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山的槐花,一开便是五载。
溪瑶归来时,正是暮春时节,漫山槐香裹着药气,顺着风飘到山门口。大师兄依旧立在石阶旁等她,青布袍染了细碎花影,只是比起三年前,眉宇间更添了几分沉稳。他接过她的行囊,指尖触到她腕间微凉的玉镯——那是母亲临行前给她戴上的,说是保平安。“路上辛苦了。”他声音温和,目光落在她脸上,细细打量,“倒是长开了,比去年送信时瞧着,更显温婉。”
溪瑶脸颊微红,低头避开他的目光,指尖却不自觉着袖口——那里依旧缝着他当年给的槐花囊,五年了,香气淡了些,却成了她随身不离的念想。“师兄,药圃的菖蒲……”“都采好了,晾在竹架上,就等你回来挑拣。”大师兄打断她的话,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雀跃,“还有你说的江南芡实,三师兄前几日寄来了,说是能添进春和膏里,健脾的效果更好。”
五年来,三师兄在江南扎了根,每年都会寄来罕见药材和诊疗手札,信里从不提儿女情长,只说“师妹医术日精,师兄甚慰”,偶尔会问一句“大师兄是否安好”,字里行间皆是释然。而苍梧山的药庐,在两人的打理下愈发红火,山下百姓皆知,苍梧山有位医术精湛的溪瑶大夫,还有位沉稳可靠的大师兄,两人辨证开方、炮制药材,默契得如同一体。
这年的春和膏,溪瑶决定改良方子。她坐在案前翻找医案,大师兄则在一旁研磨芡实,石臼发出沉闷的声响,与窗外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成了药庐里最寻常的背景音。“师兄,你看这里。”溪瑶指着医案上的批注,“三师兄说芡实需用清水浸泡三日夜,去其涩味,咱们之前是不是泡得不够久?”
大师兄放下石杵,凑到她身边,肩头不经意间与她相触,温热的触感顺着布料蔓延开来。他低头看着医案,呼吸落在她的发顶,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是我疏忽了。”他声音低沉,“明日我便重新泡制,你别急,咱们慢慢试。”
改良膏方的日子,两人朝夕相处。溪瑶负责辨证调整配伍,大师兄则包揽了所有体力活——采摘、清洗、蒸制、晾晒,事事亲力亲为。有一回,为了赶在晨露未干时采到最新鲜的薄荷,大师兄天不亮就上山,回来时裤脚沾满了露水,鞋尖还沾着泥土,却笑着递给她一篮翠绿的薄荷叶:“刚采的,带着露水,药效最好。”
溪瑶看着他额角的汗珠,心里一暖,转身去厨房煮了碗姜枣茶,递到他面前:“师兄,暖暖身子,别着凉了。”大师兄接过茶碗,指尖触到她的手背,这一次,两人都没有躲闪。他望着她眼底的柔色,喉结滚动了一下,终究还是没说什么,只一口饮尽了热茶,暖意从喉咙一首淌到心底。
试制第三次时,春和膏的口感终于达到了理想状态——清甜中带着芡实的绵密,药香醇厚却不苦涩。溪瑶舀了一勺递给大师兄:“师兄,你尝尝。”大师兄低头,就着她的手尝了一口,清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比往年的春和膏更添了几分温润。“很好。”他抬眸看她,眼底是化不开的柔色,“比之前的更好,你费心了。”
夜里,两人坐在药圃的石凳上,整理白日采来的草药。月光洒在他们身上,给草木镀上了一层银霜。溪瑶忽然开口:“师兄,这五年,辛苦你了。”大师兄一愣,转头看她。“我知道,药庐的琐事、下山义诊的安危,都是你在扛。”溪瑶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感激,“我从一个连菖蒲都认不清的小丫头,到如今能独当一面,全靠你护着我。”
“傻丫头。”大师兄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亲昵,“你天资聪颖,又肯下苦功,能有今日的成就,是你自己的本事。我不过是……想陪着你。”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作者“雁非枫”推荐阅读《科研大佬重生之农家王妃有空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从你第一天上山,攥着药篓紧张得手足无措,到后来入宫为太后诊治,临危不乱,我看着你一点点长大,一点点优秀,心里……很欣慰。”
溪瑶低着头,脸颊发烫,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她知道,他的心意,藏了五年,藏在每一碗温热的汤药里,每一次默默的守护里,每一次默契的配合里。而她的心,也在这五年的朝夕相处里,慢慢沉淀,从依赖变成了牵挂,从敬重变成了爱慕。
“师兄,”她鼓起勇气,抬眸望他,眼底映着月光,亮得像星星,“母亲说,最好的缘分,是能陪你守着初心的人。我想……和你一起,守着这药庐,守着这些百姓,年年制春和膏,岁岁研新药,一首走下去。”
大师兄的身体猛地一僵,眼底满是震惊,随即是难以置信的狂喜。他望着她,目光灼灼,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骨子里。“瑶儿,”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滚烫,“你……你说的是真的?”
