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19章 晓棠的反思

小说: 老槐树下的向阳窗   作者:玥亮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老槐树下的向阳窗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老槐树下的向阳窗

社区医院的候诊区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混合着老年人身上的艾草香,冷得像块浸了水的棉布。晓棠扶着赵阿婆坐在长椅上,阿婆受伤的手肘搭在垫了软布的挎包上,棉袍袖子被剪开一个小口,露出渗着血的伤口,在苍白的皮肤下显得格外刺眼。

护士拿着碘伏走过来时,晓棠下意识地攥紧了阿婆的另一只手,指尖能摸到阿婆手背上凸起的青筋——那是常年做家务、提重物磨出来的硬茧。 “阿婆,忍一下,消毒会有点疼。”护士的声音很轻,棉签擦过伤口时,赵阿婆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却没哼一声,只是转头看向晓棠,嘴角还带着点笑:“没事,当年我生娃的时候,比这疼十倍都扛过来了。”

晓棠的鼻子一酸,别过脸看向窗外。医院的窗户正对着一片老旧的居民楼,晾衣绳上挂着洗得发白的床单,像一面面褪色的旗子。她想起昨天王伯推阿婆的样子,想起满墙的恶意纸条,想起自己蹲在地上哭时的无助——她一首以为,“守住弄堂”就是守住大家的家,却从来没问过,大家真正想要的“家”,到底是什么。

“棠丫头,别瞎琢磨了。”赵阿婆拍了拍她的手,伤口包扎好的纱布白得晃眼,“王伯那不是坏,是急糊涂了。你知道他为了孙子,有多拼吗?” 晓棠转过头,摇了摇头。阿婆叹了口气,慢慢说起王伯的事:“王伯家孙子小宇,生下来就没见过爸妈,跟着王伯长大。

王伯每天天不亮就去收废品,夏天晒得脱皮,冬天冻得手流脓,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全攒着给小宇交学费、买习题册。之前小宇说想读附近的公立学校,王伯半夜都在翻招生简章,就怕错过了报名时间。” “他不是不想等补偿款涨,是等不起啊。”阿婆的声音低了些,“他怕拆晚了,学校名额满了;怕补偿款不够,租不起离学校近的房子;怕自己这把老骨头撑不住,看不到小宇上初中。

他推我那一下,是把心里的急火都撒出来了,不是真的想害我。” 晓棠的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密密麻麻地疼。她想起自己帮王伯修三轮车时,王伯偷偷塞给她的两个苹果,说“自家树上结的,甜”;想起王伯看到小宇修好的书包时,眼里的笑意;想起王伯在工坊门口徘徊时,手里攥着的入学通知书——原来她看到的,只是王伯的“愤怒”,却没看到愤怒背后的“恐惧”和“无助”。

“我之前太固执了。”晓棠轻声说,声音带着点沙哑,“我总想着‘补偿款低’‘要为大家争取’,却没问过李婶需要拆迁款凑首付,没问过老周担心修鞋摊没地方摆,没问过王伯最急的是小宇的上学问题。我把‘守住弄堂’当成了自己的执念,却忽略了大家最实际的难处。”

赵阿婆笑了,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知道错了就好,谁还没年轻过、固执过?你妈当年也这样,总想着帮大家,却忘了问大家要不要。但你跟你妈一样,心是热的,这就够了。” 从医院出来时,太阳己经升到了头顶。

晓棠扶着赵阿婆慢慢走回弄堂,路过水果店时,她停下来,挑了一袋红富士苹果——是小宇爱吃的,上次送书包时,小宇说“晓棠姐姐,红苹果最甜”。她付了钱,把苹果递给阿婆:“阿婆,您先回家歇着,我去王伯家看看。”

王伯家在弄堂最里面,一扇小小的木门,门口堆着几个捆好的废品袋,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晓棠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门:“王伯,是我,晓棠。” 门里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王伯的声音,带着点沙哑:“进来吧。”

晓棠推开门,屋里很暗,只有一扇小窗透进光。靠墙摆着一张旧木板床,床上铺着洗得发黄的床单,床头放着小宇的照片——照片里的小宇穿着校服,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王伯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个旧相框,相框里是小宇的奖状,边角己经磨破了。

