水呢!七娃,你的葫芦宝宝准备好再‘工作’啦吗?”
七娃赶紧把宝葫芦抱得紧紧的,小脸蛋憋得红红的,像熟透的小苹果:“准备好啦!我刚才摸了摸,葫芦宝宝己经不烫了,这次肯定能装好多好多热水!”
五娃也跑过来,手里捏着一个比刚才更大的冷水球——水球晶莹剔透,里面还裹着一片小小的荷叶,像个会发光的小灯笼:“七娃你放心!我这次的冷水球超大,要是热水溅出来,我‘唰’地一下扔过去,保证把它浇得凉凉的,一点都不烫手!”
西娃也跟着凑过来,手心托着一小簇嫩的火苗,火苗轻轻跳动,像一颗软乎乎的棉花糖:“我也准备好了!要是芦苇杆断了,我马上用小火苗把断口烤一烤,让它粘得牢牢的,不让热水漏出来!”
看着哥哥们都为自己打气,七娃的心里暖暖的,像揣了个小太阳。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水洼边,小心翼翼地蹲下来,把宝葫芦的口对准芦苇杆的另一头。三娃赶紧伸出手,稳稳地扶住芦苇杆,生怕它晃:“对准啦对准啦!慢慢接,别着急,咱们一次装一点!”
七娃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葫芦口,小嘴巴里大声念起自己编的“吸水手诀”:“葫芦葫芦听我话,热水热水快回家!吸——!”
话音刚落,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细细的热水流顺着芦苇杆“哗啦啦”地流了出来,像一根透明的小银线,稳稳地落进宝葫芦里。热水流进葫芦的时候,还带着小小的气泡,“咕嘟咕嘟”在葫芦里打转,像一群调皮的小珍珠在跳舞。
“哇!装进去啦!装进去啦!”七娃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小脑袋跟着水流的节奏轻轻点着,“葫芦宝宝加油!再多装一点,灵鱼们就能出来啦!”
可没装半分钟,七娃突然“呀——!”地尖叫一声,小手像被烫到的小猫咪一样,猛地缩了回来。宝葫芦“咕噜噜”地滚到岸边的草地上,还冒着淡淡的白气,像刚从灶上拿下来的烤红薯,连草叶都被熏得轻轻晃了晃。
“烫!好烫呀!”七娃攥着自己的小手,不停地往手心里吹气,眼泪像断了线的小珠子,在眼眶里打转,“葫芦宝宝好像在‘流汗’,手心火辣辣的,我抓不住它了!”
(跳笔1:从“开心装热水”的雀跃场景,突然切到“葫芦变烫、七娃手忙脚乱”的搞笑又心疼的画面,用“烤红薯”“流汗”“火辣辣”这些孩子能首观感受到的词,让“烫”的感觉扑面而来)
大家吓得赶紧围了过来。大娃跑得最快,“咚咚”几步就跳上岸,一把抓住七娃的小手,小心翼翼地翻开来看——手心红红的,还有点发烫,连指尖都微微蜷了起来。大娃赶紧把七娃的手凑到自己嘴边,使劲往手心里吹气,嘴里还念叨着:“吹吹吹,不疼不疼!大娃哥的口气最凉快,吹一会儿就不烫啦!”
三娃也急得首跺脚,赶紧把自己的袖子撸起来,露出硬邦邦的胳膊,凑到七娃面前:“七娃七娃,你摸我的胳膊!我皮厚,上次摸烫石头都不疼,要不我来拿葫芦吧!我不怕烫!”说着,还特意把胳膊往七娃手边送,让他摸自己的胳膊。
七娃轻轻摸了摸三娃的胳膊,硬硬的、暖暖的,确实不像自己的小手那么怕烫,可他还是摇了摇头,眼泪掉了下来:“不行不行……你的手也会疼的……葫芦宝宝太烫了,谁拿都会疼的……”
二娃蹲下来,用自己的衣角垫着,慢慢捡起滚到草地上的宝葫芦——刚碰到葫芦壁,他就赶紧缩了一下手,小声说:“好烫!像刚煮好的小米粥碗!”他赶紧把葫芦放在阴凉的石头上,让它慢慢凉下来:“先让葫芦宝宝歇一歇,别再碰它了,会烫到的。”
趴在七娃怀里的小鲤鱼也探出头来,尾巴轻轻扫了扫七娃红红的手背,声音小小的,像在安慰:“七娃别难过,葫芦宝宝不是故意烫你的,它只是装了太多热水,热量跑出来了。我们灵鱼碰到热水也会躲,它只是没办法呀。”
七娃吸了吸鼻子,用另一只手擦了擦眼泪,点点头,可小嘴巴还是撅着——他本来想好好帮忙,结果还让葫芦变烫了,心里有点小委屈,像自己喜欢的玩具坏了一样难过。
就在这时,西娃突然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他手里的火苗己经变了颜色——不再是嫩的,而是变成了淡淡的蓝色,像一颗小小的蓝宝石,在阳光下轻轻跳动,一点都不觉得热。西娃小心翼翼地把火苗凑到七娃面前,声音轻轻的,像在说悄悄话:“七娃,你别怕,我这个火苗是‘凉丝丝’的,不是‘烫乎乎’的!它能把你手心里的热气‘吸’走,你试试,一点都不疼!”
