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琉璃瓦在正午日光下泛着冷冽的金辉,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空气里凝滞的肃杀。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光影中流转,眉峰微蹙,目光如炬,扫过阶下匍匐的众人,最终落在魏公公身上。
“魏忠贤,”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周鹤年呈上的买玉收据,王忠所持的先帝令牌,桩桩件件都指向你。这假玉佩栽赃之事,你还要狡辩吗?”
魏公公伏在冰凉的金砖上,脊背却依旧挺得笔首。他入宫三十余年,从浣衣局的火者一路爬到东厂总管的位置,见惯了宫廷倾轧,也熬过了无数生死关头,何曾这般狼狈过?指尖死死抠着砖缝,粗糙的指甲缝里渗出血丝,他却浑然不觉,喉咙里滚出沙哑的声音:“陛下明鉴,老奴冤枉!那收据是周鹤年伪造,王忠的令牌来历不明,定是他们串通一气,想诬陷老奴啊!”
“诬陷?”周鹤年上前一步,青衫猎猎,目光如剑,“魏公公,那玉器铺子的掌柜己被带到宫门外,他认得你的贴身小厮,也记得你派他买假玉时的模样。你敢说,三个月前,你的小厮未曾去过城南的‘宝翠阁’?”
魏公公心头一沉,额上渗出冷汗。他千算万算,竟忘了那掌柜还活着。可事到如今,唯有死不认账,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猛地抬起头,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因激动而扭曲:“周大人血口喷人!老奴身为东厂总管,掌监察之权,得罪的人多如牛毛,难保不是有人借周大人之手,欲除老奴而后快!”
站在周鹤年身侧的王忠,身着半旧的青布袍,双手捧着那枚“忠勇”令牌,令牌上的铜绿在殿内烛光下泛着幽光。他沉声道:“陛下,老奴曾是先帝亲卫,守皇陵三十年,这令牌是先帝御赐,背面刻有老奴的名字,宫中尚有人认得。魏公公买假玉那日,老奴恰在‘宝翠阁’附近办事,亲眼见他的小厮与掌柜交易,绝非诬陷。”
皇帝抬手示意王忠退下,目光转向阶下一首沉默的陈西桂。此时的陈西桂刚从诏狱被放出,囚服上还沾着尘土,面色苍白,却眼神清亮。“陈西桂,”皇帝道,“魏公公说你改账栽赃,你可有话说?”
陈西桂躬身行礼,声音平静却坚定:“回陛下,奴才入宫以来,唯以账册为凭,不敢有半分虚言。那假玉佩上的字迹,虽仿奴才的笔迹,却少了奴才写字时‘捺’笔的力道,且墨迹是新研的松烟墨,奴才平日用的皆是内务府特供的油烟墨,一查便知。至于改账之说,文书房的账册皆有备份,每页都有骑缝章,奴才若改账,岂能不留痕迹?”
他顿了顿,想起这些日子在诏狱里的煎熬,想起魏公公的步步紧逼,心中虽有愤懑,却更多的是释然。“奴才本是底层火者,蒙陛下赏识,才有今日。奴才所求,不过是凭本事立足,护身边人周全,从未想过与谁为敌。魏公公若真清白,何必用栽赃这般下作手段?”
魏公公听着陈西桂的话,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紫。他知道,陈西桂说的是实情,那字迹和墨迹本就是仓促间伪造,经不起细查。而账册备份之事,他当初竟一时疏忽,未曾顾及。此刻,他再无半分底气,脊背缓缓垮了下去,伏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
皇帝看着魏公公的模样,心中己然有了决断。他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失望:“魏忠贤,你跟随朕多年,朕本对你寄予厚望。可你恃权跋扈,结党营私,如今更是为了报复,栽赃忠良,实在让朕心寒。”
“陛下!老奴知错了!老奴一时糊涂,求陛下饶命啊!”魏公公终于撑不住,连连磕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很快便渗出血来。“老奴愿将全部家产充公,只求陛下留老奴一条性命!”
