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伟大的友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80年代当文豪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C/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为全县最大的公社,十月公社的大力宣传,不可避免地影响周边。

就在“邱石”这个名字,逐渐被全县人民所熟知时。

新一期《武汉文艺》,面世了。

隔日,县文化局召开了“《梦醒时分》探讨与学习大会”。

有了徐迟的评论文章,这篇小说的阅读门坎也被打破。

县里原本还有些对邱石这个青瓜蛋子,表示质疑的文艺工作者,这时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一篇文学性高,思想内函和写作技法兼备的作品。

还是一篇创新之作。

这让一些爬格子多年的老笔杆子,颇为汗颜。

内参书籍,他们或多或少也接触过,现代派写作技巧,也并非全然没有了解,但是出于谨慎、没弄透,甚至是不屑的心理,从未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更不知道这种国际艺术形式和汉语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如今在邱石的作品中,他们感受到了。

尤其是这篇小说,使用现代派创作手法,似乎格外相得益彰。否则用主流的现实主义来创作,一些东西其实是不好写的。

正如徐迟在评论文章《一次更大胆的尝试》中说:

“现代主义其实也不是新东西,早在五四启蒙文学时期,在小说和诗歌领域,都有过探索。《狂人日记》虽被视为现实主义启蒙小说,但其像征手法(如‘吃人’隐喻)、心理独白和非线性叙事,已具备现代主义元素。

“如果一个事物,能发展超过半个世纪,它必然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当下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摒弃不好的东西,吸收好的东西,充盈自身,推动时代思想的前进。”

————

袁畈大队六小队,周家租住的民房里。

风尘仆仆的周静刚从县城回来,她是一个人悄悄去的,又一个人悄悄回的,有种迫不及待。

她倒是想看看,邱石写的小说,是不是真的这么好。

其实那天宣讲会后,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她和邱石差点成为夫妻,邱石如果有这样的才华,她没道理一点也不知道啊。

不过回到“家”里后,父母也明白她去干嘛了。

堂屋里,一家三口凑在一起,一本崭新的《武汉文艺》翻开,油墨味扑面而来。

周父看得直挠头:“这……写的啥啊?”

周静一字不漏地硬啃着,虽然没有说话,但同样一脸茫然。

吴美娟实在读不下去,哂笑道:“我老早讲过了呀,他根本不是这块料,小说还能这样写?张爱玲张恨水我也是看过的呀,骗骗当地农民还行。他们这边的文艺界也是没出息,都饥不择食……”

“你能不能别吵!”

周静突然发飙,因为她已经翻页,看到徐迟附在小说后面的评论文章。

这篇评论写得那叫一个详细啊,小说才两千来字,它快有五千字,几乎逐字逐句地剖析了全文。

吴美娟恼怒,正想训斥,丈夫制止道:“你先消停点吧,未必是人家写得不好,很可能是以我们的水平,根本看不懂。徐迟先生在评论里说,这篇小说走的是纯文学的路子。”

“……”

吴美娟没想到小说后面紧跟着,就是徐迟的评论文章,扫一眼,老长了,想去看,不知为何又有点怕,问:“他还说啥了?”

徐迟是什么来头,这段时日她也打听清楚了。

周父把评论全部看完,才抬起头,神色复杂道:“比小说多一倍的篇幅,没有一句批评,你说呢?”

吴美娟脑子嗡嗡响,缓了缓后,脸色涨红道:“我还是那句话,这样的小说,他能再写一篇吗?他没有文人相好伐!

“再说《武汉文艺》算只啥牌子,大杂烩罢了,有本事登上《上海文艺》看看!”

《武汉文艺》此时还不是纯文学期刊,1980年才会更名为《芳草》,改为大型文学双月刊。

《上海文艺》即是《上海文学》,今年刚复刊,1979年会恢复创刊名,主编巴金。

周静把小说和评论全部看完,默默回到房间,“哐当”一声甩上房门。

————

兰溪中学。

黄济民和邱石互相看不对眼,别说两个当事人心知肚明,就连文科班的学生们都能看出来。

一个是班主任,一个是班长,私下里竟然从不接触。

直到今天午休,黄济民把邱石喊到办公室。

屋里还有几个老师,应该说留校负责补习的老师,全部在场。

一双双眼睛,死死盯着邱石。

黄济民落座的“一头沉”办公桌上,放着一本32开的《武汉文艺》,不算雪白的封面上,用简单的绿色线条,勾勒出腊梅图案。

翻到《梦醒时分》的页面,黄济民戳着小说标题下方的作者名字,用一种变调到尖锐的声音问:“这是你?”

这年头单名叫“石”的人,大抵也就比“建国”“建军”这类,略少。

不过老师们其实作过了解,毕竟十月公社出了个文化英雄,眼下在全县都不算新闻。

不等邱石回话,黄济民又道:“怎么可能是你呢?!”

邱石翻了个大白眼,问:“还有其他事吗?”

黄济民瞪眼如牛,似乎想把他看透。

另一名老师,笑着说:“邱石同学,实在是此事有些惊骇,你念中学也就是两年前的事,那时候你可没有表现出这种才华。”

邱石回以笑容,摊摊手道:“那时我确实写不出这种东西啊,这两年劳动空闲时,看过不少书。”

他想了想,又补充一句:“我自认还算聪明,自学能力强,学什么都很快,你们可能不知道,一年前我就有首小诗登过地区报纸。”

先打一记预防针。

以免高考后,这些老师又摸不着头脑了。

他现在可不算好学生,应该是班上最不认真的,昨天上政治课时,在底下捣鼓数学题,还被老黄现场抓包。

黄济民皱眉道:“骄傲自满,难成大器!”

