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同村边的小溪,平静地向前流淌。平安逐渐习惯了溪口村的节奏,晨起炊烟,日落而息。她与那架织机的斗争仍在继续,断线依旧难免,但纺出的麻线总算是渐渐有了些模样,虽然距离“匀称”还差得远,至少不再总是疙疙瘩瘩、粗细突变得离谱了。
陆陈氏看着她指尖磨出的薄茧和那日渐增长的耐心,眼中的欣慰愈发明显。陆青松依旧沉默,但平安能感觉到,他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停留的时间似乎比以往长了那么一瞬半刻。
这日午后,天色原本还算晴朗,只是那日头被一层薄薄的、泛着些微灰白的云翳遮着,显得有些闷热。平安正坐在院中,就着天光练习纺线,陆陈氏在一旁缝补衣物。
忽然,脑海中,X-07那平首的电子音毫无预兆地响起:
【宿主,紧急提示。】它的语调似乎比平时快了一线,【根据实时监测大气湿度、云层形态及气压变化数据,结合本地区历史气象模式分析,未来12至18小时内,有极高概率(超过85%)出现持续性降水,预计雨量中到大。】
平安捻着麻絮的手指一顿。
下雨?她抬头看了看天,那云确实比早上厚了些,但离“乌云密布”还差得远。村里经验最丰富的老农,怕也不敢这般笃定地预测十几个时辰后的天气。
“你确定?”她在心里追问,“这看起来不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数据模型经过多次校准,置信度高于85%。建议立即对院内及屋外晾晒的谷物、柴火等物资进行转移或遮蔽处理,以避免损失。】X-07的回答带着不容置疑的确定性。
平安的心提了起来。她想起前几日家里刚收获了一批粟米,正摊在院中的席子上晾晒,那是未来小半年的口粮。还有墙角堆着的、陆青松好不容易劈好晾着的干柴,若是被大雨淋透,几日都点不着火。
她放下纺锤,站起身,对陆陈氏道:“娘,我看着这天色有些闷,云也厚了,怕是晚些时候要下雨。咱们把院里的谷子和柴火收进屋里吧?”
陆陈氏闻言,也抬头看了看天,脸上有些疑惑:“这会儿看着还好啊?这日头还在云里呢。再说,村里的老把式也没说今明有雨。”
平安知道光凭自己空口白牙很难取信,她抿了抿唇,语气带着几分坚持和不易察觉的急切:“娘,我瞧着心里不踏实,总觉得这雨来得快。反正收进去也不费什么事,万一真下了,岂不是省了大麻烦?谷子要是淋了雨发了霉,可怎么好?”
她的话合情合理,尤其是最后一句,戳中了陆陈氏的担忧。庄稼人,最怕的就是糟蹋粮食。陆陈氏犹豫了一下,看着儿媳那认真甚至带着点恳求的眼神,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成,听你的,收了安心。”
婆媳俩立刻动手。平安力气小,便负责将晾晒的粟米用木簸箕一捧捧装进麻袋,陆陈氏则利索地将干柴捆好,搬进灶房旁堆放杂物的窄棚下。
刚收拾停当,没过半个时辰,那天色竟真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了下来,原本灰白的云层转为了铅灰色,沉沉地压了下来,风里也带上了湿凉的土腥气。
陆陈氏看着瞬间变脸的天色,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地对平安说:“哎呦,还真让你给说着了!幸好收得早,不然这谷子可要遭殃了!”
等到陆青松从田里赶回来时,豆大的雨点己经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泥花。他冲进院子,第一眼就看到原本晾晒谷物的席子空着,干柴也堆放得妥当,灶房里,母亲和妻子正安然地准备着夕食。
陆陈氏见他回来,立刻迎上去,带着几分后怕和庆幸说道:“青松,多亏了平安!晌午非说看着要下雨,催着我赶紧把谷子和柴火都收了,你看看这雨!”
陆青松浑身湿透,头发贴在额角,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目光越过母亲,落在正低头往灶膛里添柴的平安身上。
雨水敲打着茅草屋顶,哗哗作响。灶膛里跳跃的火光,映着她沉静的侧脸。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脱下湿透的外衫,走到水缸边舀水冲洗。但在那短暂的沉默里,平安似乎感觉到,那落在自己背上的目光,除了以往的平静,似乎又多了一点什么别的东西。
是探究,是讶异,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信重。
【气象预警准确,有效避免财产损失。宿主在本土社群中的可信度与影响力潜在提升。】X-07平静地汇报着结果,仿佛刚才那场精准的预测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平安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火苗“噗”地一声蹿高了些,映亮了她眼中一丝浅浅的笑意。
这系统,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有点用处。
(http://www.220book.com/book/8SW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