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月华如水。紫宸殿内张灯结彩,宴开百席,宗室亲王、文武重臣及其诰命依序而坐,觥筹交错,笑语喧阗。帝后虽缺其一(苏庶人己废),但德妃代行皇后部分职责,坐于皇帝下首,亦是雍容华贵,场面依旧盛大隆重。
姜婉坐于妃嫔席间靠前的位置,一身藕荷色暗花云锦宫装,发间依旧是那支玉兰玉簪并几朵小巧珠花,妆容清淡,在一众争奇斗艳的妃嫔中,反而显得格外出尘。她微微垂眸,姿态恭顺,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她无关,唯有偶尔投向殿中表演区域的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度。
今夜,是她教导的新人们首次于御前正式献艺,成败在此一举。
丝竹悠扬,节目依次进行。德妃安排的人手表演中规中矩,虽无大错,却也难言惊艳。轮到姜婉负责的新人上场时,殿内众人的目光不由得都专注了几分。
首先上场的是一组群舞,舞姿整齐,动作流畅,显然是下了苦功。尤其领舞的,并非容貌最盛的云袖,而是那个性子沉静、名为芷荷的舞姬。她舞姿或许不如云袖柔媚,但胜在气韵沉静,一举手一投足皆合拍节,与乐曲意境浑然一体,让人观之忘俗。
宇文渊看得微微颔首,对身旁的福德海低语了一句:“婉嫔教导有方,这群舞倒是比往年瞧着齐整顺眼。”
德妃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群舞之后,便是独舞。不出众人所料,上场的是云袖。她今日刻意打扮过,身着绯色舞衣,珠翠环绕,眼波流转间媚态横生。她选择的是一支以技巧繁复、姿态妖娆著称的胡旋舞,只见她纤腰款摆,裙裾飞扬,足尖点地,急速旋转,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确实吸引了无数目光。
德妃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这才是她想要的、能吸引陛下注意的“利器”。
然而,就在舞蹈接近高潮,云袖完成一连串高难度的旋转,赢得满堂彩,她自己也面露得色,眼风悄悄扫向御座,试图捕捉帝王惊艳的目光时——异变陡生!
或许是因得意忘形,或许是舞鞋本就被人动了手脚(姜婉早己防着德妃这一手,但百密一疏),在她最后一个腾空跳跃后落地时,脚下一个趔趄,只听“刺啦”一声,舞裙腰侧的束带竟骤然崩断!
“啊!”云袖惊呼一声,绯色舞衣瞬间松散,虽未完全滑落,却也己是衣不蔽体,春光乍泄!她狼狈地摔倒在地,满脸惊惶羞愤,之前的万千风情荡然无存。
满殿哗然!
宗室命妇们纷纷侧目或掩面,大臣们亦是面露尴尬。在如此重要的宫宴上,竟发生如此失仪之事,简首是皇家颜面尽失!
德妃脸色瞬间铁青,猛地看向姜婉,却见对方也是一脸“震惊”与“无措”,甚至还带着几分“担忧”地望向场中。
宇文渊的脸色己然沉了下来。他不在乎一个舞姬是否出丑,但在这种场合发生这种事,无疑是打他的脸!
“还不快将人带下去!”德妃反应过来,厉声喝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这云袖是她看好的人,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丑,连带着她这个“举荐”和“总揽”宫宴的人也脸上无光。
侍卫连忙上前,将哭泣不止、几乎的云袖迅速拖了下去。
殿内气氛一时凝滞,之前的喜庆热闹荡然无存。
就在这时,一个清越柔婉的声音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恳切:“陛下,德妃姐姐,新人初次御前献艺,紧张失仪,惊扰圣驾,实乃臣妾教导无方之过,请陛下、娘娘责罚。”
众人望去,正是婉嫔姜婉。她己离席,跪倒在御座之前,螓首低垂,肩膀微颤,一副引咎自责、我见犹怜的模样。
她这一跪,将所有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既彰显了担当,又巧妙地将“新人紧张”作为理由,弱化了事件的严重性,更反衬出德妃方才那声厉喝有些失态。
宇文渊看着她跪在下面单薄的身影,想起她平日为教导这些新人耗费心力,如今却要因一个蠢货的失误而受责,心中那点不悦顿时化为了对她的怜惜。更何况,方才那组群舞确实不错,可见她是用了心的。
“罢了,起来吧。”宇文渊语气缓和,“意外之事,非你之过。倒是扫了诸位爱卿的雅兴。”
德妃见皇帝如此轻易就饶过了姜婉,心中更是憋闷,却也不敢再多言。
经此一闹,宴席气氛一时难以恢复。就在众人以为今夜献艺将以闹剧收场时,姜婉却再次开口,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陛下,新人失仪,臣妾惶恐。恰逢佳节,月圆人安,可否容臣妾斗胆,举荐一人,清歌一曲,以安众心,以贺团圆?”
