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无住修善 是真清净

小说: 金刚经浅释   作者:一笑三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金刚经浅释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一品是《金刚经》修行观的重要转折点,从遮诠(否定)转向表诠(肯定),从破相转向立行,阐发“以无住心,修一切善”的妙用。

---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第一章 无住修善 是真清净

【引言】

前二十二品,佛陀以金刚般若,层层扫荡,将我等众生对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乃至佛相、法相、非法相的执着,破斥得干干净净,最终安立于“无有少法可得”的究竟空性。然则,凡夫闻此空理,易生断灭之见,误以为既然一切皆空,则善恶无别,修行无益。为此,佛陀于此品,从真空之体,起妙有之用,明确开示:正是以这“无住”之心,方能行“一切善法”,而这,才是真正的清净修行。

【原经文】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浅释】

一、平等性智 菩提基石

此句承上启下,既总结前品“无得”之果,又开启本品“修善”之行。

· “是法平等”:

· “是法”指真如法性,也即众生本具的佛性。在法性面前,万法缘起性空,本质无别,故曰“平等”。

·“无有高下”:

· 破尽一切二元对待。佛与众生平等,净土与秽土平等,菩提与烦恼平等。此见地是发起清净修行的根本前提。若见有高下,则心不清净,所修之善便成有漏之业。

·修行转依:

· 修行并非要将“下”的凡夫变成“高”的佛陀,而是在“无有高下”的平等见中,消除凡夫的妄执,显发本具的佛性。起点与终点,本质不二。

【原经文】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浅释】

二、离相修善 成佛正因

此句是全经的眼目,是般若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圆满落地。

· 能修之心:“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 此为“净心”。修一切善法时,心离西相,无能修之“我”,无所对之“众生”,无修行之“法相”,无证果之“寿者相”。心无所住,如鸟行空,不留踪迹。

·所修之行:“修一切善法”

· 此为“行善”。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金刚经浅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从五戒十善,到六度西摄,一切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的行为,皆属“善法”。此是广行,是大悲,是福德的积累。

·所证之果:“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即得”是当下圆成,因果同时。以无住之心修一切善法时,当体即是菩提妙用,修行过程本身就是果地的展现。

·空有圆融:

· “无我”是真空,“修善”是妙有。此句将“胜义谛”的空性智慧与“世俗谛”的因果修行完美结合,是大乘菩萨道“悲智双运”的典范。

【原经文】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经文浅释】

三、法法皆空 不废假名

佛陀恐人执着于“善法”之相,故再以“三句义”拂去微尘。

· 破除法执:“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

· 善法亦是缘起性空,觅其自性了不可得。若执着所修之善法为实有,则此“善法”便成为新的障碍(法执)。

·圆融中道:“是名善法”

· 虽了达性空,但不坏缘起,仍精进修持一切善法,只是心中无住无着。如此,方能“终日修善,不见修善之相”,功德如虚空,不可限量。

·修行关要:

· 此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究竟落实。于一切善行中,保持心的超越与自在。

【本章总结】

本章以三重递进,清晰勾勒出大乘菩萨道的修行蓝图:

1. 立正见:以“平等无高下”的般若正见为基石,知一切法本性清净。

2. 明正行:以“离西相”的清净心,广修“一切善法”,悲智双运。

3. 除微细:以“即非善法”的智慧,扫除对“善法”本身的执着,归于中道。

此章彻底打破了“空”与“有”、“智慧”与“福德”、“出世”与“入世”的隔阂。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在远离红尘的苦寂,而在滚滚红尘中以无住心行利益众生之事;真正的清净,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什么都不执着。

---

(第二章 待续。下章预告:在第二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净心行善”的生活实践,通过更多禅门公案与生活实例,详解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无我修善”,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无人修善”,使般若智慧真正成为我们待人处世的指南针。)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金刚经浅释 http://www.220book.com/book/8EN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