溪瑶用力点头,眼眶微微发红:“是真的,师兄,我想和你在一起。”
大师兄一把将她拥入怀中,动作轻柔却坚定,仿佛握住了失而复得的珍宝。“我等了五年,”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哽咽,“从你还是个青涩的小丫头,等到你亭亭玉立,等到你愿意接纳我,瑶儿,谢谢你。”
药圃里的槐花簌簌落下,落在两人的肩头,带着清甜的香气。风一吹,药香与花香交织在一起,缠绕在彼此心间,成了最动人的誓言。溪瑶靠在他的肩头,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这份感情,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惊天动地的承诺,却在五年的时光里,在日复一日的相处里,慢慢沉淀,愈发醇厚,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
此后的岁月,苍梧山的药庐依旧药香满溢。溪瑶和大师兄成了山下百姓口中“最般配的一对”,他们一起辨证开方,一起炮制新药,一起下山义诊,一起在药圃里劳作。每年春日,春和膏的香气都会如期弥漫在山间,那香气里,藏着医术的传承,藏着医者的仁心,更藏着两人历经五年时光沉淀的深情。
三师兄寄来的贺礼,是一株千年老山参,信里写着:“恭喜师妹与大师兄,愿你们如参之坚韧,如药之醇厚,岁岁相守,岁岁安康。”溪瑶将人参制成了滋补膏,分给了年迈的村民,也留了一些,每日给大师兄泡一杯,笑着说:“师兄,你要保重身体,往后还要陪我走很多年呢。”
大师兄握着她的手,眼底是化不开的柔色:“好,陪你走一辈子,陪你制一辈子的春和膏,守一辈子的苍梧山。”
时光荏苒,又是十年。溪瑶己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小师妹,成了苍梧山药庐的主心骨,而大师兄依旧在她身边,默默守护,事事支持。他们的感情,没有被岁月冲淡,反而如同药圃里的草药,在时光的滋养下,愈发根深蒂固,愈发温暖动人。
那日,夕阳西下,两人坐在药圃的石凳上,看着漫天晚霞,溪瑶靠在大师兄的肩头,轻声道:“师兄,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制春和膏,把槐花加太多,甜得发腻吗?”大师兄笑了,声音温和:“记得,你当时还哭了,说自己太笨,我安慰你,说甜一点也挺好,至少大家愿意吃。”
“那时候,我就觉得,有师兄在,真好。”溪瑶闭上眼,嘴角带着笑意,“这十五年,谢谢你一首陪着我,护着我。”
大师兄握紧她的手,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傻丫头,能陪着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晚霞染红了半边天,药香弥漫在山间,槐花依旧开得绚烂。苍梧山的风,吹过十五年的时光,吹不散药香,也吹不散两人深藏心底的深情。他们的故事,如同这山间的药草,平凡却坚韧,在岁月里静静生长,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最终酿成了最动人的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8ID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