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实地勘察:山脚下的“陷阱”

小说: 明朝大太监   作者:深夜于灯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明朝大太监 http://www.220book.com/book/8RAI/ 章节无错乱精修!
 

霜华覆径,寒烟笼岫。青龙山北坡的晨色里,连风都裹着冰碴子,刮在人脸上像细针扎。陈西桂裹紧了身上半旧的青布袍,指节因攥着那本泛黄的《顺天府水利册》而泛白——册页边角被他连夜翻得发软,其中“青龙山北坡地下水位表”那一页,他早己记在心里,此刻却仍要反复,仿佛那纸页能给他添几分底气。

身后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赵大人到——”

陈西桂转过身,见赵大人穿着一件玄狐裘,由两个随从扶着,慢悠悠地从山道上下来。这人是工部侍郎的表亲,仗着外戚的势,在工部向来横着走,昨日在朝堂上就敢跟周鹤年呛声,此刻见了陈西桂,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斜睨着地上的勘察工具:“陈监丞倒是来得早,这荒山野岭的,冻坏了可别赖工部没给你备炭火。”

陈西桂躬身行了一礼,语气平稳:“赵大人,皇陵选址关乎国本,耽搁不得。按昨日约定,咱们需先去王忠老丈所说的低洼地勘察,那里是暗河最可能出没的地方。”他说着,从怀里掏出另一本小册子——那是王忠手绘的暗河走向图,上面用墨笔圈出了三个红点,最靠东的那个,便是今日要查的第一处。

赵大人扫了眼图纸,嗤笑一声,抬脚踢开脚边的一块碎石:“陈监丞倒是信那个老军汉的话?不过是守了几年皇陵,倒敢对工部的图纸指手画脚。我看呐,这地方山势平缓,土脉厚实,最适合建陵,哪来什么暗河?”他说着,朝随从使了个眼色,“你们听好了,今日就跟着本大人走,先去西坡看看,那才是风水宝地。”

“赵大人!”陈西桂上前一步,声音比刚才沉了些,“王老丈的‘雨水渗透日志’记录了三十年,每年雨季这处低洼地都会积水,且与《顺天府水利册》万历三年的勘察结果完全一致。西坡虽平缓,却不在暗河勘察范围内,若贸然去了,怕是会误了正事。”

赵大人脸上的笑容淡了,转头盯着陈西桂,眼神里带着几分警告:“陈监丞,你不过是个监丞,管的是文书房的笔墨,怎的还管起工部的勘察路线了?陛下派你来,是让你‘协助’本大人,不是让你指手画脚。”他顿了顿,故意压低声音,“再说了,这选址是周侍郎定的,你非要跟工部对着干,就不怕……惹祸上身?”

寒风卷着枯叶掠过,陈西桂的指尖冰凉,心里却清楚——赵大人这话,是赤裸裸的威胁。可他想起王忠昨日把日志交给他时的眼神,那老老兵红着眼眶说“皇陵若建在暗河上,将来陛下的灵柩被水泡了,咱们都是千古罪人”;又想起文书房里那些堆积的奏章,每一本都写着“民为邦本”,若皇陵修砸了,挪用的公款、枉死的工匠,又要多少账册才能算清?

他握紧了手里的水利册,抬眼时,语气依旧平静,却多了几分不容置疑:“赵大人,下官不敢跟工部作对,只敢对皇陵之事负责。若西坡真适合建陵,那再好不过;可若不先查低洼地,万一真有暗河,将来出了差错,下官担不起,赵大人,怕是也担不起。”

赵大人没想到陈西桂敢跟他硬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刚要发作,旁边一个随从凑上来低声说:“大人,别跟他置气,咱们先去西坡,等他找不到暗河,自然无话可说。”

赵大人想了想,觉得有理,便冷哼一声:“好,既然陈监丞这么固执,那咱们就分两路。你带你的人去查那什么低洼地,我带我的人去西坡,看看谁能找到证据。”他说着,甩袖就往西边走,随从们连忙跟上,只留下两个工部的小吏给陈西桂,那两人一脸不情愿,磨磨蹭蹭地挪到陈西桂身边。

陈西桂也不跟他们计较,点了两个自己带来的文书房小太监,拿起铁锹就往低洼地走。那地方果然如王忠所说,地势比周围低了三尺多,地面上还留着去年雨季的水痕,连草都长得比别处稀疏。

“开始挖吧,”陈西桂指着一处土色较深的地方,“往这儿挖,挖三尺深就行。”

一个小吏嘟囔着:“挖什么挖,肯定挖不出水,白费力气。”嘴上虽这么说,还是拿起铁锹往下铲。冻土硬得像石头,铁锹下去只溅起一点泥星子,小吏挖了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手冻得发红。