气氛到这里,自然也唠不下去了。

离开办公室后,邱石暗自咂摸,接下来他可能处境堪忧啊。

老师们已经知道消息,学生们又能多远呢?

这年头,作文分占比非常重,尤其是理科类。

多重呢?

chapter_();

1977年上海高考理科试卷,只有两道大题。改错题,四个小题,共计十分;作文题,九十分。

当下还是百分制时代,谁敢轻视?

原本指望老黄教,关键老黄他也没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啊。

别说文科班,只怕隔壁理科班的人,更不能放过他。

他其实并不介意花点时间,给大家讲讲新概念作文,毕竟也不是便宜别人,都是兄弟姊妹。

问题是,如今为了分数,大家都魔怔了,哪是这么好满足的。

念头至此,邱石顿住脚,又返回办公室,找到老黄当面摊牌。

“黄主任,接下来除了裴老师的数学课,其他学科我可能不上了,我觉得够用,我要把更多时间,放在薄弱学科上。先跟你打声招呼。”

毕竟不是正规办学,邱石现在并非在校学生,学校也无法干预他参加高考,这话说得理直气壮。

啪!

黄济民拍案而起,脸色瞬间红温:“狂妄!狂妄至极!就你这种学习态度,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黄济民把名字倒过来写!”

邱石抬手制止,终究慢了半拍:“大可不必呀。”

“滚!”

除了裴老师,其他老师都叹息摇头。

这孩子颇具文学才华不假,但正如黄主任所言,过于骄傲自大了,将来必吃大亏,甚至不用将来,这次高考就会给他沉重一击。

————

亦如邱石所料,没两天,消息在校园内传开。

趁着还没有陷入狼阵,他直接遁走,除了数学课,真的不再去教室。就算是数学课,也是迟到早退,裴老师倒也理解他。

吃饭他会提前到食堂,赶在下课之前。

在宿舍里就直接闩门,除了三名室友,谁也不让进。

不过天气好的情况下,多数时间,他会待在后山上,更清净。

这天,黄昏时分,邱石仍然在山上。因为这个时间段最麻烦,晚上没有课,理论上讲,大家都有时间。

他会象前几天一样,待到天色黑透,等大家在教室里进入学习状态,再回宿舍。

山顶一棵歪脖子树下面,邱石靠坐在树干上,拿着笔纸写写画画,练习数学题型。

“呼!你也太能藏了吧,我找了快半个小时。”

耳畔突然传来声音,曹安晴气喘吁吁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根报纸筒。

邱石讪讪一笑:“你咋来了?”

“怕你被狼叼走,过来看看。”

曹安晴来到他身旁坐下,摊开手上的报纸,邱石这才知道,小说被地区日报转载了。

这年头,已发表的作品被转载,并不需要作者同意,业内有个“默认同意”的原则,即作者向一家刊物投稿,则视为该刊物在必要时,有权推荐给其他刊物转载。

不过稿费会有,低于首发稿费。

“真是你写的?”曹安晴问。

“我否认还有用吗?”

“问题是你也没承认过呀。”

曹安晴明亮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等着他亲口承认。

这篇小说,结合徐迟先生的评论,她读了整整十遍。起先是因为班长这个人,而产生兴趣,后面越读,心中泛起的涟漪越大,真的有被启迪到。

她始终没在人前表露出来,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痛楚和郁结,现在她觉得头顶的阳光明媚了些,生活也不是全然没有盼头。

她想学着开始关心文学和早餐。

造一所房子,养一只猫,耕一洼菜地……她竟然也对生活有了期待。

被逼到死角的邱石,点点头:“是。”

“谢谢。”曹安晴突然说,嘴角牵起,让人如沐春风。

“恩?”邱石歪了歪脑袋。

曹安晴望着西天的晚霞,缓缓说道:“我的父母都是学者,没挺住,先后走了。有个哥哥,在这之前就和父母决裂,离家出走了,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也就是说,我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她扭过头,笑了笑。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后来恢复高考了,返城给了我一个目标,但其实我完全没有想好,回去之后该怎么办。象我这样的人,就算上大学,又有什么意思呢?”

“应该说,我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了。”

她扬了扬报纸。

“以前我父亲常说,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启迪心灵、升华思想,道理我早就知道,但真正体会到,还是你这篇小说带给我的。”

邱石神情唏嘘,微微一笑:“我的荣幸。”

“不,是我的幸运。”

曹安晴突然问,“咱俩是朋友对吧?”

邱石怔了怔,他和曹安晴,其实接触不超过三次。

曹安晴瘪瘪嘴:“除非你不愿意和我做朋友。”

“那倒没有。”

曹安晴兴奋道:“这样的话,我要把你当作最好的朋友!为啥呢,你看哈,你不仅在现实层面救过我,还在心灵层面引导了我,就你对我的这种帮助,人家几十年的老友都未必有呢。”

邱石挠了挠头,也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为了咱们的友谊,干一个吧。”

“这也没酒啊。”

“那抱一个。”

“啊这……”

“伟大的友谊不分男女!”

曹安晴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住邱石。正如上卫生室时,他显然也抱过自己。

软香袭身,老实说,邱石有点懵啊。

不过不赖曹安晴,怪他,后世的边界感思想,无法彻底屏蔽掉。

这个年代的青年们,激动起来还真的这么草……呸!直率。

作者“今夜偷月亮”推荐阅读《我在80年代当文豪》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80年代当文豪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