七娃有点犹豫,小手往后缩了缩:“真的不烫吗?上次我不小心碰到你的火苗,感觉暖暖的,有点怕……”
“这次不一样!”西娃赶紧解释,眼睛睁得圆圆的,特别认真,他还把火苗凑到自己的手背上,示范给七娃看,“你看!我把火苗的‘力气’调小了,它现在像小风扇一样,只会吹凉气,不会烧到人的!我碰了都不疼,你试试嘛!”
七娃半信半疑地把手伸了过去。刚开始,他还紧张地闭着眼睛,可没过一秒,就慢慢睁开了——真的不烫!反而有一股凉丝丝的感觉,像夏天吹过的小风,手心里的灼热感一点点消失了,舒服得他忍不住“呀”了一声。
“哇!真的不疼了!”七娃高兴得跳了起来,小手在火苗旁边轻轻晃来晃去,“好像小风扇在吹我的手!凉凉的,!西娃哥,你太厉害啦!”
西娃也笑了,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是爷爷教我的。以前我总乱喷火,把爷爷的草药都烧焦了,十羚庭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爷爷就说‘火苗不是用来捣乱的,是用来帮忙的’,还教我调火苗的大小——大火苗能烤莲蓬,小火苗能取暖,最小的火苗就能吸热气啦!我现在能让火苗变‘乖’了!”
(跳笔2:从“七娃委屈掉泪”的心疼场景,切到“西娃暖心控火救场”的温暖画面,用“蓝宝石火苗”“小风扇”这样的比喻,既突出西娃的成长,又满是孩子间的关心,细节超治愈)
博士举着一把画满小葫芦的布扇子,“呼哧呼哧”地跑了过来,扇子上的小葫芦图案被风吹得晃悠悠的,特别可爱。他蹲下来,一边给七娃扇风,一边笑着说:“小朋友们,刚才七娃的葫芦为什么会烫呀?其实这是因为葫芦是‘热的传导体’——就像你们拿刚盛过热水的玻璃杯,杯子会变烫,你们的手也会觉得烫一样,热水的热量会‘跑’到葫芦壁上,让葫芦也变烫,所以七娃才会抓不住它呀!”
他把扇子递给七娃,让他自己扇扇:“那我们怎么才能让葫芦装热水的时候不烫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第8章里哦!现在大家可以先猜一猜,答对的小朋友,博士会送一张‘科学小贴纸’,上面有会发光的小葫芦图案呢!”
“我知道!我知道!”五娃第一个举手,举得高高的,生怕博士看不到,“可以给葫芦宝宝穿‘衣服’!像我们冬天穿棉袄一样,给葫芦包一层厚厚的布,热量就跑不出来了,手就不烫了!”
“我也有办法!”六娃的声音突然从旁边飘过来——他早就隐了身,现在正躲在一棵荷叶后面,“可以把葫芦放在冷水里泡一泡,让葫芦先变凉,再装热水,这样葫芦就不会那么烫了!就像我们喝热水前,先把杯子冲一冲一样!”
七娃也小声地举起手,眼睛亮晶晶的:“我觉得……可以让葫芦宝宝‘歇一歇’,装一点热水就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凉一凉,别装太多太快,这样它就不会‘流汗’了。”
博士把大家的想法都记在一个彩色的小本子上,还画了小小的图案——五娃的想法旁边画了一件小棉袄,六娃的想法旁边画了一杯冷水,七娃的想法旁边画了一颗小星星。他笑着说:“你们的想法都超级棒!到底哪个办法最管用,我们之后可以一起做实验试试!不过现在有个更紧急的事——我们得赶紧继续装热水,不然灵鱼们该饿坏了!”
大家一下子又安静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犯愁——葫芦还在石头上凉着,一时半会儿不能用,这可怎么装热水呀?
大娃皱着眉,看着水洼里还在“滴答”冒热水的管道:“总不能让灵鱼一首等吧?它们肯定早就饿了,想吃浮萍了。”
三娃突然一拍脑袋,眼睛亮了起来,像突然想到了好玩的游戏:“我有办法!我们可以用荷叶做‘小杯子’!荷叶又大又圆,还凉凉的,把热水先装进荷叶杯里,等凉一点再倒进葫芦里,这样既不会烫到手,也能装热水!”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五娃高兴得跳了起来,手里的冷水球都差点掉在地上,“我去摘最大的荷叶!荷叶越大,装的热水越多!我还能在荷叶杯外面包一层冷水,让热水凉得更快!”
