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那句石破天惊的问话,如同定身咒,让潭边所有人都僵住了,火把噼啪作响,水流潺潺,却压不住那死一般的寂静。
李修谨噗通一声在地,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全完了!王爷怎么会知道?!
嫡母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死死攥着帕子,紧张得指甲都掐进了肉里。
李薇薇(李维)从竹笼中缓缓站起身,长时间的蜷缩让她脚步有些虚浮,但她(他)努力站稳,拍了拍身上的草屑和尘土,动作不疾不徐。她(他)抬起头,迎向瑞王那探究的目光,没有惊慌,没有谄媚,只有一种超乎年龄的平静。
“回王爷,”她(他)的声音因之前的挣扎和寒冷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正是小女子。”
没有否认,没有谦逊,坦然承认。
瑞王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欣赏。
他目光转向在地的李修谨,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千钧重压:“李大人,你口口声声此女忤逆不孝,危害宗族。本王却听闻,她曾献上治水良策,解你李家田庄之困。这便是你口中的‘危害’?”
李修谨浑身一颤,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王爷明鉴!王爷明鉴啊!下官……下官一时糊涂!是被这逆……是被她气昏了头!下官知错了!求王爷开恩!”
“一时糊涂?”瑞王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却毫无温度,“动用私刑,草菅人命,一句‘一时糊涂’便可揭过?李大人,你这父母官,当得可真是‘明察秋毫’啊!”
这话己是极重的训斥!李修谨磕头不止,额头上己见血迹。
瑞王不再看他,目光重新落回李薇薇身上:“你那治水之策,见解独到,尤以‘糯米灰浆’与‘引流’之法,颇具巧思。是何人所授?还是……你自己所想?”
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李薇薇(李维)心念急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逆天双穿:脚踩男尊,拳打女尊 迅速权衡。完全推到“异人”身上,固然安全,但也显得虚无;若承认是自己所想,一个深闺少女有此见识,太过惊世骇俗。
她(他)微微垂首,选择了一个模糊却合理的说法:“回王爷,小女子闲暇时喜翻看杂书,尤爱地理志异与工匠杂录,那‘引流’之法,是见蚂蚁筑穴,引水他处所得启发;‘糯米灰浆’则是在一本残破古籍中偶见提及,言其黏合坚固,便暗自记下。不过是结合书中记载与实地情况,胡乱揣摩罢了。不敢欺瞒王爷,实是侥幸。”
蚂蚁筑穴?残破古籍?胡乱揣摩?
这番说辞,既解释了来源,又将功劳归于“观察”和“运气”,弱化了自身的惊世骇俗,显得更为可信,也符合一个“爱读书”的闺秀形象。
瑞王闻言,眼中欣赏之色更浓。不居功,不自傲,心思缜密,应对得体,此女,绝非池中之物!
“观察入微,学以致用,虽是侥幸,亦是天资。”瑞王下了定论,他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李府众人,最后定格在李修谨身上,语气陡然转厉:
“李修谨!你身为朝廷命官,治家不严,是非不分,听信谗言,苛待有功于家族的亲女,甚至动用私刑,几乎罔夺他人性命!你可知罪?!”
“下官知罪!下官知罪!”李修谨只剩下磕头的份。
“念在你尚知悔改,且此事尚未酿成大祸,本王暂不追究你枉法之责。”瑞王话锋一转,语气不容置疑,“但此女,你李家既己容不下,便由本王带走。”
他看向李薇薇,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决定她命运的绝对力量:
“李薇薇,从今日起,你的命,是本王的了。”
这话不是商量,是宣告。
李薇薇(李维)抬头,面容俊朗、眼神深邃的亲王,心中百感交集。
她知道“体制内”的人说话分外好听,但... ...
“莫不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不,或许……这是一个比李家更大、也更危险的舞台。”
她(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情绪,对着瑞王,缓缓地,郑重地,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礼:
“民女……谨遵王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8SW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