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突如其来的雨,淅淅沥沥下了大半日,将天地间万物都洗刷得干净清透。雨后初霁,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院角的积水映照着湛蓝的天。
因着精准的“预感”避免了损失,陆陈氏对平安更是刮目相看,连带着絮叨时都多了几分与有荣焉。陆青松虽依旧寡言,但平安能察觉到,他偶尔看向自己的目光里,那层坚冰似乎又消融了些许。
这日傍晚,吃过夕食,天色尚未完全暗下。平安没有立刻去碰那架让她又爱又恨的织机,而是拿了根细长的树枝,在院中那片被雨水浸润得松软平整的泥地上,轻轻划动起来。
她写的是两个结构简单的字——“稻”,“麦”。
陆青松收拾完农具,正要去劈明日用的柴火,目光扫过地上那两个陌生的、由弯曲线条组成的符号,脚步不由顿住。他认得那是字,是村里王童生家窗户纸上贴着的、镇上店铺招牌上挂着的,那些与他这庄稼汉隔着千山万水的东西。
平安抬起头,见他停步,便朝他笑了笑,用树枝点着地上的字,声音温和:“青松哥,这是‘稻’,咱们田里种的那个。这个是‘麦’,旱地里种的。”
陆青松看着她,又看看地上的字,黝黑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专注起来。
平安没有催促,只是又慢慢地、一笔一划地将两个字重新写了一遍,边写边念出读音。她的笔迹算不上好看,却清晰工整。
“要试试吗?”她将树枝递过去,眼神清澈,带着鼓励。
陆青松沉默地看着她递过来的树枝,又看了看地上那两个字,像是在权衡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伸出手,有些笨拙地接过那根细小的树枝。他的手掌宽大,布满老茧,握着那树枝的样子,显得有些局促和不相称。
他学着平安的样子,蹲下身,犹豫了一下,才在旁边的空地上,依葫芦画瓢地画下第一笔。线条歪斜,力道不均,与其说是写字,不如说是在掘地。
平安没有笑他,只是耐心地指着他的笔画:“这一横,要平一些。这一撇,从这里出去,带点劲儿。”
她的声音不高,在静谧的傍晚显得格外清晰。陆青松抿着唇,依言调整,再次下笔。依旧歪扭,却比刚才好了一点点。
他没有问平安为什么会认字,也没有问学这个有什么用。在这个读书人高高在上的时代,识字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是件遥远而奢侈的事。但他还是学了,或许是因为平安眼中那份纯粹的分享之意,或许是因为他内心深处,也对这代表“知识”的神秘符号,存着一丝本能的敬畏与好奇。
陆陈氏从灶房出来,看到院中这奇特的一幕:儿媳蹲在地上,轻声指点着,儿子则像个蒙童般,握着树枝,在泥地上认真地、一笔一画地描摹着那些她看不懂的“鬼画符”。她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摇摇头,脸上带着些微的困惑,却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宽慰,转身又回了屋里。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最后一抹霞光映照在院墙上。平安又教了他“水”、“火”两个字。陆青松学得慢,记得却牢。他写了一遍又一遍,首到那西个字虽然依旧稚拙,却己能清晰地辨认出来。
“今天就学这几个吧。”平安见他额角见了汗,轻声道。
陆青松放下树枝,首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腿脚。他没有道谢,只是抬眼看了看平安,那目光沉静,却仿佛比平日里多了些温度。
【目标人物‘陆青松’对宿主信任度提升。知识传授行为有助于提升宿主在家庭结构中的影响力。】X-07冷静地分析着。
平安看着泥地上那几行歪歪扭扭的字,又看看身边这个沉默踏实的男人,心里一片宁静。在这陌生的时空,她似乎又找到了一条与这个世界、与身边人建立连接的,微小却坚实的路径。
夜色温柔地笼罩下来,将院中那几行即将干涸的字迹,与两人之间无声流动的微妙默契,一同悄然掩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快穿之平安记事(http://www.220book.com/book/8SW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