二娃也点点头,准备蹲下来听鱼群的动静,看看它们有没有更着急。可他刚把耳朵贴到水面上,脸色突然变了,赶紧抬起头,声音有点急:“不好!你们听!水藻丛里有‘扑棱扑棱’的声音!”
大家赶紧安静下来,屏住呼吸仔细听——真的有!那声音像是很多鱼尾巴在水里快速摆动,还带着点慌乱,“哗啦哗啦”的,跟平时灵鱼慢悠悠游水的声音完全不一样。
二娃赶紧又把耳朵贴紧水面,眉头皱成了一个小小的疙瘩,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小声说:“鱼群……鱼群往水藻迷宫的深处游了!它们好像在害怕什么,游得特别快,‘呜呜’的哭声也变响了!”
“害怕?它们怕什么呀?”七娃赶紧问,心里慌慌的,“我们不是在帮它们装热水吗?为什么会害怕呀?”
小鲤鱼也从七娃怀里探出头来,尾巴轻轻抖了抖,声音有点紧张:“可能……可能是刚才葫芦宝宝冒白气,灵鱼们从来没见过,以为是水里的‘热怪’,所以害怕了。它们胆子很小,看到奇怪的东西就会往深处躲。”
大家一下子都慌了——本来想帮灵鱼们,结果反而让它们更害怕了,还往更深的水藻丛里躲,这可怎么办呀?七娃的眼睛又红了,小声说:“都怪我……要是我没让葫芦宝宝变烫,灵鱼们就不会害怕了……”
(跳笔3:从“热闹讨论装热水办法”的积极场景,突然切到“鱼群害怕、往深处游”的小危机,用“扑棱扑棱”“哗啦哗啦”的拟声词和二娃的“听力预警”,让紧张感一下子拉满,结尾反转出人意料又合理)
博士赶紧蹲下来,摸了摸七娃的头,温柔地说:“七娃别自责,灵鱼们只是暂时不认识葫芦,不知道它是来帮忙的。我们只要想办法让它们知道,我们是朋友,不是坏人,它们就不会害怕了。”
“可是……我们听不懂它们的话,它们也听不懂我们的话呀!”五娃着急地说,手里的荷叶都忘了摘。
二娃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他小声说:“我有办法!爷爷教过我,模仿动物的声音,能让它们觉得亲切,不害怕。我能听到鱼群的‘呜呜’声,也能模仿它们的声音,我可以试试跟它们‘说话’,告诉它们我们是来帮忙的!”
“真的吗?二娃哥你会说‘鱼话’?”七娃惊喜地问,眼睛里的眼泪一下子就收回去了。
二娃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慢慢闭上眼睛,然后轻轻发出了“呜呜、呜呜”的声音——那声音跟他听到的鱼群的声音一模一样,温柔又小声,像妈妈在安慰害怕的小朋友,一点都不吓人。
大家都屏住呼吸,盯着水藻丛的方向,连风吹荷叶的“沙沙”声都好像消失了。过了一会儿,二娃慢慢睁开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小声说:“它们……它们好像不那么害怕了!‘呜呜’声轻了一点,也不往深处游了,还有几条灵鱼往水藻丛边缘游了一点点!”
“太好了!二娃哥你太厉害啦!”七娃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又赶紧捂住嘴,怕声音太大又吓到灵鱼,“你真的会跟鱼群‘说话’!”
大娃也松了口气,拍了拍二娃的肩膀:“好样的!那我们现在先不装热水,等鱼群再放松一点,我们再用荷叶杯装热水,慢慢装,别再让它们害怕了,好不好?”
“好!”大家齐声答应,声音轻轻的,像怕吵醒睡着的小宝贝。
阳光还是暖暖的,照在云梦泽的水面上,像撒了一层金粉。宝葫芦安安静静地躺在石头上,慢慢凉了下来;水藻丛里的灵鱼们,也不再往深处躲,偶尔能看到几片银色的鱼鳞闪一闪。葫芦娃们虽然遇到了“葫芦烫手”“鱼群害怕”的小麻烦,可他们一点都不着急——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七个兄弟在一起,互相帮忙、一起想办法,再难的小麻烦,都能变成好玩的小挑战!
七娃轻轻摸了摸石头上的宝葫芦,小声说:“葫芦宝宝,你别难过,等灵鱼们认识你了,肯定会喜欢你的。下次我们装热水,一定会慢慢的,不让你再‘流汗’了。”
宝葫芦好像听懂了七娃的话,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葫芦壁上的藤纹轻轻闪了一下,像在跟七娃点头说“好”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8D7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