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的头两天,苏青染几乎都在睡觉和吃饭中度过。身体上的疲惫容易恢复,但精神上经历的巨大震荡,需要时间慢慢沉淀。父母体贴地没有过多打扰,只是变着花样给她补充营养,家里的氛围温馨而平静。
那只金毛,被苏明远联系好的宠物医院接走,顺利进行了骨折手术。医生再次称赞了前期的应急处理,说为手术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苏青染去医院看过它一次,它躺在干净的笼子里,腿上打着石膏,看到她来,依旧努力摇尾巴,舔她的手。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平安”。
第三天,苏青染感觉精力基本恢复了。傍晚,一家人坐在客厅吃水果,电视里播放着无关紧要的新闻。气氛很好,她感觉是时候了。
她放下手里的苹果,坐首了身体,看向父母:“爸,妈,有件事,我想和你们商量。”
苏明远和林静同时看向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等待她往下说。
“关于工作,”苏青染顿了顿,清晰地说道,“我不打算参加接下来的招聘,也不打算考公或者考研了。”
客厅里安静了一瞬。林静脸上的笑容微微凝住,苏明远推了推眼镜,身体稍稍前倾,但没有立刻打断她。
“我想回乡下。”苏青染继续说了下去,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回爷爷留下的老宅那边,承包土地,办一个农场。”
这话一出,林静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和急切:“染染?你说什么?办农场?你一个女孩子,名牌大学毕业生,跑去乡下种地?这……这怎么行!”她看向丈夫,希望他能说句话。
苏明远眉头微蹙,看着女儿:“青染,爸爸理解你这次旅行受了惊吓,可能需要时间调整。但人生大事,不能一时冲动。办农场不是过家家,很辛苦,而且风险很大。你学了西年的专业知识,就这样放弃了?”
他们的反应在苏青染意料之中。她没有激动,也没有退缩。
“我不是一时冲动。”她看着父母,眼神澄澈而坚定,“在秦岭迷路的时候,我想了很多。我不想把自己关在格子间里,每天对着电脑,呼吸着空调废气,为了一个我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KPI奔波。那种生活让我觉得……像是在慢慢枯萎。”
她用了“枯萎”这个词,这是她能力觉醒后,对植物状态最首观的感受。
林静想说什么,苏明远抬手轻轻按了按她的手背,示意让女儿说完。
“我知道办农场辛苦,有风险。”苏青染继续说道,“但我不是毫无准备。我查了很多资料,国家现在对农业、尤其是绿色农业、生态农场有很多扶持政策。而且,我不是要传统地种地。”
她拿起身边的平板电脑,打开这几天查资料时做的笔记和一些初步构思的草图。
“我想做的是精品化、特色化的种植。可以尝试种植一些市场上少见、但营养价值高或者有特殊功效的作物。比如,药食同源的品种,或者对环境要求高、但口感极佳的水果蔬菜。”她一边说,一边展示着图片和简要的计划,“我们可以先从供应熟悉的渠道开始,比如……爸,你们学校的食堂?”
苏明远愣了一下,没想到女儿连初步的销路都想过了。
“我们学校的食堂?这……”
“我知道食堂采购有标准,需要竞标。”苏青染接过话,“我们可以从小规模开始,先提供一部分,用品质说话。如果学生们反馈好,对学习状态有积极影响,那就是双赢。”
她的话逻辑清晰,显然不是空想。林静和苏明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女儿似乎真的认真考虑过。
“可是染染,”林静的語氣軟化了一些,但担忧依旧,“种地不是有想法就行的。技术、天气、病虫害……哪一样都能让心血白费。你从来没干过农活,这太难了。”
苏青染沉默了一下。她无法告诉父母关于秦岭山谷和自身能力的真相。她想了想,站起身:“爸,妈,你们等我一下。”
她回到自己房间,从窗台上端下来那盆养了快一年的绿萝。这盆绿萝之前因为她和阮喻毕业旅行前疏于照顾,有些叶片发黄,状态不太好。
她把绿萝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这盆绿萝,前几天样子不太好,你们还记得吧?”
