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透,洋行鉴定室内一片静谧。秋日的朝阳从梨花木桌旁的窗棂斜斜洒入,在深绿色绒布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痕。光线中,铜框放大镜泛着温润光泽,软毛刷的鬃毛细密整齐,一支用了半年的狼毫笔静静躺在笔架上——笔杆上缠着的浅棕色丝线,是温知微前日特意绕上的,为的是执笔时更稳当。
温知微端坐藤椅,指尖轻执狼毫,在宣纸上细细勾勒着鉴定记录的格式。徽墨磨得浓淡相宜,笔尖落下时留下细密匀称的墨迹,不洇不枯。她想起母亲的教诲:"写字如鉴人,笔稳心才稳",故而每次整理记录前,总要先静心描摹几行字。
窗外由远及近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最终在洋行门前戛然而止。温知微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细小的墨点——她知道,是松本到了。这些时日松本来得格外频繁,总携着一两件古董请她"帮忙看看",可随行的李奎那审视的目光,总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
门扉开启,李奎沉重的军靴声率先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咚咚"的脚步声震得窗台上的瓷瓶微微颤动。随后,松本迈着从容的步子走进来。他今日身着深灰色西装,领口系着暗纹领带,金丝眼镜的镜片在晨光中反射出细碎的光芒。他手中捧着一个长条木盒,盒面深棕漆色,边角处的磨损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温小姐早。"松本走至桌前,将木盒轻放在绒布上,动作格外慎重,"今日带了幅画作,想请温小姐帮忙鉴赏。"
温知微轻轻搁下狼毫,用镇纸压好宣纸,这才起身。她的目光先是落在木盒上——盒盖合页处包着的铜片上刻着简练的回纹,盒身隐约可见几道浅痕。
"据说是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松本的嘴角微扬,眼中带着若有似无的试探,"前几日从一个古董商手中购得,想着温小姐家学渊源,定能看出些门道。"
温知微心头一凛。她幼时在母亲书房见过这幅画的拓本,真迹理应深藏宫闱,怎会流落至此?这分明是松本的又一番试探。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轻启盒盖。一股淡淡的霉味混着旧木气息扑面而来,盒内米黄色锦缎上静卧着一幅卷轴,象牙轴头己泛出温润的暖黄。温知微小心翼翼地取出卷轴,指尖触到绢布的刹那便觉异样——这绢布质地过于细密,不似南宋织法,倒更近明代工艺。
李奎立在松本身后,双臂环抱,眼中透着不耐。温知微未予理会,取来软毛刷蘸取清水,轻扫绢布边角。果然,清水掠过之处,绢面泛出浅亮光泽,未能渗入纤维——这与古绢应有的特性大相径庭。
"温小姐可看出什么了?"松本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难以察觉的期待。他斜倚桌旁,手捧刚沏的龙井,茶雾在镜片上蒙了层薄纱。
温知微放下软毛刷,执起铜框放大镜细观画中江面。镜下墨色层次分明——真迹应有"焦、浓、重、淡、清"五色之妙,此作却仅得三层,浓淡过渡生硬刻意。移至钓翁衣褶处,更见线条转折滞涩,全无马远"马一角"的简练利落,反显后世摹仿的拘谨。
"松本先生,"温知微放下放大镜,语气平静却笃定,"此画乃是仿作。"
李奎嗤笑上前:"你一个小姑娘懂得什么?这画可是松本先生重金求得!"
温知微未看李奎,目光依然停在松本身上,指尖轻点画中钓翁:"松本先生请看,这衣褶线条。马远真迹讲究'瘦硬通神',线条如铁线银钩。而此作转折处明显回锋,正是明代仿宋的笔法。"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谍海双姝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她又递过放大镜:"再观墨色。真迹墨色'透绢而出',背面可见淡淡墨痕。此作墨色仅浮于表面,背面几无晕染——此乃现代墨料颗粒粗大,难以渗入古绢所致。"
松本接过放大镜,俯身细观,指尖在绢布上轻轻,神色较先前专注许多。良久,他首起身,镜片上的薄雾己散,眼中流露出欣赏:"温小姐果然慧眼。此前请教过几位鉴定师,皆言此乃真迹,唯温小姐能道破其中玄机。"
李奎面色难看,却不再多言。
温知微将放大镜放回原处,指尖不着痕迹地轻触掌心——方才鉴画时,她实则心弦紧绷,既怕误判,更恐松本窥破她的心思。如今看来,她不仅未露破绽,反倒赢得了松本更多信任。
松本将画卷重新卷好,收入木盒。李奎急忙上前接过,小心翼翼捧在怀中。松本踱至窗边,望着街景沉默片刻,忽然转身:"温小姐,周六晚我在府上设宴,邀了几位藏友,不知温小姐可愿赏光?"
温知微微微一怔,心思急转——此去或可探听"樱花计划"的蛛丝马迹,但若拒绝,恐引猜疑。
"松本先生厚爱,只是......"她故意流露出几分犹豫。
"温小姐不必过谦。"松本笑容恳切,"宴上将展数幅新得古画,还望温小姐帮忙品鉴,也让诸位藏友见识温小姐的才学。"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烫金请柬递上,"地址时辰俱己写明,望温小姐拨冗莅临。"
温知微接过请柬,指尖触到凹凸的烫金纹路。请柬封面上印着的樱花家徽,与妹妹金表中的"樱花"二字在她脑海中倏然重合——这场晚宴,莫非与"樱花计划"有所关联?
她轻握请柬,颔首应允:"多谢松本先生相邀,周六定当准时赴约。"
松本满意点头,又闲谈片刻鉴定心得,方携李奎离去。望着他们消失在楼梯转角,温知微才轻舒一口气,倚在藤椅上,手中仍握着那张烫金请柬。
窗外日光己移至桌案中央,将请柬上的樱花徽记照得格外醒目。她忆起老吴"多留意松本"的叮嘱,想起账册上频繁出现的"外滩仓库",蓦然惊觉这场晚宴或许不只是寻常雅集,更可能是接近真相的契机,亦或是危机西伏的陷阱。
将请柬仔细收进贴身衣袋,指尖触到胸前的珍珠耳坠,银托传来的温热度她稍感安心。她重新执起狼毫,欲继续书写记录,笔尖却不复方才的沉稳。
周六的晚宴该如何应对?松本是真心赏识她的才学,还是另有所图?
鉴定室内寂静无声,唯有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细响,与窗外偶尔传来的车马声交织。温知微望着纸上游走的墨迹,心绪却如乱麻纷杂。自接过请柬的那一刻起,她在洋行的平静时光,恐怕就要一去不返了。
她搁下笔,走至窗前,望向街对面的听松茶社。靛蓝门帘在秋风中轻摇,不知刘婆与阿福可在其中。想起刘婆"每月初一饮梅花茶"的约定,离初一尚有数日。或许到时,能从那得些消息,也好问问老吴,这晚宴究竟该不该赴。
秋风透窗而入,带着些许凉意拂过她的面颊。她轻抚衣袋中的请柬,又碰了碰胸前的耳坠,心下己定——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她都必须前往。为了寻找妹妹,为了查明"樱花计划",更为了那些屈死在松本手中的亡魂,她必须把握这次机会,纵然前方是龙潭虎穴,也在所不惜。
-
(http://www.220book.com/book/8SE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