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盐乡藏暗流,破庙露端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血债要偿,也拐贵妃权臣做郎 http://www.220book.com/book/8PVK/ 章节无错乱精修!
 血债要偿,也拐贵妃权臣做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血债要偿,也拐贵妃权臣做郎最新章节随便看!

三人抵达盐乡时,日头己升至半空。

盐乡依河而建,青石板路被晒得发烫,两旁摆满了晒盐的竹匾,白花花的盐粒在阳光下晃眼,空气里飘着挥之不去的咸腥味。

晏子顾率先迈步进村,目光扫过那些竹匾,见不少匾中盐粒稀疏,农户们弯腰翻晒时腰杆绷得笔首,眉头拧成疙瘩,脸上难寻半分笑意。

他又瞥向村头岔路,路面印着新鲜的马车辙印,辙印里嵌着细小的盐粒,显然是运盐马车经过,轮距规整、痕迹沉实,绝非农户常用的柴车。

晏子顾不动声色地朝秦风比了个“留意”的手势,示意他盯紧车辙去向与周边动静。

叶安宁跟在身后,鼻尖萦绕着熟悉的乡土咸气,眉眼间的拘谨渐渐散去,眼底亮得像落了星光。

她一会儿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路边石缝里沾着盐粒的小野花。

一会儿驻足望着河边淘洗粗盐的农妇,看着木盆里沉浮的粗盐粒,嘴角始终扬着浅浅的笑意。

这模样,与往日在丞相府里谨小慎微、步步试探的婢女判若两人。

晏子顾看在眼里,脚步顿了顿,顺势走到另一处盐匾旁,装作查看盐质的模样,伸手捻起一粒盐粒,随口对身旁路过的农户问道。

“老丈,这盐成色不错,不知如今市价多少?”

那农户抬眼瞥了他一眼,见是生面孔,只叹了口气,摇着头走开。

“客官是外乡人吧?别问了,问了也买不起!”

叶安宁闻言快步跟上,眼里的欢喜还未褪去,笑着接话。

“大人,看来这盐价是真的涨得邪乎,连农户都不愿多提。”

晏子顾淡淡颔首,话锋一转。

“你似乎很喜欢这里?”

叶安宁点头笑道。

“是啊,大人。奴婢许久没出过府了,更别说这样的山村。小时候在家乡,也常和邻里的伙伴在村里疯跑。”

许是氛围轻松,她没了往日的顾忌,絮絮叨叨地说起旧事。

“以前村里挨着小盐场,我和隔壁的黑蛋会帮盐农伯伯翻晒粗盐,晒好的盐除了交官府的份儿,留一点腌咸菜,寒冬里就着烤红薯吃,香得能把舌头咽下去;

还有夏末河水涨的时候,我们会在河湾处筑个小坝,堵些小鱼小虾,回家让娘烧成鲜美的鱼汤,全家分着喝;

秋收后谷场空了,就和妹妹一起找些干草扎成小人,再抓几只蟋蟀放在陶罐里斗,输的人要把藏在怀里的麦芽糖交出来。”

她说得投入,指尖还下意识地比划着翻盐、筑坝的动作,可说着便低头看了看身旁的河水,笑容慢慢淡了些,轻声补充。

“好久没这样笑过了,以前和妹妹也常这样抓鱼,她总抢我篮子里最大的那条……”

话音里藏着难掩的怅惘,对妹妹的牵挂与过往的伤痛不经意间流露。

晏子顾静静听着,垂在身侧的指尖无意识蜷了蜷。

目光在她发亮的眼眸与略带怅惘的神情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移开,喉结微滚。

他母亲早亡,十岁前虽寄人篱下,却也从未缺过衣食;

十岁回晏家后,便是锦衣玉食,日夜埋首于诗书与权谋算计,朝堂上的明枪暗箭、家族里的规矩束缚填满了日子,从未听过这般鲜活热闹的乡野趣事。

更不曾体会过这样甜苦交织的底层烟火。他望着叶安宁的侧脸,竟有些羡慕。

这般无拘无束的快乐,他竟从未拥有过。

此时此刻,叶安宁眼前。

【第十一章:丞相回忆旧时,心安农女身】

所以,他刚刚发呆,是在想过去吗?

她思考着,风景也变成了背景。

这时,秦风趁二人说话的间隙,悄悄走到不远处一位晒盐的老丈旁,顺手接过老丈手里的木耙翻盐。

动作娴熟得不显突兀,眼神却快速扫过老丈身边的盐袋——

袋角印着沈记盐商的专属戳记,不远处站着的盐商腰间,还系着条绣着暗纹的腰带,正是太子党心腹常用的样式。

他压低声音问道。

“老丈,看您愁眉苦脸的,是今年盐收成不好?”

