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顾曼云带着哭腔的电话,林远并未感到意外。顾鸿轩岳父的去世,必然导致其精力分散,顾鸿志趁机发难是意料之中。他冷静地对顾曼云说:“顾女士,别慌,我马上到。在我到之前,无论三先生说什么,关于老爷子的任何护理方案和用药,一切维持原状,这是底线。”
在赶往顾家老宅的车上,林远迅速理清了思路。顾鸿志的诉求核心是“省钱”和“彰显存在感”,而非真正关心父亲健康。首接冲突不明智,但原则问题绝不能退让。他的策略是:坚守专业底线,争取关键盟友,用事实说话。
到达老宅时,客厅里的气氛比上次更加凝重。顾鸿志翘着二郎腿坐在主位,脸上带着一丝得意。顾曼云和周姨站在一旁,脸色焦急。护工则忐忑不安地待在角落。
“林先生,你来得正好。”顾鸿志先发制人,“我大哥家里有事,这段时间顾不过来。我看老爷子的压疮也好得差不多了,日常护理有周姨和护工就行。你这边费用不低,我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林远没有动怒。他平静地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调出他精心维护的《顾老健康管理日志》,转向顾鸿志,语气平和但坚定:
“三先生,关心老爷子费用,说明您有孝心,是好事。不过,我们不妨先看看数据。”
他滑动屏幕,展示一系列图表和照片:
“这是老爷子压疮的愈合趋势图,面积缩小了70%,但最深处的创面仍未完全闭合,仍需高级敷料和专业换药,一旦松懈,极易复发,前功尽弃。”
“这是老爷子近期的生命体征波动记录,夜间心率仍有偶发异常,需要密切监测。”
“这是营养摄入和体重曲线,刚刚趋于稳定,仍需精细管理。”
“我目前的重点工作,己从急性期压疮护理,转向预防复发、监测潜在心肺风险、维持营养状态、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认知波动。这些工作,需要基于专业知识的持续评估和干预,并非简单的‘日常护理’。”
他用客观数据,将“陪诊”的价值具体化、可视化,首接回应了“压疮好了就没事”的谬论。顾鸿志看着清晰的数据对比,一时语塞。
见顾鸿志还想反驳,林远话锋一转,将问题巧妙抛回给对方:“三先生,如果您认为目前的护理方案可以简化,当然可以。不过,出于对老爷子安全的绝对负责,我们需要一个正式的‘方案变更评估’流程。”
他拿出手机,作势要打电话:“我现在就联系王医生(家庭医生),向他说明情况,由他从纯医学角度评估:在当前阶段,停止专业陪诊协调、简化护理方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陪诊时代 是否会对老爷子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如果王医生评估后认为风险可控,我立刻办理交接。一切以医生的专业判断为准,您看如何?”
这一招“风险转嫁”极其高明。顾鸿志敢对林远施压,却绝不敢承担“在医生反对下强行变更方案导致父亲健康恶化”的责任。一旦惊动医生,他的“省钱论”在专业医学判断面前将不堪一击。
顾鸿志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连连摆手:“哎!没必要惊动王医生!我就是提个建议,商量嘛!”
林远顺势收起手机,语气缓和但立场依旧坚定:“三先生,我理解您的考量。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让老爷子平安康健。现阶段,维持治疗的连贯性是重中之重。任何变动,都需要极其谨慎。曼云女士全程跟进,最了解情况,她的意见至关重要。”
他将顾曼云拉回决策圈,巩固了同盟。顾曼云立刻接口:“三哥,林先生说的对!爸现在看着稳定,但一点马虎不得!大哥不在,咱们更得小心!”
顾鸿志孤立无援,又怕担责任,只好悻悻地说:“行行行,你们专业,你们说了算!我也就是白操心!” 说完,找了个借口,匆匆离开了老宅。
危机暂时解除。顾曼云长舒一口气,几乎虚脱,对林远的敬佩和依赖更深了一层:“林先生,今天又多亏了您!要不是您,真不知道会怎样!”
林远安抚道:“应该的。关键是接下来。我建议,等顾先生(顾鸿轩)处理完家事,情绪稍稳后,我们最好能开一个正式的家庭会议,把后期的照护目标、分工和预算明确下来,形成书面纪要,避免再生枝节。”
顾曼云连连点头。
新的挑战与持续的重心
离开顾家时,华灯初上。林远感到一丝疲惫,这种家庭内部的博弈,消耗的心力有时远超专业工作。但他也清楚,这是高端陪诊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手机响起,是刘总发来的信息,确认了明天上午上门评估其父亲事宜。林远回复确认,将注意力转向新的挑战。
同时,他也收到韩雪的信息,说韩教授近期情况稳定,食欲好转,并附上了一张老人戴着老花镜认真看报纸的照片。照片一角,放着那本《西游记康复指南》。
看着这张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林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点滴的进步和认可,是他面对所有风雨的最大动力。
顾家的风波警示他,陪诊师的工作,不仅在于面对疾病的复杂性,更在于洞察和平衡人性的复杂性。而他的专业与坚守,正是在这复杂的漩涡中,成为患者利益最可靠的“定盘星”。
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步伐坚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