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南方的评估

小说: 陪诊时代   作者:雅人深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陪诊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章节无错乱精修!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病房,比仁和医院更显现代化和安静。中央供氧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取代了笨重的氧气瓶。陈伯躺在病床上,经过一夜的休息和稳定的氧疗,脸色比旅途劳顿后好了些许,但眼底深处对陌生环境的茫然和一丝恐惧仍未散去。

林远几乎一夜未眠。他仔细检查了病房的设施,熟悉了呼叫铃和应急设备的位置,向夜班护士详细了解了研究所的探视、订餐和检查流程。他需要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快速适应新环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清晨,护士来抽血。面对陌生的护士和口音,陈伯又显露出紧张。林远用提前学会的简单粤语问候语(如“早晨”、“唔该”)与护士沟通,缓和气氛,同时用普通话温和地向陈伯解释每一步操作,分散其注意力。抽血过程顺利。

随后是胸部X光和新环境下的心电图。研究所的检查系统与仁和不同,需要到不同的影像中心。林远提前查好路线,用轮椅推着陈伯,穿梭在宽敞但结构复杂的医疗大楼里。他方向感极强,几乎没有走任何弯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陈伯的奔波和等待。

在每一个检查环节,他都能清晰、准确地向技师说明患者的病情要点和注意事项(如行动不便、需持续吸氧),展现出对病情的深入了解,赢得了当地医护人员的初步好感和配合。这种快速融入不同医疗体系的能力,是顶尖陪诊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午,梁教授在杨助理和几位年轻医生的陪同下,来病房进行首次正式查房。梁教授依旧话不多,但检查非常仔细。他亲自为陈伯听诊了很长时间,特别是背部肺底区域,并仔细查看了带来的旧片子和新的X光片。

查房结束后,梁教授将林远和陈静叫到医生办公室。他指着灯光板上的新旧胸片对比,语气沉稳:

“从影像上看,患者的肺气肿情况确实很严重,双肺过度充气,膈肌低平。这是慢阻肺的典型表现。”他话锋一转,拿起那份市心血管病医院的右心导管报告,“关键在这里。我们研究所明天会为他重复一次右心导管检查。”

陈静的心提了起来。

梁教授看向林远:“林先生,你标注的CTA疑点,和这份导管报告提示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你必须清楚,即使证实了局部血管存在干预潜力,BPA手术也绝非易事。患者的肺功能极差,手术耐受性是一个巨大挑战;另外,这类手术费用高昂,医保报销比例很低,大部分需要自费,你们要有充分的财务准备。”

梁教授的话专业、客观,没有任何夸大其词,既指出了希望所在,也毫不避讳地阐明了巨大的风险和现实困难。这种权威的坦诚,反而比空洞的安慰更让人信服。

“我们明白,梁教授。”林远代表家属回答,“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愿意尝试,也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准备。”

梁教授点了点头,对杨助理说:“安排明天上午第一台导管。通知麻醉科和ICU做好预案。”他最后看了一眼林远,意味深长地说:“在这里,一切以病人的临床证据和我们的专业判断为准。其他的,不必过多顾虑。”

最后一句话,像一颗定心丸,暂时抵消了杨助理之前关于“消息传得快”的隐忧。广州的团队,展现出了强大的专业自信和独立性。

梁教授离开后,陈静脸上的希望之光黯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对巨额费用的担忧。“林先生,这手术费……”她之前说的“卖房子”是决心,但真到眼前,压力如山。

林远早己考虑到这一点。他冷静地分析:“陈女士,费用确实是现实问题。但我们分几步走。第一,明天导管检查后,才能确定手术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费用才能大致估算。第二,我们可以尝试多渠道解决。”

他拿出手机,边操作边说:“我现在就联系几家国内知名的医疗筹款平台,提前准备资料。同时,我了解到现在有一些针对罕见病或重大疾病的慈善基金会有定向援助项目,我会尝试申请。此外,”他看向陈静,“您是否可以联系老家的医保局,咨询异地就医重症患者可能存在的特殊报销政策或医疗救助?”

林远不仅关注医疗本身,更提前布局解决衍生出的巨大经济压力,展现出全方位的支持能力。他将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给予了陈静切实的行动方向。

“好!好!我都听您的!”陈静仿佛又找到了主心骨。

傍晚,林远在研究所附近的小餐馆匆匆吃了晚饭,同时用手机处理着其他客户的咨询。他收到李总的信息,感谢他推荐的心内科医生,赵大爷的血压在新药调整后稳定了不少。他也远程指导了周阿姨的女儿如何记录血压日记。

陪诊师的工作,并不会因为一个重点案例而停止。他就像一名消防队长,需要同时关注多个可能起火点。

回到病房,陈伯己经睡下。陈静在陪护床上和衣而卧,眉头紧锁,显然在梦中也在为费用和父亲的病情担忧。

林远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窗外广州的万家灯火。这座城市充满生机,却也隐藏着未知的挑战。梁教授的团队专业强势,但仁和那边的阴影真的会就此消散吗?明天的导管检查,结果会如何?手术如果真的可行,巨大的费用又如何解决?

一个个问号在他脑中盘旋。但他没有焦虑,而是习惯性地开始梳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像一名棋手,推演着各种可能。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安心陪诊”苏总的微信消息:

“林先生,听说你在广州?我们机构接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案例,客户是位在华外籍人士,对医疗标准要求极高,沟通存在障碍,目前在某高端私立医院,情况复杂。我们的陪诊师搞不定。不知你是否有兴趣介入?费用可以按最高标准的三倍计算。算是……江湖救急。”

林远看着这条信息,眉头微蹙。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委托,但也意味着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陈伯的事情悬而未决的当下,他是否应该分心?

新的选择,伴随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悄然出现在十字路口。

雅人深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陪诊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