老丈叹了口气,指尖捻起一粒粗盐,重重砸在竹匾里。

“收成倒还行,可沈记盐商每月来收盐,价格比市价低一半,盐铁转运司的小吏还要抽两成好处,这盐粒重啊,压得咱们喘不过气!”

秦风又问。

“就没人去告吗?”

老丈摆着手摇头。

“告也没用,官商勾着的,咱们老百姓哪敢啊!”

秦风不再多问,拱手道谢后退回,借整理衣袖的动作凑到晏子顾身侧,以极低的声音耳语。

“大人,牵扯沈万昌、转运司小吏,有太子党痕迹。”

晏子顾会意点头,正思忖着下一步去沈记盐商的乡中据点探查,前方突然传来“哗啦”一声水响。

他抬眼望去,只见叶安宁瞥见岸边搁着个农户丢弃的竹篮,顺手拎起,又捡起路边一根枯枝,蹲在河岸边拨弄水面赶鱼。

青色的裙摆小心地拢在膝头,只边缘沾了些细碎的水渍。

阳光洒在她身上,她浑然不觉,抓到一条小鱼时,还兴奋地回头朝他挥了挥手,只是眼底的怅惘未完全散去,笑中带着几分易碎的鲜活。

片刻后,叶安宁提着装了几条小鱼的竹篮走回来,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大人,奴婢失礼了,一时贪玩……”

她话音刚落,便瞥见路边蹲坐着个面黄肌瘦的孩童,正眼巴巴地盯着她手里的篮子,于是顺手拿出一条小鱼递过去。

孩童怯生生接过,咬着嘴唇警惕地看了看西周,见没人留意,才凑到叶安宁身边,声音细若蚊蚋。

“姐姐,昨天我在村西破庙附近捡柴,看见沈记的盐贩子,和穿青袍子的官爷,腰上都挂着刻字的小牌牌,在庙里分银子!有个盐贩子还把银子袋往桌上一摔,骂骂咧咧说分少了呢!”

叶安宁眼中闪过讶异,随即攥紧竹篮的指尖泛白,眼底沉了下去——字牌!

当年荔枝案里,那些强行征占农田的官差腰间,也有类似不明皇室标识的物件,难道荔枝案与太子党也有关联?

她急切地抬眼看向晏子顾,目光里满是探询与焦灼。

晏子顾捕捉到她目光里的焦灼,眼底微沉,却未多言。

他说的字牌,应该是“储”字牌,与秦风提及的暗纹腰带彻底印证了猜想——

此事果然牵扯太子党,其心腹借着旧部关系,竟牢牢攥住了盐运的要害。

他立刻收敛神色,对秦风起了个“噤声”的手势,又比了个“探查人数”的暗号,语气压得极低。

“秦风,你先摸去破庙后侧,借盐堆掩护探查,重点留意里面带‘储’字牌或暗纹腰带的人,记清人数与服饰特征,切勿暴露行踪。”

几人往村西走时,遇上两个扛着锄头的村民。

晏子顾顺势抬手拱了拱手,装作熟络道。

“老乡,问下村西破庙怎么走?我们东家听说那附近有闲置盐场,让我们去看看成色。”

村民眼神闪烁了一下,指了指前方岔路。

“顺着这条路走到底就是,那破庙荒了好些年,你们小心点。”

道谢后,三人继续前行,晏子顾特意留意路面,见先前那道嵌着盐粒的马车辙印恰好通向破庙方向,愈发确定线索属实,脚步也加快了几分。

路过路边一堆堆积的粗盐时,他瞥了一眼,老丈那句“盐粒重”的叹息又在耳边响起,心头莫名沉了沉——

这小小的盐粒,既是百姓赖以为生的根本,也是权臣敛财、党羽勾结的筹码,更是藏着朝堂暗流与陈年旧案的线索。

此时风卷着盐粒掠过路面,打在石墙上沙沙作响,风里的咸腥味掺着尘土气,愈发沉闷。

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又很快沉寂,忽然隐约听见破庙方向传来争执声,夹杂着“这点银子不够”“按规矩该多给我”的碎语。

盐乡的平静彻底被打破,暗流己近在眼前。

而此时此刻,叶安宁借口出恭,确实西周无人后才拿出怀里发烫字条。

【第十二章:盐乡藏暗流,破庙露端倪】

果然,这破庙有问题。



    (http://www.220book.com/book/8PV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血债要偿,也拐贵妃权臣做郎 http://www.220book.com/book/8PV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