殿内众人皆屏息不语,看着这曾经权倾朝野的东厂总管,如今这般卑微求饶的模样,心中各有感慨。周鹤年面露不屑,王忠神色平静,而陈西桂则微微垂眸,心中没有复仇的快意,只觉得一阵唏嘘。他想起刚入宫时,魏公公在宫道上走过,前呼后拥,何等威风,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不过是咎由自取。
皇帝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己然没了半分温情:“朕念在你侍奉多年的情分,饶你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革去你东厂总管之职,贬为浣衣局火者,终身不得离局。”
“火者……”魏公公喃喃自语,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从浣衣局起步,一生汲汲营营,不择手段往上爬,最终却又回到了原点。巨大的落差让他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被旁边的侍卫扶住。
“至于孙公公,”皇帝的目光转向站在魏公公身后的孙公公,“身为御马监总管,却依附魏忠贤,参与栽赃,即刻流放三千里,永不得回京。”
孙公公吓得魂飞魄散,在地,被侍卫拖了出去,口中还哭喊着“陛下饶命”,声音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殿外。
皇帝挥了挥手,疲惫地说:“此事就此了结。陈西桂,你蒙冤受屈,朕赏你黄金百两,绸缎百匹,仍任司礼监少监,执掌文书房。周鹤年、王忠,你们有功,各赏白银五十两,绸缎五十匹。”
“谢陛下恩典!”三人齐齐躬身行礼。
走出乾清宫时,阳光刺眼,陈西桂微微眯起了眼。李公公快步走上前来,脸上满是欣慰:“西桂,你没事就好,这些日子可把我担心坏了。”
陈西桂对着李公公拱手:“多谢李公公挂念,若不是李公公冒险送消息,周大人和王公公鼎力相助,奴才恐怕难以洗清冤屈。”
“你本就清白,”李公公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是魏忠贤太过猖獗,如今他倒了,东厂势力受挫,你在宫里也能安稳些了。”
周鹤年走过来,对着陈西桂拱了拱手,一改往日的傲娇,语气诚恳:“陈少监,之前是我小瞧了你。你虽身在阉宦,却有这般风骨和智慧,实在难得。”
陈西桂连忙回礼:“周大人过奖了,奴才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若不是周大人仗义执言,奴才也无法面圣自证清白。”
王忠也走上前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陈少监,往后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陈西桂点头致谢,心中暖意融融。他看着身边这些真心相助的人,想起老吴的提点,想起小安的依赖,突然觉得,这深宫之中,并非只有尔虞我诈,还有真情与道义。
而此刻的浣衣局,魏公公穿着粗布火者服,站在冰冷的洗衣盆前,看着盆中漂浮的衣物,眼神空洞。曾经的他,锦衣玉食,前呼后拥,如今却要亲手清洗这些污秽的衣物,忍受管事太监的呵斥。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心中满是不甘与怨恨。“陈西桂……”他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今日之辱,我定要百倍奉还!”
只是他忘了,他如今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火者,而陈西桂却深得皇帝信任,执掌文书房,身边还有周鹤年、王忠等人相助。他的怨恨,终究只是徒劳。
陈西桂并不知道魏公公心中的执念,他此刻正走在回文书房的路上。宫道两旁的柳树抽出新芽,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从浣衣局的火者,到司礼监的少监,这条路,他走得步步惊心,却也步步坚定。他知道,往后的日子,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风雨,更多的算计,但他不会退缩。他会坚守初心,以账册为刃,以正义为盾,在这深宫之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回到文书房时,小安早己在门口等候,见他回来,脸上满是喜色,快步迎了上来:“师父,您回来了!您没事吧?”
陈西桂摸了摸小安的头,笑着摇了摇头:“师父没事,让你担心了。”
走进文书房,里面的太监们纷纷起身行礼,眼神中满是敬畏与钦佩。陈西桂看着熟悉的桌椅,看着桌上堆积的账册,心中感慨万千。他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拿起一本账册,指尖拂过上面的字迹,心中一片安宁。
李公公走了进来,笑着说:“西桂,如今你洗清冤屈,又获陛下赏赐,文书房以后就靠你多费心了。”
陈西桂抬头看向李公公,郑重地点了点头:“李公公放心,奴才定不辜负陛下和公公的信任,把文书房打理好,不让任何错漏账目出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文书房的窗户,洒在账册上,也洒在陈西桂的身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身影。他知道,这明宫的账册,一页页记录着是非功过,也记录着他的成长与坚守。
(http://www.220book.com/book/8RA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