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初至金陵,文华之地

小说: 黜龙圣道   作者:鼎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黜龙圣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N/ 章节无错乱精修!
 

马车辚辚而行,碾过那古老官道上的斑驳石块,发出沉闷而又规律的声响,在这寂静的行程中,仿佛是时光的脚步在缓缓踱步。数日来,一路倒也平静,车内的陈远时而闭目养神,时而微微挑开车帘一角,望着窗外那不断掠过的景色,心中暗自揣测着这一路的平静究竟是何缘由。或许是老师黄汝衡的赫赫威名如同一把无形的保护伞,震慑住了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又或许是暗处的势力尚未摸清他们的底细,不敢贸然出手。预想中的阻挠并未出现,可这平静之下,却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暗涌,让陈远的心始终悬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一日,午后时分,阳光慵懒地洒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马车缓缓驶上一处高坡,驾车的黄汝衡轻轻“吁”了一声,手中缰绳猛地一勒,那拉车的骏马顿时扬起前蹄,发出一声悠长的嘶鸣,随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明渊,你看。”陈远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突然听到老师的声音,赶忙应了一声,探出车厢。顺着老师所指的方向望去,只一眼,他便怔在了原地,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了一般,心胸为之一阔!

只见远处天地之交,一座巨城匍匐在长江之畔,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龙盘虎踞,气象万千。那青灰色的城墙蜿蜒曲折,如同一道巨大的山脊,横亘在天地之间,望不到尽头。城墙上的砖石历经岁月的洗礼,布满了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无数的故事。

城内,殿宇楼阁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秦淮河如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穿城而过,河面上画舫如织,那些画舫装饰华丽,五彩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船头船尾传来悠扬的丝竹声和欢声笑语。更令人震撼的是,整座城市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却磅礴的氤氲之气。那气息并非实质,却如同一股强大的磁场,让陈远眉心文宫内的才气种子自发地加速旋转,传来阵阵渴望与悸动。他的眼睛瞪得极大,眼神中满是震惊与敬畏,嘴巴微微张开,却发不出一丝声音,仿佛被眼前的景象夺去了魂魄。

“这……这便是金陵,大明留都。”黄汝衡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打破了这短暂的寂静。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一个个辉煌的朝代。“自东吴以降,六朝金粉,十代繁华。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传世篇章,多少忠臣义士在此挥洒热血。此地文气之盛,冠绝东南,甚至不输帝都。”

陈远缓缓回过神来,心中依旧翻江倒海。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可那空气中弥漫着的古老气息和浓郁的文气,却让他的心跳愈发急促。

马车继续前行,缓缓通过巍峨的城门。当踏入城内的那一刻,喧嚣的人声、车马声瞬间将二人包裹。那声音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陈远的耳膜。街道宽阔而整洁,两旁商铺林立,招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绸缎在风中飘动,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繁华。

行人如织,士农工商,各色人等,摩肩接踵。有身着锦袍的富商,大腹便便,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有头戴方巾的书生,手持折扇,意气风发地谈论着诗词文章;还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扯着嗓子大声叫卖,那声音中气十足,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叫卖声、吆喝声、丝竹声、读书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盛世画卷。

陈远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目不暇接。他的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要将这繁华的景象永远刻在脑海中。这里的繁华,远超他想象的任何古代都市。更让他感到奇异的是,他能隐约“感觉”到,在一些深宅大院、书院学宫之中,有一股股或强或弱的文气光柱升腾。那些光柱如同实质一般,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天空中那磅礴的文气海洋交融共鸣。

与他那如溪流般的才气相比,这些光柱如同江河,而那天空的文气,则是浩瀚大海!他感到自己的才气种子在文宫中剧烈地颤动,仿佛在欢呼,在渴望,渴望能够融入这浩瀚的文气海洋之中。

“感受到差距了?”黄汝衡微笑着转过头来,看着陈远那震惊的模样,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不必气馁。你文宫初开,有此感应己属难得。这满城文气,对你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最好的滋养。在此地修行,事半功倍。”

陈远深吸一口气,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自己面前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他毫不畏惧。

马车继续在繁华的街道上缓缓前行,最终停在一处清幽的宅院前。白墙黛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素雅。黑漆木门紧闭,门楣上悬一匾额,上书“澄心园”三字,笔力遒劲,隐有文光流动,显然出自大家之手。那匾额上的字迹仿佛有生命一般,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让陈远不禁多看了几眼。

“这是我一位故交的别业,他外放为官,此处便由我暂居。”黄汝衡解释道,随后率先走下马车,轻轻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家丁模样的人探出头来,看到黄汝衡,脸上立刻露出恭敬的神情,赶忙将二人迎了进去。

二人刚安顿下来不久,便有访客登门。来者是几位身着儒衫、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他们自称是南京国子监的博士和本地书院的院士,听闻黄汝衡大儒莅临,特来拜会。为首的一位博士,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精明与干练,他微微躬身,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黄公大驾光临,实乃我南京文坛之幸事。”

交谈中,陈远安静地侍立在老师身后,默默观察。这些人对黄汝衡极为尊敬,言谈间涉及不少南京官场、文坛的现状。陈远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清流”士人,虽对阉党专权、宁王蠢蠢欲动表示忧虑,但大多停留在空泛的议论和道德谴责。他们的脸上时而露出愤怒的神情,时而摇头叹息,可对于具体如何应对,却显得束手无策,甚至有些畏首畏尾。

其中一位院士,眉头紧锁,双手不停地搓动,焦急地说道:“那守备太监刘瑾,仗着王振之势,在南京横行无忌,甚至插手科举,卖官鬻爵,简首是我辈读书人之耻!”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黄汝衡不动声色,只是淡淡道:“老夫既来,自然不会坐视。然则,欲除沉疴,非猛药不可。空谈无益,需得有理、有据、有方略。”他的目光坚定而沉稳,仿佛能看穿一切。

就在这时,一个小童匆匆跑进来,在一位博士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那博士脸色微微一变,随后站起身来,有些尴尬地说道:“黄公,实在不好意思,方才得到消息,城西书院那边出了点小事,需要我们去处理一下。”

黄汝衡微微点头,说道:“无妨,诸位有事便去忙。”

几位士人纷纷起身告辞,陈远注意到,他们在离开时,眼神中依旧带着一丝忧虑和迷茫。

送走客人后,黄汝衡对陈远道:“看见了吗?这便是南京清流现状,忧国忧民者有之,但更多是明哲保身,或空谈误事。欲要破局,需得先打破这潭死水。”说着,他取出一份精美的请柬,“明日,南京礼部侍郎为老夫设接风宴,城内名流齐聚。你随我同去,且看这金陵文华之地,暗藏着多少机锋。”

陈远接过请柬,只见那请柬用金色的丝线装订,封面上绘着精美的图案,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请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宴会,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战场。在这金陵城中,一场风云变幻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而他,将和老师一起,投身到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之中。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黜龙圣道》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黜龙圣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