“王伯,我买了点苹果,给小宇吃。”晓棠把苹果放在桌上,桌子是用旧木板搭的,腿还垫着块砖头,“我上午去教育局问了,小宇的情况符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就算不拆迁,也能报名附近的公立学校。我帮您准备了材料清单,您看一下,缺什么我帮您找。”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需要的证件:户口本、居住证、王伯的废品收购许可证、小宇的成绩单。纸是她早上特意打印的,怕王伯看不清,字写得格外大。 王伯的肩膀颤了颤,没回头,手里的相框却攥得更紧了。

屋里静得能听到窗外的麻雀叫,晓棠站在原地,没再说话——她知道,王伯需要时间,需要消化这些消息,也需要消化自己的愧疚。 过了很久,王伯才慢慢转过头。他的眼睛通红,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没擦干的眼泪,声音低得像蚊子叫:“那天……推阿婆,是我不对。我不该跟你动手,不该听别人的闲话,不该……”

“王伯,别说了。”晓棠打断他,声音很轻,“我知道您急,我之前也没考虑到您的难处,是我不好。咱们都别往心里去,以后还是街坊,还是一家人。”

王伯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砸在相框上,发出“嗒嗒”的响。他站起身,走到桌边,拿起苹果,又放回去,反复几次,才低声说:“晓棠,对不起。之前我听李婶说你护着偷东西的,还以为你真的不管我们了……我不该那么冲动,不该冤枉你。”

“没事,都过去了。”晓棠笑了笑,拿起桌上的材料清单,“您看一下,这些材料您家里有吗?要是没有,我帮您去社区开证明,去派出所办居住证。小宇的成绩单,您要是找不到,我去学校帮您复印。” 王伯接过清单,指尖划过纸上的字,手还在轻轻发抖:“有……有一些,就是居住证过期了,我还没来得及续。”

“那我明天陪您去派出所续。”晓棠说,“正好我认识派出所的张警官,他能帮咱们快点办。” 王伯抬起头,看着晓棠,眼里满是感激,还有点不好意思:“这……这太麻烦你了。之前我还跟你打架,你还愿意帮我……” “咱们是街坊啊。”晓棠说,这句话说得很轻,却像一块暖石,落在王伯的心上。

晓棠帮王伯把材料清单收好,又跟他说了些报名的注意事项,才起身离开。走到门口时,王伯突然叫住她:“晓棠!” 她回头,看到王伯手里拿着个苹果,递过来:“拿着,吃个苹果。甜。” 晓棠接过苹果,苹果还带着点凉,却暖得她心里发烫。她咬了一口,真的很甜,像小时候母亲给她买的苹果,像弄堂里的阳光,像街坊们之间的情分。

走回工坊的路上,晓棠看着弄堂里的旧房子,看着墙上还没撕干净的纸条痕迹,看着老槐树上的新叶,心里突然亮堂了——“守住弄堂”不是守住一栋栋旧房子,而是守住大家的需求,守住彼此的情分,守住那份“有难处一起扛”的温暖。

之前她只盯着“拆迁”这件事,却忘了,比“要不要拆”更重要的,是“拆了之后,大家能不能过得更好”。 她掏出手机,给沈亦舟发了条消息:“沈总,关于补偿款和居民安置,我想跟你谈谈。不是为了反对拆迁,是为了让大家拆得安心,住得踏实。”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晓棠抬头看向天空。

太阳很亮,照在弄堂的石板路上,像铺了层金子。她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难,张磊的算计、居民的误会、开发商的压力,都还在等着她。但她不再像之前那样无助,不再只靠“情怀”支撑——她知道,只要她真正理解大家的难处,真正为大家着想,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能守住弄堂里的那份温暖。

而此刻,王伯家的屋里,王伯正拿着材料清单,一遍遍地看,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小宇,能上公立学校了,能上公立学校了……”他拿起一个苹果,擦了擦,咬了一口,甜得他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是他很久没尝过的甜,是希望的甜,是街坊情分的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老槐树下的向阳窗 http://www.220book.com/book/8SK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