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夫妻俩都打工(1)

小说: 农民夫妻   作者:家是温暖的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农民夫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农民夫妻

张海回到家里,把从牛场辞职的事告诉了李侠。

‘’还好没患上布病,辞职没什么可惜的,现在打工的地方多着呢。我已经在兴发陶瓷报了名,过几天就上班。小海,你在家养猪吧?‘’

李侠对张海说。

‘’现在不能养猪,行情混乱不说,疫情肆意横行,我经常听别人说,这家养一百多头猪清圈了,那家七八十头猪都死了。非州猪瘟蓝耳病现在根本就无药可治,咱还是先打工,过两年看看情况再说吧。‘’

张海分析着养猪前景。

‘’那也行,趁着妈生活还能自理,咱俩都出去打工,早上饭多做点,让妈中午用电饭锅热一下就能吃。‘’

李侠又说。

‘’我最好找个交养老保险的单位,现在自已交灵活就业一年快一万元了。‘’

张海说。

那是最好。

张海在五八同城的招工广告上,看见大连一家食品厂给职工交养老保险外,工资还五千多,而且是早八晚五。张海打完电话后决定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张海坐拼客去了沈阳南站,在南站上坐高铁去了大连,到大连又换坐快轨,中午十一点钟才到了食品厂的招工处。有二十多个工人正在报名,张海打电话找到了昨天联系的那个人,那人让张海赶紧报名,报完名又让每个人照红底一寸照片八张,两寸的两张,照像费每人一百块钱。这是给工人交五险的照片。厂方说,这个食品厂有两个厂,总厂和分厂,总厂在大连,分厂在沈阳沈北,分厂的条件不如总厂的,但分厂的工资比总厂的工资每月多挣一千五百元,由于食品厂现在的订单非常多,明天就可以去签完合同直接上班。有想去分厂多挣点钱的,现在就可以报名,不过每个报名的员工需要交八百块钱风险抵押金。怕员工报完名不去,影响生产,工作满一个月,风险抵押金全部返回,还多给两百元。现在就开始报名,我去分厂,我也去,有十多个人都报了名,张海也报了名,并交了八百元风险抵押金。一共有十五六个人报了名,并交了风险抵押金。

张海之所以选择回沈阳分厂,因为离家近些。

又一个厂方领导说话了,由于食品厂订单非常多,明天签合同就可以上班了,上班需要穿工作服,每个员工两套,每套两百元,请每位员工先把工作服钱交了,这二十多个人又每人交了四百钱,大家拿好地址,明天早点地去报到,完事就能上班了。

张海找了小吃部,吃了一碗米饭,一碗排骨炖冬瓜,吃完饭就按原路返回了。

到家七点多钟了,

第二天凌晨,张海坐拼客去了沈阳,按照地址找到所谓的分厂所在地后,张海却傻了眼。那里根本没有什么食品厂,只有一片荒芜的空地。周围零散住着几户人家,打听之后才知道这里从来就没有建过什么工厂。张海意识到自已受骗了,心里一阵懊悔,怪自已当初太大意。他拿出手机拨打之前联系人的号码,发现对方已关机。此时一同前来的其他人也陆续赶到,大家面面相觑,明显都遭遇了骗局。张海心中愤怒不已,他不想就这样算了,于是拉着众人一起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民警详细记录了他们被骗的经过,表示一定会尽力追查。离开派出所后,张海心情沉重,他不仅损失了不少钱,还耽误了找工作的时间。但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谨慎,不能再这么轻易相信网上的招工信息。回到家后,他将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李侠,李侠虽有抱怨,但更多的是安慰,两人只能重新规划接下来的求职之路。

这次大连之行。张海一下子损失两千多元,吃一堑,长一智。张海也明白了,通过面试以各种名义要钱的都是骗子。

张海又看见朋友圈有招工的,昊明招收肉鸡分割操作工,给员工交纳五险,和昊明的人事经理加了微信,又打车去沈阳苏家屯昊明肉食鸡屠宰厂,这也正经招工的,人事部经理带领张海去了肉鸡分割车间,又看了一下宿舍和食堂,让张海没有满意的车间到处都是水,本来就有腰突,怕受凉再犯了,没有相中工作环境,坐车就回来了,

