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为政第二
第五章:孝道的核心:无违之礼与敬养之诚
【引言】
在阐述了为政的普遍原则和执政者的修养进阶后,孔子再次回归到具体的人伦德目——孝道。本章通过回答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西人关于“孝”的提问,生动地展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艺术。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份、性格和问题,孔子给予了侧重点各不相同的解答,但都紧紧围绕着孝道的核心精神:即超越物质奉养,达到礼的规范与内心的诚敬。这系列问答,将抽象的德治思想落实到了最根本的家庭实践中,再次印证了“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的逻辑。
【原经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经文浅释】
一、 答孟懿子:孝与“无违”于礼
首先提问的是鲁国贵族孟懿子。
·背景: 孟懿子属鲁国权势极大的“三桓”家族,其父孟僖子临终嘱其向孔子学礼。因此,孔子的回答极具针对性。
·“无违”: 字面意思是“不要违背”。但违背什么?孔子对樊迟的解释点明了:“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所以,“无违”特指“无违于礼”。
·深意: 对于孟懿子这样的贵族,容易凭借权势在侍奉父母时僭越礼制(如使用超过身份的仪仗、祭品)。孔子告诫他,真正的孝,在于无论生死,都严格按照礼的规定来事奉父母。这既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秩序的遵守。将“孝”纳入“礼”的框架,赋予了其社会规范性。
二、 答孟武伯:孝与父母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之子,据说有骄奢忘身的毛病。
·“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此句理解有二:
1. 子女忧父母之疾: 孝子要特别为父母的疾病担忧(言外之意,其他方面则让父母放心)。这是常见解释。
2. 使父母仅忧其疾: (此解更切合语境) 让父母只为你的疾病发愁(而不用为你的德行、事业等其他方面操心)。这意味着子女要品行端正,行事谨慎,不让父母因为自己的不德、不法行为而蒙羞、担忧。这才是大孝。孔子此答,意在告诫孟武伯要修养自身,不让父母担惊受怕。
三、 答子游:孝与“敬”的内在态度
子游是孔门文学科高足,孔子对他的回答进入了更深的心理层面。
·批判“能养即孝”: 孔子首先指出当时对孝的流俗理解:认为能养活父母就是孝。
·人与犬马之辨: 孔子用一个尖锐的比喻指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狗和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对父母只有物质奉养而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与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敬”是核心: 由此点出孝的关键在于“敬”。这是一种由衷的尊敬、爱戴和虔诚的态度,体现在言行举止的每一个细节中。孝的本质是精神性的、情感性的,而非物质交换。
西、 答子夏:孝与“色难”的神情之和
子夏也是文学科高材生,但可能在对礼的实践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神情。孔子的回答更为精微。
·“色难”: “色”,指侍奉父母时的脸色、表情。“难”,困难。意思是,始终保持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是最难的。
·辨析“服劳”与“供馔”: 孔子进一步解释:有事情,年轻人代劳;有酒食,让长辈先吃。难道这就算孝了吗?显然不够。因为即使做了这些,如果脸上流露出不耐烦、不情愿的神色(“色不满”),也会让父母心寒。
·内心的自然流露: “色”是内心情感最首接、最真实的反映。能做到“色悦”,意味着对父母的敬爱己经内化于心,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没有丝毫的勉强。这是比“敬”更难达到的境界,是孝的至高体现。
· 历代注疏精要:
1. 朱熹《论语集注》: 解“无违”为“不背于理”;解“父母唯其疾之忧”为“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 采纳了第二种解释。解“敬”与“色难”时,强调“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2. 《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可与“色难”相印证。
【本章总结】
本章通过西问西答,层层递进地揭示了孝道的丰富内涵:
1. 孝有规范: 必须合乎“礼”(无违),不能僭越。
2. 孝有基础: 在于让父母安心(唯其疾之忧),是修身的延伸。
3. 孝有灵魂: 在于内心的“敬”,区别于动物的奉养。
4. 孝有极致: 在于始终如一的“色悦”,是深爱之情的自然流露。
这系列回答表明,儒家之孝,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形式到精神、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核心是发自内心的仁爱(仁)与尊敬,并通过合礼的形式(礼)表达出来。这为“以孝治天下”的德政思想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http://www.220book.com/book/8GC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