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1938年春,根据地,情报科
王铁柱的“战场初体验”,以一条尿湿的棉裤和一顶带着弹痕的钢盔宣告结束。
这场羞辱,却成了他的一场“礼”。
他不再是那个跟在陆长风屁股后面,吵着要学“神仙本事”的愣头青。他开始真正理解,陆长风那句“活着,比什么都强”的重量。
他开始怕死。 也正因为怕死,他训练得比任何人都更疯。
当别的士兵在休息时,他就一个人跑到后山,对着一块石头,练习孙排长教的“卧倒”。一遍,一遍,又一遍。他要把自己摔得比子弹还快。
他对陆长风的崇拜,也从一种狂热的、对“神”的迷信,变成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对“兄长”的依赖。
“长风哥,你看俺这姿势,对吗?鬼子的机枪还能扫到俺不?” “长风哥,俺这枪栓,拉得够快不?” “长风哥,你那本子上……记的都是啥?”
王铁柱盯上了陆长风那个黑色的记账本。
自从有了蔡司望远镜,陆长风就成了连队里最“清闲”也最“诡异”的人。
他不常参加拼刺训练,也不常去靶场。
他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像一尊石像,趴在某个不知名的山脊上,迎着寒风,一趴就是一整天。
他只是在“看”。
然后,他会在那本小小的记账本上,写下一些王铁柱看不懂的“天书”。
“松田据点,三号炮楼,机枪手,右撇子。习惯每隔五分钟,朝左侧扇形扫射一次。换弹间隙:4.7秒。” “巡逻队,七人。军曹(中士)走路时,左脚比右脚重。可能……有旧伤。”
王铁柱看不懂。他只觉得,长风哥那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写的不是字,是……人命。
他不知道,这些在旁人看来“无用”的记录,己经通过连长的手,层层上报,堆在了团部情报科科长的桌上。
这天下午,陆长风刚从一次长达十二小时的“观察”中回来,冻得像一块冰坨。
“陆长风!” 连部的通讯员在洞口喊他。 “别歇了!团部情报科,耿科长要见你!”
“耿科长?”山洞里的老兵们都愣住了。
“团部?”王铁柱更是一脸茫然,“长风哥,你……你犯啥事了?”
连长和孙排长,是“兵”。管打仗,管杀人。 而团部的耿科长,是“官”。管地图,管脑子。
在战士们的认知里,去见耿科长,比去见连长……要吓人得多。
陆长风也皱起了眉。他那只废了的右臂,在阴冷的山洞里,又开始隐隐作痛。
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背起那杆“三八大盖”,用左手,仔细地擦了擦胸前那台望远镜的镜片。
团部情报科,设在一个更深、更干燥的大山洞里。 这里没有刺鼻的汗臭和血腥味,只有一股浓重的、纸张和墨水混合的“书卷气”。
耿科长,是个戴着圆片眼镜的中年人。 他不像个军人,倒像个私塾先生。他的桌子上,没有枪,只有堆成小山一样的文件、地图,和一支……红蓝铅笔。
“陆长风同志?”
耿科长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镜片,审视着眼前这个瘦削、冰冷,像一把出了鞘的刺刀般的少年。
“是。”
“坐。”耿科长指了指旁边的小马扎。
他没有寒暄。他从一堆文件里,抽出了一个小本子。
是陆长风的记账本。
“这个,”耿科长推了推眼镜,用那支红蓝铅笔,点了点本子上的一页,“是你写的?”
那一页,是陆长风对“黑龙口”大桥的记录。
“……桥下巡逻队,十一人。每晚九点、十一点、凌晨一点,三次交接。第二次交接时,哨兵会聚集在桥墩北侧背风处,抽烟。时间:三分钟。”
耿科长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
“我们昨晚派了人去。时间,三分钟。地点,桥墩北侧。人数,十一人。” “一模一样。”
他看着陆长风,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宝。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耿科长问。
“……不知道。”
“这叫‘情报’。”耿科长说,“这叫……一颗子弹都不用放,就能决定一场战斗胜负的……‘情报’。”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张巨大的、手绘的作战地图前。
“你的枪法,孙排长跟我夸过。说你是天生的‘神枪手’。”
“但他妈的,”耿科长爆了句粗口,这让陆长风有些意外,“‘神枪手’,咱们团,能拉出来一个排!可有‘脑子’的‘神枪手’,就你一个。”
他用红铅笔,在地图上,重重地圈出了一个地方。
“‘石门寨’据点。”
“鬼子一个标准中队(连)的兵力。三座炮楼,两挺重机枪,八挺轻机枪。像一颗毒牙,卡在我们去正定府的路上。我们……啃不动。”
耿科长回头,死死地盯住陆长风。
“团里的意思,是调你来我情报科。”
“我,”他顿了顿,“不同意。”
陆长风一愣。
“把你调过来,坐在我这个山洞里画地图,是浪费。”耿科长冷笑一声,“你这双眼,应该待在它该待的地方。”
“从今天起,”他下达了命令,“你,连同你的望远镜,归我首接指挥。”
“我不要你冲锋,也不要你开枪。”
“我只要你……‘看’。”
“给我盯死这个‘石门寨’。把他们中队长老娘姓什么,都给老子看出来!”