明天李侠就去上班了,自已也得找个工作,也去了陶瓷城找活,张海本不想去陶瓷城打工,那地方不给交养老保险,暂时找个工作先干着吧。

听朋友说新宏远陶瓷抛光线招操作工,一个月三千八百元,就去了新宏远陶瓷抛光线。

抛光线主任李长春把张海领到抛光线上说:‘’张海,你就看抛光机的头一道工序粗抛吧。‘’

‘’李主任,我从来没在陶瓷干过,还是个小白,什么都不懂,还请你找个有经验的人教教我。‘’

张海对李长春说道。

‘’没事,你们班的班长会教你的。‘’

李长春对张海说。

这时走过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笑着对李长春说:‘’这是我们班新来的工人?‘’

‘’对,张海,这就是你们班的班长。‘’

‘’小赵,张海对抛光线什么都不懂,你要好好教他。‘’

李长春对小赵和张海说。

‘’放心吧,主任,我一定要好好教张海的。‘’

小赵对李长春说。

‘’张海,那你明天早七点来上班吧,咱们是干十歇十四,两班倒,半个月一倒班。‘’

李长春又对张海说道。

张海到了家里,把自已明天也去新宏远陶瓷抛光线打工的事告诉了李侠,李侠听了也很高兴,自已每个月两千八百元,张海每个月三千八百元,加上婆婆每个月的工资一千七百元,一个月有八千块钱的收入,加上种地的收入,一年下来,自已家也有十万八万的收入。不说是小康家庭,在当前的农村,收入也是相当高了。

早上六点半,张海就骑着两轮电动车就新宏远上班,李侠干的活是看片,干十二歇二十四,坐的班车,所说的班车是专门拉工人的黑车,一辆九座的金杯海狮车拉上二十多个工人,车主负责接送工人,工人每人每月给车主一百五十元到三百元不等,工人付给车主的做车费是按照路程的远近而定的。

到了新宏远陶瓷,张海来到抛光线,班长小赵已经在等着他了。“张海,今天先跟着我熟悉下流程。”小赵热情地招呼道。

张海看着巨大而嘈杂的抛光线机器,心中既紧张又好奇。小赵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张海努力地跟上节奏。

刚开始,张海总是出错,不是放错瓷片的位置,就是没掌握好抛光的力度。旁边一些老工人见状,忍不住小声嘀咕。小赵却耐心地纠正他,鼓励他慢慢来。

随着时间推移,张海逐渐上手,自已已经能换磨块了,他认真专注的态度也赢得了部分工友的认可。忙碌间,一天很快过去。

下班时,张海虽然疲惫不堪,但内心充满成就感。他骑着电动车回家,路上想着这份工作只要坚持下去,未来总会更好的。回到家,自已便开始做饭,先把米饭焖上,自已又用插菜板子把打完皮的土豆插成丝,又从冰箱里拿出两个尖椒和两根黄瓜,把尖椒切成了丝,把黄瓜切成菱形块,拿出三个岳母给的笨鸡蛋打碎放进碗里,泡了少许木耳,

估么着李侠还有十多分钟就到家了,张海就开始炒菜,先炒土豆丝,这是张海头一回炒菜,不能等李侠回来炒菜吧,一回炒不好,两回炒不好,时间长了就炒好了。

为什么要炒土豆丝呢,土豆丝插成和牙签一样粗细,多点放油,油开了,倒入土豆丝翻炒几下,就好了,尖椒生熟无所谓,生的也能吃。

油烧到了六七成热,张海先把调料和葱花的放入锅内,翻炒几下,把沥好的土豆丝倒入锅里,锅里一下子着了火,张海赶忙把锅盖上,打开一点,看火灭了,开始翻炒起来,大约两分钟,加了些盐,把土豆丝装盘。

开始炒第二个菜,鸡蛋黄瓜木耳,先放适当的油,把油烧到三成热,搅拌好的鸡蛋液倒入锅中,转小火在把鸡蛋煎成一个饼,用铲子把鸡蛋铲成一块一块的,把鸡蛋倒入盘中,在起锅烧油,这回油比煎鸡蛋时要多放一些,看油开始昌烟了,把木耳和黄爪倒入锅里,快速翻炒,发现黄瓜开始变软,听见木耳啪啪的响声,再倒入煎好的鸡蛋,翻炒起下,加些盐,装盘。

