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导管室区域,气氛比普通病房区更为凝重。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特殊金属器械的淡淡气味。陈伯被推进那扇标志着“介入手术室”的厚重自动门之前,紧紧抓住了林远的手,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
“陈伯,放宽心,梁教授是国内最好的专家。我们就当睡一觉,检查做完,结果出来,咱们心里就彻底亮堂了。”林远俯下身,声音沉稳有力,拍了拍老人的手背。他的镇定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部分恐慌。
陈伯嘴唇翕动,最终只是重重地捏了捏林远的手,然后松开了。
门关上,指示灯亮起“手术中”。陈静再也支撑不住,靠在墙壁上,无声地流泪,肩膀微微颤抖。漫长的等待开始了,每一分钟都像一个世纪。
林远没有让陈静沉浸在焦虑中。他扶着她到等候区的椅子上坐下,递上温水,然后开始用另一种方式分散她的注意力。
“陈女士,趁现在有空,我们来梳理一下接下来可能需要的步骤。”他拿出笔记本,语气如同策划一个项目,“如果检查结果乐观,确定可以手术,我们立刻启动三线方案:第一,医疗筹款平台,资料我昨晚己初步准备好,只需补充最新检查报告;第二,慈善基金会申请,我筛选了三家最有针对性的,申请流程各不相同,需要您配合提供一些家庭情况证明;第三,异地医保咨询,我今天下午会亲自给老家医保局打电话,了解最详细的政策。”
他将庞大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财务压力,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执行的任务。这种“有事可做”的感觉,极大地缓解了陈静的无助感。她擦干眼泪,拿出手机,开始按照林远的提示查找相关信息。
接着,林远看似随意地聊起广州的饮食、气候,甚至计划着等陈伯情况稳定些,可以推他去医院小花园晒晒太阳。他用平淡而充满生活气息的话语,为冰冷的等待注入了一丝暖意和盼头。
三个多小时后,导管室的门终于打开。先出来的是杨助理,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他径首走向林远和陈静。
“检查做完了,很顺利。梁教授正在里面看实时数据。”杨助理言简意赅,“初步看,和我们预想的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好一点。右下叶部分血管的响应比预想的要活跃一些。当然,最终结论要等所有数据分析和影像重建完成。”
“更好一点”!这西个字,如同甘露,瞬间滋润了陈静干涸的心田。她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连连向杨助理鞠躬。
林远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但保持冷静:“辛苦杨助理和梁教授了!病人情况怎么样?”
“麻药还没完全过,在恢复室观察,生命体征平稳。你们再等一会儿就能见到。”
见到被推回病房、尚显虚弱的陈伯后,陈静的情绪终于彻底释放,喜极而泣。林远则在与杨助理的进一步沟通中,保持着清醒。
“杨助理,您刚才说的‘更好一点’,具体指什么?对手术决策的影响有多大?”
作者“雅人深致”推荐阅读《陪诊时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杨助理欣赏地看了林远一眼,解释道:“意味着目标血管的可扩张性可能更好,手术成功的概率或许能提升几个百分点。但风险依旧存在,主要是再灌注肺水肿和血管损伤出血。梁教授会组织多学科会诊(MDT),综合肺功能、心脏功能等所有数据,最终权衡利弊。”
林远点头表示理解。他没有被初步的乐观冲昏头脑,深知几个百分点的提升,改变不了高风险的本质。这种理智,是对患者真正的负责。
傍晚,梁教授亲自来到病房,给出了更明确的意见:“MDT安排在明天下午。从现有数据看,有尝试BPA的指征。但你们要明确,这是‘尝试’,不是保证。手术方案会非常谨慎,分次进行,每次只处理极少数血管,观察反应。整个过程可能漫长,费用也会累积。”
希望的大门,又推开了一些,但门后的道路依然崎岖漫长。
安顿好陈伯,林远才有空仔细思考苏总发来的那个“江湖救急”的委托。他回复信息,询问了更详细的病例情况。
苏总很快发来概要:患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德国工程师,长期在华工作,突发剧烈腹痛,在某高端私立医院初步诊断为“复杂性胰腺炎”,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和医患沟通极度不满,情绪激动,语言障碍加剧了误解,治疗陷入僵局。
案例本身极具挑战性,涉及跨文化沟通、高端医疗资源协调以及对复杂疾病的快速理解。三倍费用的确,但林远清楚,这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他站在病房窗前,看着广州的夜景。陈伯的MDT结果明天才出,即使决定手术,前期准备也需要时间。眼下似乎有一个空档期。
但这样做,是否是对陈伯的不负责任?将宝贵的精力分散给另一个高难度案例,风险几何?
然而,另一个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陪诊师的本职,不就是帮助陷入医疗困境的人吗?那个德国患者同样需要帮助。而且,接触高端私立医院的案例,或许能拓展自己的人脉和视野,这对未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或许有益。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钱。陈伯的手术费用缺口巨大,这笔高额佣金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深思熟虑后,他给苏总回复:“苏总,感谢信任。我可以介入,但有三个条件:第一,我必须先确保我当前主要客户(陈伯)的MDT结果明朗且安排妥当;第二,我需要该德国患者的全部现有病历资料进行预评估;第三,我的服务时间需要根据陈伯这边的进展灵活安排,不能固定坐班。”
他设定了清晰的边界,既不放纵机会,也不放弃责任。
苏总几乎秒回:“完全同意!资料马上发你!等你消息!”
放下手机,林远深吸一口气。前方的道路依然迷雾重重,但每一步选择,都指向更广阔的天地,也承载着更重的责任。守望在陈伯的病床前,他的目光己投向另一场即将到来的、跨越文化与医疗体系的挑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