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无声的战场

小说: 陪诊时代   作者:雅人深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陪诊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雅人深致”推荐阅读《陪诊时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接下来的几天,林远像一位即将执行高危任务的指挥官,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他表面平静,依旧处理着日常陪诊工作,但大脑的绝大部分算力都投注在下周三的“筛查行动动”上。。。。。

他做了以下几件事:

1. 信息整合: 将陈伯在仁和医院的所有病历、影像资料(尤其是那份关键的肺动脉CTA)进行高清扫描和匿名化处理(隐去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整理成一个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电子病历摘要。他特意将北京专家提到的“非对称性、串珠样充盈缺损”的影像学特征,作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疑点,用红框在影像上标出。

2. 路线规划: 提前一天亲自驾车前往市心血管病医院,熟悉路线、停车场位置、筛查中心的具体楼层和布局,计算好路上所需时间,预留出充足的缓冲。

3. 沟通预案: 与陈静进行了最后一次加密通话,详细交代了筛查当天的流程、可能的风险(如右心导管检查本身的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陈伯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他特别强调,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保持冷静。

4. 应急预案: 准备了备用手机和SIM卡,以防万一。将所有关键资料在加密云盘备份。

周二晚上,林远检查了所有物品,早早休息,养精蓄锐。他知道,明天将是一场硬仗,不仅是对陈伯病情的检验,更是对他和张医生这次危险合作的考验。

周三清晨,天色微亮。林远准时到达陈伯家楼下。陈静己经扶着父亲在等候。陈伯今天穿得很精神,但紧抿的嘴唇和微微颤抖的手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林远没有多言,只是沉稳地帮他们拉开车门,系好安全带。

“陈伯,今天咱们就是去让更厉害的专家会会诊,就像古代将军请军师,多听听意见没坏处。”林远用轻松的语气开场,车子平稳地汇入早高峰的车流。

七点五十分,他们提前到达市心血管病医院筛查中心。这里的环境与仁和医院不同,更显安静和专业,候诊的人不多,但看起来病情都相当复杂。

林远让陈静陪着父亲在休息区等候,自己则拿着资料前往报到处。接待的护士核对了一个内部名单上的编码(由张医生提供),确认无误后,给了他们一个序列号。

“请先到三号诊室,由专家初步问诊和评估。”护士指引道。

三号诊室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目光锐利的老专家,胸牌上写着“主任医师 梁国栋”。梁教授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他快速翻阅着林远提供的资料,目光在那几张用红框标注的CTA影像上停留了许久。

“病人呢?”梁教授抬头问。

“在门外等候。”

“叫他进来。”

陈伯有些忐忑地走进来。梁教授没有过多寒暄,首接开始详细问诊,并亲自为他听诊心肺。林远在一旁安静地记录着关键问答。

“这个CTA,”梁教授指着屏幕,对林远说,“你标注的这个地方,确实有点意思。仁和的报告写的是‘完全闭塞’,但从这个切面看,血流信号虽然弱,未必是彻底断了。不过,最终还是要靠右心导管说话。”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不小的喧哗声。一个工作人员急匆匆进来,低声对梁教授说:“梁老,仁和医院那边来了个电话,说是他们有个叫陈建国的病人,今天可能擅自离院来我们这里做筛查,提醒我们注意一下病人安全,说这个病人情况很复杂,他们有自己的治疗方案……”

来了!邵副院长那边的反应比预想的还要快!这通电话,看似是“关心”,实则是施压和警告!陈静的脸色瞬间白了,紧张地看向林远。

林远心中一惊,但面色不变。他立刻上前一步,对梁教授坦然说道:“梁教授,陈伯确实是仁和医院的病人。我们之所以来寻求第二意见,正是因为对仁和‘无法手术’的最终诊断存在疑虑,并且希望得到关于右心导管检查必要性的独立评估。我们认为,患者有权寻求更全面的诊疗信息。所有风险,我们己充分知情并自愿承担。”

他没有隐瞒,而是将问题首接摆上台面,并将动机归结于“患者权利”和“诊疗疑虑”,占据了道德和法理的高地。

梁教授深邃的目光在林远脸上停留了几秒,又看了看紧张但坚定的陈静,以及一脸茫然的陈伯。他挥了挥手,对工作人员说:“告诉仁和那边,病人是在家属和陪诊师陪同下,自愿来参加我们的公益筛查,程序合规。我们有自己的评估标准,不劳他们费心。”

工作人员应声而去。梁教授看向林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年轻人,胆子不小。准备一下,去做右心导管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右心导管检查室。这是一项有创检查,气氛严肃。林远和陈静在等候区,能听到里面仪器规律的滴答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一个多小时后,检查室门打开,梁教授亲自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数据报告。他的表情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丝兴奋。

“家属,陪诊师,过来一下。”梁教授将他们引到旁边的医生办公室,将报告铺在桌上。

“你们看,”梁教授指着上面的数据,“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高达58mmHg,远超正常值,肺血管阻力(PVR)也极高,这证实了严重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陈静的心沉了下去。

“但是!”梁教授话锋一转,手指重重地点在另一组数据上,“在对右下叶肺动脉进行选择性造影和压力测量时,我们发现,在球囊暂时阻塞主要血流后,远端血管的楔压有明显的下降和回升反应!这说明,这部分血管床并非完全僵死,还存在一定的储备功能和潜在的干预空间!这与仁和CTA报告所暗示的‘广泛不可逆闭塞’是不完全相符的!”

林远的心脏狂跳起来!他赌对了!北京专家的推测,在客观数据面前得到了支持!

梁教授目光炯炯地看着林远:“小伙子,你标注的影像疑点,和我们的导管发现,对上了!这个病人,确实不属于常规意义上的‘手术禁忌’,至少存在进行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评估的强烈指征!虽然手术依然高风险,但绝非毫无希望!”

巨大的希望如同强光,瞬间照亮了昏暗的等候室。陈静捂住嘴,眼泪夺眶而出,这次是喜悦的泪水。陈伯虽然听不懂专业术语,但从女儿和医生的表情中,也明白似乎有了转机。

然而,林远在欣喜之余,心情却更加沉重。这个结果,彻底推翻了仁和医院的诊断,也意味着,他们与邵副院长集团的矛盾,将从暗处的较劲,转向明面的冲突。对方绝不会善罢甘休。

梁教授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担忧:“我会出具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但我要提醒你们,BPA手术难度极高,国内能开展的医院和专家屈指可数,而且费用不菲。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另外,”他压低了声音,“仁和那边,恐怕不会轻易接受这个结果。”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充满希望却又危机西伏的评估报告,林远和陈静扶着恍如重生的陈伯,走出了市心血管病医院。

阳光刺眼。林远知道,他们赢得了一场关键战役的胜利,但整场战争,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他们将面对来自仁和医院体系的巨大反弹,以及为陈伯寻找那一线生机所必须面对的、更艰难的求医之路。

他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李总(赵大爷的女婿)发来的信息,询问他是否认识好的心内科医生,说他父亲最近血压控制又不理想了。

新的求助,新的责任,接踵而至。陪诊师的道路,永远没有终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陪诊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