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放牛的姑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80年代当文豪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C/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80年代当文豪

学校叫兰溪中学,后面有一座矮山,一条小沟渠形成分野,两侧紧挨着稻田。

这时节二季稻刚收割完,田里馀着一棵棵鞋底高的稻茬,它们会慢慢枯萎、腐烂,待到来年春天,庄稼人牵牛来犁一遍,就会变成田里的养料。

虽然只有两个班上课,学校仍然执行正常流程。

“铛铛”一阵钟响,不存在贪玩的学生踩着点奔进教室,补习班的学生们早已坐好,安静下来。

清一色的木头课桌,不归学校,学生家里自己找木匠打的,上一所新学校时要带着,毕业后再搬回去,未必家家户户都有,如果没有,家里孩子今年又要上学了,必须提前找人借好,向那些孩子已经毕业或辍学的人家。

所以往往一张课桌伺奉过好多人。

刻着许多格言或警语,伤痕累累。

邱石这张课桌上,比较醒目的有: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向我开炮!】

不知这些刻字的兄弟姊妹,是否实现心中的理想。

邱石的同桌是张胜利,两人不紧不慢地来到教室时,剩下的只有后排座位,张胜利指向一处说:

“喏,曹安晴。矮个子里拔高个子,看着还行,但也没有克马说得那么好看。”

邱石记得他昨晚的评价是“一般”。

搭眼望去,侧前方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姑娘,不算长的头发在脑后勉强扎成一个马尾,约莫是为了不遮挡眼睛,上课更方便。

这也使得邱石能看清大半张脸。

面相是一种玄学,有些姑娘往往五官单独拎出来看,都不算惊艳,但是凑在一起却格外和谐,十分耐看。

曹安晴就是这样的姑娘。

皮肤果然白淅,只是缺少点血色,有种凄然之美。

邱石瞥一眼张胜利,这家伙似乎在等着他评价,他只能说,菜鸟玩家不识货,错把传说当普通。

众所周知,这年头的衣服普遍肥大。

能把蓝布褂子撑起明显的弧度,并且后腰处呈现镂空状态,再往下,青布裤子绷得

在这个人均瘦麻杆的年代,简直是宝藏女孩好吗。

“列位,你们算是赶上了,有这样的大好机会,如果还不知道努力,不知道争取,活该一辈子干苦力……”

“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上课!”

文科班的第一堂课是语文,老师就是班主任老黄,他还兼上政治课。

老黄会训人,邱石是深有感触的,但他的语文课,还真是头一回听。

你猜怎么着?

原本只等着上数学课的邱石,一下听进去了。

他讲高考语文,如果涉及近代的文学大家,那么绕不开鲁迅,甚至出于某些原因,只有鲁迅。

但是没写过长篇的鲁迅,作品格外多,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熟稔和理解,那怎么办?

“高考时最有可能出现的题型,是给出一句话,作阅读理解、阐述中心思想。就算我们对这句话完全陌生,但只要我们了解鲁迅这个人的想法,再结合字面意思,总归能拿些分。”

“鲁迅脑子里在想什么呢?”

“其实只有一件事——启蒙人生。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启蒙。”

“鲁迅早年在日本仙台,经历了改变自己人生道路的‘幻灯片事件’,国人的冷漠和麻木,让鲁迅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拙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第二阶段:为人生。”

“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讲‘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邱石听着听着,眼睛逐渐睁大。

卧槽!这个老黄。

他甚至是脱稿,张口就来。

后世的中学老师看到,不得磕一个?

老黄长得挺着急,但应该不到五十岁,二十年前的师范生。可见那个年代老师的功底之扎实。

张胜利嘴巴就没合拢过,直呼没白来。

教室里“沙沙”声一片,同学们埋头做笔记。

老黄讲课针对性很强,在有限的时间里,他只讲他认为高考可能会考的东西。

不仅是老黄,第二堂课教数学的裴老师,也是这样。

这些老师真不是随便上的,显然事先仔细研讨过教程方式,并针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对标高考,做过全面的知识筛选和捉题。

虽然有点应试的意思。

但是高效而实用啊!

数学课课间休息时,裴老师提醒大家去食堂蒸饭。

食堂虽然卖菜,但不卖主食,免费提供大灶,各人自己淘好米去大灶上蒸。中学两年,邱石都是这么过来的。往后许多年,本地学校仍然是这种干饭模式。

班上为数不多的插队知青,都有点懵。

以前在城里上学,他们不这样,即便插队到乡下,通常是吃大锅饭,实在要自己动手,也只用过铁锅煮饭。

用吃饭的铝饭盒蒸饭,在他们看来实在是个稀奇事,也是个技术活。

曹安晴问同学要放多少水,大家都告诉她:适量。

结果蒸出一饭盒粥。

chapter_();

不过好歹能吃。

吃一堑长一智,晚上她刻意少放水,结果米没有蒸熟。

“哈哈哈哈……”

食堂里,一个大灶台旁,一圈同学笑得人仰马翻。

大灶和农村的土灶台,样式一般,只是用砖石砌成,上面架一口能炖牛的锅,锅上搁一具竹子制成的大蒸架。

清一色的、刻有名字的铝饭盒,淘好米,注入适量的水,盖上饭盒盖,撂在上面蒸就行。

此时灶台已经熄火,因为烫的缘故,大家掀开饭盒盖子,会让它凉一会儿。其他同学的饭都蒸得蛮好,唯独曹安晴的一饭盒生米,处境尴尬。

曹安晴一脸窘态,真是被可恶的“适量”给搞死了。

“看什么大戏呢?”