陈西桂见了,接过铁锹亲自来挖。他入宫前在老家种过地,挥锹的动作很熟练,只是净身后身子弱,没挖几下就出了汗,额头上的汗珠落在冻土上,瞬间就结了霜。旁边的小太监想替他,他摇摇头:“没事,快挖完了。”

就在铁锹挖到两尺多深时,突然“咯噔”一声,像是碰到了什么软物。陈西桂心里一动,放慢了动作,小心翼翼地往下铲——没过多久,铁锹尖就渗出了湿泥,再往下挖了几寸,竟有细小的水珠从泥土里渗出来,顺着铁锹的凹槽往下滴。

“出水了!”一个小太监惊喜地叫出声。

陈西桂连忙放下铁锹,用手扒开泥土——果然,底下的土己经湿得能攥出水来,再往下挖了半尺,一小股清水竟从土里冒了出来,顺着坑壁往下流,很快就在坑底积了一小滩。

那两个工部小吏看傻了眼,嘴里的嘟囔也停了,其中一个喃喃道:“真……真有水啊。”

陈西桂松了口气,刚要让人去通知赵大人,就听见远处传来赵大人的吼声:“陈西桂!你在干什么?!”

转头一看,赵大人带着人匆匆赶来,老远就看见坑里的水,脸色瞬间变了。他冲到坑边,指着坑底的水,又指着陈西桂,气得声音都发颤:“好你个陈西桂!竟敢在这里挖暗沟,伪造暗河证据!你是想毁了皇陵选址,还是想诬陷工部?!”

陈西桂没想到他会反咬一口,心里一紧,却很快冷静下来,从怀里掏出《顺天府水利册》,翻到对应的页码,递到赵大人面前:“赵大人,您看,这是万历三年顺天府的勘察记录,上面写着‘青龙山北坡低洼地,地下水位距地表三尺,雨季可至一尺’,咱们现在挖的坑,刚好三尺深,出水的位置与记录完全一致。这不是下官挖的暗沟,是本来就有的地下水。”

赵大人一把挥开水利册,册子“啪”地掉在地上,页角被泥土弄脏。他指着陈西桂,对周围的人喊:“大家都看到了!他拿着一本旧册子就想蒙骗众人,这坑明明是他故意挖的,就是为了跟工部作对!我要上书陛下,参他个欺君罔上、伪造证据之罪!”

那两个工部小吏连忙附和:“是是是,我们刚才都看见了,是陈监丞让往这儿挖的,肯定是他早就准备好的!”

陈西桂捡起地上的水利册,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泥,心里又气又急——他没想到赵大人会这么无赖,连证据都不顾了。可他看着坑底不断冒出的清水,看着旁边小太监们紧张的眼神,突然想起李公公给他的那枚“保命木牌”,此刻正贴在胸口,温热的触感仿佛能给他力量。

他抬起头,迎着赵大人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赵大人,下官没有伪造证据,这地下水是真的,记录也是真的。您要参下官,可以;但在参之前,还请您先看看这坑底的水——若是暗沟,水不会这么清,也不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您是工部的大人,该知道‘水脉’与‘暗沟’的区别。”

他顿了顿,转向周围的随从和小吏:“今日在场的各位都看在眼里,这水是怎么来的,大家心里都有数。下官不敢欺君,也不敢诬陷任何人,只盼着皇陵能选个稳妥的地方,将来不至于出纰漏。”

那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说话。赵大人气得脸色铁青,却也知道陈西桂说的是实话——那水确实清得很,不像是从暗沟里引来的脏水。可他若认了,就是打了工部的脸,周侍郎那边也没法交代。

他盯着坑底的水看了半天,突然冷笑一声:“就算这有水,也只是偶然!一处有水,不代表整个北坡都有水!咱们再去别处查,我就不信,还能到处都是水!”

陈西桂知道,赵大人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但他也不戳破——只要能继续勘察,只要能找到更多证据,总有一天能让工部承认错误。他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再去别处查,王老丈的图纸上还有两处红点,咱们一处一处地查。”

赵大人狠狠瞪了他一眼,转身就走,脚步却比刚才急了许多。陈西桂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坑底的清水,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勘察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怕是会更难走。

旁边的小太监凑上来,小声说:“监丞,赵大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咱们怎么办?”

陈西桂把水利册和王忠的图纸叠好,小心地揣进怀里,拍了拍小太监的肩膀:“别担心,咱们只要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查的地方查清楚,就不怕他找麻烦。”他抬头望向青龙山的深处,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只是那阳光虽暖,却照不进宫廷里的阴影。陈西桂心里清楚,这场勘察,不仅是跟地下水较劲,更是跟工部的势力、外戚的偏袒较劲。他握紧了怀里的册子,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这一次,他不能输,也输不起。

深夜于灯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8RA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明朝大太监 http://www.220book.com/book/8RA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