陆长风,又回到了他熟悉的“猎场”。
但这一次,他的猎物,不是一个军官,一个机枪手。 是……一整个据点。
他趴在距离“石门寨”一千三百米外的山包上,一趴,就是三天三夜。
王铁柱给他送饭。 他不动。
大雨淋透了他的伪装布。 他不动。
他的“蔡司”,成了他身体的延伸。 他那本记账本,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天书”。
他像一个最耐心的、最冷血的……“学者”。 他在研究…… 研究这群“猎物”的……“生活习性”。
“早六点,开饭。送饭的是三个伙夫。” “早七点,出操。带队的是个中尉。” “……早九点半,厕所最忙。” “……下午三点,那个中尉,会去西炮楼,和伪军军官打牌。” “……晚十点,巡逻队会偷懒,在仓库后墙抽烟。”
他记录着这些…… 无聊、琐碎、平庸的……“日常”。
他一开始,是在找“漏洞”。 找那个可以让他一枪毙命的“窗口”。
但看着看着…… 他发现了一个……比“漏洞”更可怕的……“规律”。
第西天。 上午十点。
陆长风的瞳孔,猛地收缩了。
他看到了。
在据点的正中央,那座高高的、给整个据点供水的……水塔。
一个日本兵,正打着哈欠,慢悠悠地爬上水塔的悬梯。他爬到顶上,掀开盖子,拿一根长竹竿,往里捅了捅,似乎是在测量水位。
……
陆长风的脑子里,“嗡”一声。
他立刻翻开他的记账本。
“第一天,上午十点零三分。水塔。一人。停留:一分钟。”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八分。水塔。一人。停留:一分半钟。” “第三天,上午十点零一分。水塔。一人。停留:一分钟。”
今天,是第西天。 十点零二分。
这是一个…… 雷打不动的、比日军出操还要精准的……“规律”。
一个…… 所有人都忽视的…… 致命的“规律”。
陆长风,没有再看下去。
他收起望远镜,像一条蛇,无声地,消失在了山脊上。
“什么?!”
团部山洞里。 当陆长风用他那冰冷的、不带一丝感情的语调,说完他的“作战计划”时——
孙排长,第一个跳了起来。
“投毒?!”他瞪大了眼睛,“长风!你他娘的疯了?!你让老子们去……去干这种……下三滥的勾当?!”
“打仗!就是刀对刀,枪对枪!”孙排长一拳砸在桌上,“你让老子们去……往水缸里撒药?那他娘的……是土匪!是汉奸才干的事!”
山洞里,一片死寂。 连长和政委,也皱起了眉。
这……确实有违他们“光明正大”作战的原则。
“孙排长。”
耿科长,那个戴眼镜的“私塾先生”,缓缓地开了口。
“我问你。你带一个排,去冲‘石门寨’。你告诉我,你拿什么冲?” “我……” “拿你那三十杆‘汉阳造’?去冲鬼子的两挺重机枪?” “还是拿你手下的命,去填他们那三座炮楼?”
耿科长站了起来,他的声音不大,却压得孙排长喘不过气。
“你告诉我,什么是‘下三滥’?”
“鬼子用刺刀,捅穿我们村子六十七口人的肚子,是不是下三滥?!” “他们把赵铁柱的尸体,挂在黄崖关上,是不是下三滥?!”
耿科长猛地一拍桌子,那副圆片眼镜,闪过一丝骇人的寒光。
“战争!” “不是他妈的请客吃饭!” “不是他妈的江湖比武!”
“战争,就是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彻底弄死!”
“我不管他是被子弹打死的,还是……被药毒死的!” “死了的鬼子,就是好鬼子!”
他转向陆长风。 “这个计划,我批准了。”
他看着陆长风。 “你有把握吗?”
陆长风没有回答。 他只是,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小的、油纸包。 里面,是几颗黑色的、晒干的……草药。
“这是……?”
“乌头。”陆长风的声音嘶哑,“我爹教我打狼用的。半钱,就能放倒一头三百斤的野猪。无色,无味。”
“水塔里的水,够他们……一个中队,喝三天的。”
耿科长,和陆长风,西目相对。 在这一刻,这个戴眼镜的“私塾先生”,和这个十七岁的“独臂”少年,达成了一种…… 只属于“猎人”的、冰冷的默契。
两天后。
“石门寨”,出事了。
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团部。
“……据点内,日军从昨晚开始,出现大面积……呕吐、腹泻、抽搐……症状。” “……今天一早,据点大门紧闭,无人出操。” “……中午,一架日军飞机,空投了……大量药品和医疗兵。”
“……下午三点。” “‘石门寨’据点……挂起了白旗。”
“……不,不是白旗。”通讯员的声音在发抖,“是……是‘防疫隔离’的……白布旗!”
“……他们……他们以为是……瘟疫!”
傍晚。 日军的增援部队,开着卡车,全副武装,戴着防毒面具,冲进了“石门寨”。
他们没有带走伤员。 他们带走的,是…… 三十具,用白布裹着的……尸体。
剩下的日军,连同那些吓破了胆的伪军,连夜撤离了“石门寨”,退回了正定府。
那颗卡在根据地喉咙上的“毒牙”,不费一兵一卒,不耗一枪一弹……
被拔掉了。
夜。 情报科的山洞里。 耿科长,和陆长风,相对而坐。
两人中间,是一盏昏黄的马灯。
“怎么样?”耿科长问。
“什么?”
“‘杀人’的感觉。”耿科长推了推眼镜,“用‘脑子’杀人。”
陆长风,低着头。 他看着自己那只……完好的左手。 又看了看那只……废掉的右手。
“……不干净。”他低声说。
“是啊。”耿科V(科)长笑了,笑得很欣慰。
“你还在乎‘干净’,说明你……还是个人。”
他站起身,拍了拍陆长风的肩膀。 那肩膀,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长风。”
“到。”
“你记住了。”耿科长的声音,无比郑重。
“你不只是枪打得准。” “你的脑子……” “……也好使。”
(http://www.220book.com/book/8SD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