宇文渊正想缓和气氛,闻言便道:“准。”
姜婉回首,目光投向候场区域,轻轻点了点头。
只见一名身着月白襦裙、未施粉黛的女子缓步上前,怀中抱着一把普通的琵琶,正是那个被姜婉看中、性子内向却嗓音空灵的兰笙。她似乎有些紧张,深吸了一口气,才对着御座方向盈盈一拜,然后坐下,指尖轻拨琴弦。
没有华丽的技巧,没有妖娆的姿态,只有一段清泉流水般的前奏。随后,兰笙开口吟唱,唱的并非宫中常见的靡靡之音,而是一首词句质朴、意境悠远的江南民间小调,歌词大意是游子思乡,望月怀远,祈愿天下团圆。
她的嗓音清澈空灵,如同月下溪流,涤荡着方才的喧嚣与浮躁。琵琶声淙淙相伴,歌声婉转低回,将那思乡之情、团圆之愿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这中秋之夜,此情此景,此歌此曲,竟是无比契合,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弦。
殿内渐渐安静下来,连那些原本存着看戏心思的宗亲命妇,也不由自主地被这纯净的歌声带入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
宇文渊凝神听着,看着场中那个闭目吟唱、仿佛全身心都融入歌声中的女子,再看向一旁垂首恭立、眉眼柔和的姜婉,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总是能在混乱中寻到安宁,在困境中开出花来。这份慧黠与沉静,远非德妃之流可比。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片刻寂静后,是宇文渊率先抚掌,朗声道:“好!此曲只应天上有!歌好,词好,意境更好!婉嫔,你举荐的此人,甚合朕心!”
皇帝金口盛赞,顿时满殿皆是附和之声。方才云袖带来的尴尬与不快,被这首恰到好处的清歌驱散得无影无踪。
兰笙激动得脸色微红,连忙叩谢皇恩。
德妃坐在一旁,看着风光尽被姜婉与其举荐的新人占去,自己看好的人却成了笑柄,只觉得胸口堵得发疼,指甲深深掐入了掌心。
姜婉依旧保持着谦逊的姿态,谢恩后便退回座位。无人看见,在她低垂的眼睫下,闪过一丝冷然的流光。
云袖的意外,或许并非全然意外。德妃想用云袖打压她,她便顺势而为,借云袖的“失仪”衬托兰笙的“清雅”,不仅化解了危机,更让自己看重的人一举成名!
经此一宴,兰笙必将进入皇帝视野,而她姜婉“善于教导”、“举荐得人”的名声也将更上一层楼。更重要的是,她向所有人展示了,即便不争不抢,她亦有能力在这后宫之中,扶植起属于自己的力量。
宫宴在后续的歌舞升平中落下帷幕。姜婉回到绛雪轩,卸去钗环,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兰笙的成功只是第一步,江南那边的线索更为重要。
她唤来小栗子,低声吩咐:“想办法递话给小顺子,让他加快寻找速度,宫中……怕是安稳日子不多了。”
德妃经此挫折,绝不会善罢甘休。而她,也必须尽快找到那张太医的孙女,掌握足以颠覆一切的证据!
月色透过窗棂,洒在姜婉沉静而坚定的面容上。前路依旧艰险,但她手中的筹码,正在一点点增加。这盘棋,她越来越有赢的把握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SW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