张海一转身,李侠正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正笑呢李侠走进厨房,闻了闻饭菜的味道,打趣道:“哟,咱家张海大厨今日首秀啊。”张海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第一次做,肯定比不上你做的好吃。”

两人坐到桌前,开始吃饭。张海炒的菜卖相确实一般,有的地方还稍微有点焦糊味。但李侠吃了一口土豆丝,眼中却带着笑意,说:“味道还不错呢,真的。”张海也尝了尝,皱了下眉头,“你就别安慰我了,这哪能跟你做的比。”

“没关系呀,一回生二回熟嘛。”李侠夹了一筷子鸡蛋黄瓜木耳放到张海碗里。张海把黄瓜放入口中吃了起来,感觉味道还自我良好。看向李侠,坚定地说:“不管怎样,咱们俩一起努力,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李侠微笑着点点头,两人继续享受着这一顿充满爱的晚餐。

张海最担心李侠了,因为李侠从来没打过工。

‘’小侠,你干的活累不?你从来都没打过工,太累的活咱可不干?‘’

张海有点心疼李侠。

‘’还行,我能干得动,主要就是看电子眼,乱片很累,几乎也不乱片。‘’

李海回答。

张海在抛光线半个月过去了,张海在抛光线已经熟练许多,出错越来越少,速度也快了起来。这天,主任李长春巡查时看到张海的表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张海,你进步很大啊,比刚来的时候强太多了。”张海腼腆地笑笑:“多亏了赵班长和各位工友的帮忙呢。”

然而,厂里突然传来消息,说因为市场需求变化,订单减少,抛光线可能要裁掉一部分人。大家人心惶惶,张海也很担忧,毕竟这份工作得来不易。他心想,如果真被裁了,又要重新找工作。

张海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利用休息时间研究怎么提高抛光效率,减少成本。他向班长小赵提出了一些改进设备操作顺序的想法,小赵觉得可行,就上报给了李长春主任。李主任看了之后大为赞赏,不但采纳了张海的建议,还决定留下张海并且给他涨了二百元工资。张海松了口气,他知道只要积极面对困难,总能在困境中找到转机。

李侠这边在看片的工作也遇到了小挑战。有一批新规格的陶瓷产品需要检查,电子眼的参数设置一时难以完全匹配。李侠主动向主管请教,下班后还留在厂里反复试验调整参数。

与此同时,张海在抛光线干劲更足了。他把涨工资的消息告诉家人后,决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创新中。一天,他发现如果更换一种新的磨块材料,或许能进一步提升抛光质量。他自掏腰包买了几种样品偷偷测试。

就在张海的测试初见成效之时,李侠也成功搞定了电子眼针对新产品的检测参数。主管在大会上表扬了李侠,还给了一笔五百元的奖金。

张海所在的抛光线采用了他推荐的新磨块材料后,产品合格率大幅上升。厂方为表彰张海,又给他额外奖励了一千元。

回到家中,张海和李侠拿着各自的奖金,相视大笑。虽然只是小小的成就,但两人深知,只要不断努力进取,哪怕是平凡的打工生活,也能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希望,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张海下班骑电动到家,刚进屋,就听李侠喊。

‘’张海快洗洗手,饺子马上好。‘’

原来今天李侠闲班,就包了韭菜鸡蛋馅的饺子,这也是张海最爱吃的素馅饺子。

张海刚坐在餐桌前,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端了上来。从晶莹剔透的饺子皮就能看见裹在里面馅,嫩绿的韭菜加上金黄色的鸡蛋,不仅令人张海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送入口中,瞬间,浓郁的韭菜香和蛋香在口腔散开。“嗯,侠儿,你这饺子包得真是绝了,每一口都能吃到满满的馅料。”张海含糊不清地夸赞着。

李侠笑着说:“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韭菜是早上现割的,鸡蛋也是新鲜的土鸡蛋。”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张海走到门口张望,原来是村里的几个小孩在追逐打闹。其中一个小孩闻到饺子香,跑过来趴在门框上眼巴巴地望着。

张海笑着招手让孩子进来,李侠也盛出几个饺子递给小孩。小孩咬了一口,眼睛放光:“叔叔阿姨,这饺子太好吃啦。”

吃完饺子,张海和李侠各自忙着为明天上班做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农民夫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