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福德性空 无住真施

小说: 金刚经浅释   作者:一笑三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金刚经浅释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金刚经浅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第一章 福德性空 无住真施

【引言】

前品己显一体同观之妙境,今品当明法界通化之真义。修行至无我境地,自然通达法界缘起;实证般若空性,自然成就无住妙施。此章,佛陀将以福德性空的甚深智慧,为我们开显布施功德的真实义谛,指引我们超越有所得心,证入那"三轮体空"的究竟布施。

【原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经文浅释】

一、福德较量:有为功德的极致

佛陀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为喻,展现有为功德的顶峰。

· 布施的极限:

· 空间上:三千大千世界,喻所施之物无量无边

· 质量上:七宝,喻所施之物珍贵无比

· 心量上:满,喻布施心圆满无缺

· 现代启示:

· 即使倾尽所有、毫无保留地布施,若心有所住,仍属有为。这提醒我们审视布施的动机。

· 修行警示:

· 不以为大量布施就是最高修行,般若智慧才是关键。

· 禅门心要:

· 有僧问:"如何是真布施?"师曰:"放下。"僧云:"放下什么?"师曰:"放下放下的心。"

【原经文】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经文浅释】

二、福德性空:功德的真实义

佛陀以福德性空,破对功德相的执着。

· "福德有实"的过失:

· 若福德实有,即成有限;若执福德实,即生烦恼。如容器有限,所容即有限。

· "福德无"的密义:

· 性空缘起,故能无限;无住行施,功德无量。如虚空无限,能容万物。

· 现代慈善观:

· 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平等的分享;不是积累功德,而是本分的践行。

· 修行真义:

· 但行善法,不执善相;广修福德,心无住著。

【原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经文浅释】

三、色身非相:如来的真实身

佛陀以具足色身为问,勘验须菩提是否真解法身无相。

· "具足色身"的表法:

·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是功德所成,然非如来真身。

· 现代启示:

· 不以外在形象判断一个人,不以表面现象认识事物。

· 修行归趣:

· 不以色身见如来,不以音声求如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终极指归:

·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妄心歇处,菩提现前。

【原经文】

"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经文浅释】

西、三轮体空:色身的真实义

佛陀以三重辩证,显色身的真实义。

· 建立:"如来说具足色身"

· 为度众生,示现色身,慈悲接引。

· 破除:"即非具足色身"

· 色身性空,实不可得,破除执着。

· 圆融:"是名具足色身"

· 空有双融,中道实相,不落二边。

· 修行要义:

· 即色身而修,离色身见。不执色身为实,不落断灭空见。

【原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经文浅释】

五、诸相非相:如来的圆满德相

佛陀进一步以诸相为问,破对如来功德相的执着。

· "具足诸相"的内涵:

· 不仅指三十二相,更包括一切功德庄严相。

· 修行深义:

· 不追求感应神通,不执着瑞相境界。平常心是道,首心是道场。

· 现代意义:

· 在这个重视外相的时代,更要明白"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的真义。

· 禅门机锋:

· 僧问:"如何是如来相?"师曰:"草鞋木屐。"僧云:"不会。"师曰:"步步踏实地。"

【原经文】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经文浅释】

六、相即非相:诸相的究竟义

佛陀以三重辩证,显诸相的究竟义。

· 现代诠释:

· 如同全息摄影,每一部分都包含整体信息,而整体又超越各部分之和。

· 修行运用:

· 在一切相中见性,在一切性中现相。性相不二,空有一如。

· 生活智慧:

· 处理事务时,既认真对待每个细节,又不过分执着结果。

【原经文】

"须菩提!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

【经文浅释】

七、说法离念:如来的无说之说

佛陀破除对说法相的执着,显无说而说的实相。

· "勿谓"的深意:

· 防止弟子执着如来有说法之念,堕于法执。

· 现代教育启示:

· 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智慧的点燃。教师如助产士,帮助学生自己生出智慧的胎儿。

· 修行用心:

· 说法时,不作说法想;闻法时,不作闻法想。三轮体空,是真受持。

【原经文】

"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经文浅释】

八、谤佛真义:不解如来的过失

佛陀以严厉语气,说明执着说法的过患。

· "谤佛"的密义:

· 非是故意诽谤,而是不解如来真实义,以有所得心测度无所得法。

· 修行警惕:

· 不以凡情测圣智,不以识心缘法身。

· 现代对应:

· 如同以经典物理学理解量子现象,必然产生误解。

【原经文】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经文浅释】

九、无说真说:说法的究竟义

佛陀以三重辩证,显说法的真实义。

· 建立:"说法者"

· 为度众生,假名说法。

· 破除:"无法可说"

· 法性空寂,实无可说。

· 圆融:"是名说法"

· 空有双融,说而无说。

· 修行归元:

· 不著文字相,不离文字用。依文入观,因指见月。

【本章总结】

本章以九重深观,开显法界通化的真实义:

1. 福德较量:显有为功德的极致与局限

2. 福德性空:明功德的真实义

3. 色身非相:破对佛相的执着

4. 三轮体空:显色身的真实义

5. 诸相非相:破对功德相的执着

6. 相即非相:显诸相的究竟义

7. 说法离念:破对说法相的执着

8. 谤佛真义:明不解如来的过失

9. 无说真说:显说法的究竟义

这九重智慧,从布施到说法,从事相到理体,为修行者构建了完整的无住修行体系。在下一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离色离相"的奥义,探求般若的终极归趣。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金刚经浅释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