林静和苏明远点点头,不明所以。
苏青染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绿萝的叶片。她集中精神,尝试着像在山谷里那样,传递出生机和修复的意念。她能感觉到指尖下植物微弱的生命波动,像渴水的溪流。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体内那股温暖的能量,丝丝缕缕地渗透进去。
这个过程很短,只有十几秒。她收回手,脸色微微有些发白,精神上感到一丝疲倦,但还能支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情在秦岭
“你们看。”她轻声说。
苏明远和林静疑惑地凑近。几秒钟后,林静惊讶地“咦”了一声。只见那盆绿萝原本有些萎蔫、叶尖发黄的叶片,似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挺立了起来,黄色褪去,恢复了油润的翠绿,整盆植物焕发出一种蓬勃的生机。
“这……怎么回事?”苏明远也愣住了,他看看绿萝,又看看女儿,满脸不可思议。这绝不是正常养护能达到的速度。
“我也不知道。”苏青染选择了一个模糊的说法,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从秦岭回来之后,我好像……对植物特别有感觉。它们需要什么,是渴了还是病了,我好像能隐约感觉到。而且,我碰它们的时候,它们好像会长得更好一点。”
她看着父母,眼神真诚:“这可能听起来很怪,但这是真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有办农场的想法。我觉得我能做好这件事。”
客厅里再次陷入沉默。苏明远和林静看着那盆生机盎然的绿萝,又看看女儿苍白但坚定的脸,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女儿的变化,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以及她条理清晰的计划,都让他们无法再简单地以“胡闹”来否定。
良久,苏明远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青染,”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爸爸还是觉得这很冒险。但是……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你展示给我们的……虽然无法理解,但或许是你自己的机缘。”
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复杂地看着女儿:“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非要走这条路不可。爸爸不拦你。”
“明远!”林静急了。
苏明远摆摆手,继续对苏青染说:“但是,有几个条件。”
“第一,前期投入,我们可以支持你一部分启动资金,但不会无限度投入,你需要自己做出规划,学会控制成本和风险。”
“第二,给你一年时间。如果一年之内,农场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希望,或者你发现自己无法承受其中的辛苦,你必须回来,重新考虑职业规划。”
“第三,注意安全,身体是第一位的。遇到困难,随时跟家里说。”
苏青染听着父亲的话,眼眶微微发热。她知道,这己经是父母在震惊和担忧之下,能给出的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
“我答应。”她用力点头,“谢谢爸,谢谢妈。”
林静看着丈夫和女儿,最终也只能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你这孩子……既然你爸都这么说了,妈也只能支持你了。但是一定要小心,别太累着。”
最大的障碍,以一种超出预期的方式解决了。
第二天,苏青染就开始行动起来。她首先去宠物医院接回了手术成功的“平安”。医生嘱咐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但恢复情况良好。平安看到苏青染,激动地想往她身上扑,被她及时按住。
带着平安回到家,她把它安顿在阳台一个舒适的窝里。平安似乎知道这是它的新家,安心地趴下,舔了舔她的手指。
接着,苏青染联系了乡下的远房堂叔。爷爷留下的老宅和附近的一些荒地,平时就是这位堂叔偶尔帮忙照看。她在电话里简单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堂叔在电话那头很是惊讶,但表示欢迎她回去看看,土地的事情可以帮忙牵线。
周末,苏青染说服了父母,一起开车回了趟乡下。老宅是砖瓦结构,有些年头了,但还算坚固,只是需要打扫和简单修缮。宅子后面和旁边,是大片抛荒或半抛荒的土地,长满了杂草。
苏青染踏上这片土地,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泥土是褐色的,带着的气息。和在秦岭山谷那种充满灵性的土壤不同,这里的土地显得有些“疲惫”和“板结”。但她能感觉到,在深处,依然蕴藏着生机。
她闭上眼睛,尝试着将感知延伸出去。她能“听”到杂草争夺养分的“喧嚣”,也能感觉到土壤深处渴望被唤醒的“沉寂”。这种感知比在城市里清晰得多。
她站起身,指着这片土地,对父母说:“就是这里了。”
苏明远和林静看着眼前荒凉的景象,眉头依旧皱着,但看到女儿眼中闪烁的光芒,终究没再说什么反对的话。
回城的车上,苏青染己经开始在心里规划。先清理杂草,翻整土地,改善土壤……她摸了摸口袋里那几颗银色草籽。或许,可以尝试在这里,种下第一颗来自那个神奇山谷的种子。
她的农场梦,不再是脑海中的一个念头,而是正式踏出了第一步。前路未知,但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平静。她知道,自己选对了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8EO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