邱石用无情铁手捧着铝饭盒,从另一个大灶旁边走过来。

“班长,这位女同学她不会蒸饭呀。”

“中午就吃的粥,晚上更是没得吃了。”

“算啦安晴,从明天起我帮你蒸吧。”

邱石倒也不意外,张胜利同样是个蒸饭残废。

他来到曹安晴身前,用自己的铝饭盒做演示:“你这样,淘好米后,伸一根手指进去,水到一截指头处刚好。”

曹安晴眼神明亮,这样就具体了呀。

该死的适量!

邱石问:“灶熄火了,你晚上吃啥?”

曹安晴道:“我有些饼干,再买份菜,能对付一顿,谢谢班长。”

相对于本地人来说,插队知青多数还是富裕的。张胜利有辆二八大杠,不知羡煞班上多少人。

邱石点点头,捧着铝饭盒走向一张四方桌,上面有只装菜的罐头瓶,是他之前放的。

以前他念中学时,食堂里的座位全靠抢。通常在食堂买了菜的学生,能够理直气壮地要求没买菜的学生让座。

现在只应付两个班,倒是绰绰有馀。

克马捧着铝饭盒,畏畏缩缩凑过来。邱石瞅了一眼,饭盒里只有箩卜丝咸菜,就连箩卜丝也不多。

邱石问:“你家没自留地?”

克马挠着头,尬笑道:“有啊。因为补习的事,跟家里闹得很僵,没敢再要求其他,这箩卜丝还是我自己炒的,就一瓶,得省着点吃。”

邱石把自己装有猪油渣炒白菜的罐头瓶,推过去。

克马惊讶道:“这、这怎么好意思。”

“吃吧,废个什么话。”

框泛红,这样的好菜,一般人是绝对舍不得分享的。

晚上没课,不过教室里快十二点还亮着灯。

黄济民脚下无声,猫在窗外瞅了瞅,这个点,大部分学生还在,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邱石最讨厌的,就是这家伙的鬼祟。

等出现在门口时,黄济民已经板起脸,训斥道:“让你们自习,也没让你们搞到凌晨,学校的电不要钱啊?那谁,邱石,你这个班长怎么当的,赶紧把他们赶回去睡觉,熄灯!”

看在今天从他那里学到点东西的份上,邱石忍了。

————

食堂早上也可以蒸饭,只是没几个人这么干。

本地学生有经验,这时节饭放一宿不会馊,前一天晚上多蒸些,留在饭盒里不吃完,第二天早上,去食堂打来开水一冲泡,既简便,又适合当早饭,还不用起早。

就是不经饿。

中午,邱石正在食堂狼吞虎咽时,一份热气腾腾的白萝卜炒肉,突然送到他怀里。

侧头一打量,曹安晴捧着打好菜的铝饭盒,笑嘻嘻站在旁边,献宝似的用铝勺子扒拉着饭菜,示意道:

“班长你看,今天蒸的饭好好哦,粒粒分明,不软不硬,比锅煮的饭还好吃。”

邱石同样笑了笑,指向用搪瓷缸盛着的白萝卜炒肉,道:“那也不必这样,我是班长嘛。”

食堂现在没有全面开工,准备不多,纯肉菜几乎没有,这已经是最好的菜,也叫乙级菜,售价一角五分钱每份,还需要一张乙菜票。

那得用肉票,跟后勤部换。

毕竟食堂去供销单位采购肉,也需要票。

所以户口和粮食关系决定的、既得不到肉票,也淘换不起的邱石,原本注定吃不上食堂的荤菜。

这张包浆严重的四方桌旁,正好没有其他人,曹安晴在一侧坐下来,一本正经道:

“可是班长,你解决了我的大问题啊,我身体不好,如果没吃饱饭,容易晕倒。”

她说到这里,狡黠一笑,“生产队里,他们都不敢让我干重活呢。”

邱石笑着搭话:“那你都干嘛?”

“放牛。早上天蒙蒙亮到山上去放,再就是天黑前放一次。白天他们要用牛。”

曹安晴颇为得意,昂起小脑瓜道,“告诉你哦,队里的两头牛,现在老听我话了,不用牵着,趁人没注意时,我都是坐在牛背上的,是不是有点女夫子的意思?”

邱石竖起大拇哥。

这姑娘性格挺好的,看起来倒是越发可爱了。

他也不矫情,笑讷这份荤菜后,拧开自己的罐头瓶,把老妈牌猪油渣炒白菜递过去:“尝尝?”

曹安晴挖出一勺,藏在热饭里捂了捂,炫完后,笑道:“好吃诶!”

“那你多吃点。”

这瓶菜大抵还能再撑一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80年代当文豪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