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玉米又是大丰收,大侄张帅现在成立了家庭农场,专门给各农户种地秋收一条龙,家里有旋耕机,播种机,打药机,收割机,一年都干一千五百多亩地。有这样的大侄,张海这十多亩地大侄都包下了,从种到收都不用去地里。
张海下班回到家,院子里已堆满了玉米,家里的玉米一定又都收完了。张海也没给大侄打电话,因为张帅现在很忙,每天都干到晚上十点多钟。
十一月末,新宏远陶瓷放假了,张海的抛光线也放假了。
张海又去了正大猪场去打工半个月,张海主要想学习一下大猪场的养殖技术。一个厂长,两个饲养员加一个电工,管理一个四千四百头的猪场。根本也没什么高新技术,有些地方还不如自已呢,工资也不高,水还挺深,挣了两千多块钱就辞职不干了。
李侠十二月底才放假,累了一年了,夫妻俩也该歇歇了。
女人,一个持家的女人,根本就没有清闲的时候,放假的第二天,李侠就又忙了起,屋里屋外,从正房到厢房都收拾个遍,
张海在微信上又看到一条招聘广告:
冶金厂现在招收男工三十人,于正月十六去铁法幺堡冶金厂培训学三个月,免费提供食宿,月工资三千五百元,四个月以后,法库新厂建完,回法库上班,工资每月四千五百元至五千五百元,公司给员工交纳五险。
联系人,姚助理。
张海亳不犹豫地把电话打了过去。姚助理详细地盘问张海的个人信息,知道张海以前干过中频炉,告诉张海你被录用了,正月初十以后听电话。
明天就是小年了,张海看李侠整天都屋里屋外的忙着,自已也不能整天在家呆着吧,就对李侠说:‘’我能干点啥?‘’
‘’不用你干,我自已忙过来了。‘’
李侠一边说,一边往洗澡间搬叉梯。
张海一看李侠要擦洗澡间的棚,抢过李侠的叉梯对李侠说:‘’我来擦洗澡间的棚。‘’
李侠没说什么,又去干别的活了。
张海站在叉梯上擦棚,热气熏的或许是叉板的材质,有些污质很不好擦,用油污净才能擦掉,马上就要擦完了,张海想往前挪一步,一脚踩空,从叉梯上掉了下来,叉梯并不高,膝盖扭了一下。
李侠听见响声,走进洗澡间,看见张海趴在地上,疼得呲牙咧嘴,赶快把张海拽起,扶上炕。张海感觉头晕脑胀,想吐。
张海脱下裤子,膝盖肿得老高,血管黑紫黑紫的,马上让李侠拿来被褥把腿脚垫高。这样就不会淤血。
大夫接到李侠的电话,马上就赶来了,看张海的腿还能动。
没伤到骨头,只是肌肉和筋扭伤了,吃点药,养些日子就好了。
这马上就过年了,自已又这么不小心,张海非常自责。
李侠没有责怪,细心地照顾着张海。
张海又回到了一会一米七,一会一米八的日子。
张迪是腊月二十七回来的,看见爸爸走路一瘸一拐的,从妈妈的口中知道爸爸又受伤了。
张海有个愿望,就是去爬长城,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张迪想给父母一个惊喜,打算春节和父母去北京旅游,爬长城,看升国旗,去老舍茶馆听听书。
七天的旅行,飞机票都订完了,到北京住的酒店和回来的高铁票也订完了。
张迪把去北京旅游和订机票酒店的事告诉了父母。
‘’小迪,赶快退了,你爸这样咋去。‘’
‘’快退了吧。‘’
李侠和张海都让女儿退票。
‘’等到初二再说,万一我爸有什么奇迹能走了呢。‘’
张迪说。
张海意外受伤和旅游的事,一点也不影响全家人过年的喜悦心情!初二那天,张海试着下地走动,发现膝盖虽然还有些疼痛,但已比之前好多了。一家人高兴不已,决定按原计划出发去北京。
到达北京后,他们先去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张海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满是自豪。接着便去爬长城,张海虽然脚步有点跛,但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了长城,领略到了那雄伟壮观的景色。
游玩归来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准备享用晚餐。这时张迪神秘兮兮地拿出一瓶红酒,说是特意为庆祝这次旅行而买的。张海打开红酒,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一家人举杯共饮,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张海感慨万分,尽管遭遇了一些波折,但一家人依然能够如此幸福地团聚在一起,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这便是最珍贵的事情。
七天的旅行在一家人欢快的笑声度过,幸福的一家三口,坐上开往沈阳的高铁,到了沈阳,张迪告别了父母,为了自已的梦想,又回到自已的工作岗位拼搏奋斗。张海李侠坐上回家的拼客。
正月十四,冶金厂姚助理打电话通知张海后天去铁法培训学习。姚助理知道扭伤的消息后,无奈地放下了电话。
张海心里也挺懊悔,自已错过了唯一一次给员工交养老保险的单位。
正月十五过完,陶瓷城的企业都陆续开工,李侠正月二十就上班了。
张海的膝盖虽然走路不怎么疼了,但是干点活就肿了起来,而且还伴随着一阵阵疼痛。
又过了半个月,二哥家的三侄张超给他老叔张海找了个活,在煤气站吊煤。
张海去煤气站看看活,就是在四楼按电钮,把煤从一楼吊到四楼,倒入煤仓中,干二十四歇二十四,平均一小时吊一罐,一个班大约二十五罐左右,工资每月二千八百元。
第二天,张海就去煤气站上班,张海上到四楼,膝盖疼得满头大汗,自已连着吊了七八罐煤,把煤仓倒满,上面又坐了一罐,也能休息四五个小时,找一个干净的地方,铺上了在家拿来的行李和电褥子。美美地睡一觉,也挺好。
和张海交接班的是个姓崔的残疾人,好像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条胳膊比另一条胳膊短了许多,这个人事还挺多,张海也不愿意搭理他,自已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一罐煤随着张海手按电钮而徐徐上升,缓缓地拐进了四楼,张海发现吊葫芦的接触器有些毛病。张海打电话告诉了班长,来了一个实习的电工,看看手柄电钮,说没有毛病。
三天告诉班长三次,都说没有毛病,凭着二十多年在工厂的工作经验,张海断定是吊葫芦上的接触器触点不行了。但也不能在班长面前指手画脚的,何况自已已经告诉他三次了,自已注意就行
张海从早上接班就开始煤仓缺一罐就吊一罐,让煤仓始终满着。
该发生的事就得发生,晚上十点把一罐煤刚吊到了四楼,没等往煤仓拐呢,手柄按钮就不好使了,紧接着吊葫芦一冒烟,就不动了。
张海下到三楼,叫醒了正在睡觉的班长,告诉他吊葫芦坏了。
班长赶紧给电工打电话。大约二十分钟,来了一个电工,找来了钩子,几个人把这一罐煤和吊葫芦拽进四楼,煤气站站长听到消息也来了,不一会老板也来了。
‘’张海,手柄按键不好使,为啥不拉总闸?‘’
班长看到主要领导都来了,有推卸责任的意思。
‘’班长,我三天告诉你三次说吊葫芦有毛病,你解决了吗?你告诉过我遇到紧急情况拉总闸吗?你告诉过我总闸在哪吧?‘’
‘’电工师傅,是不是接触器的触点粘住了?‘’
张海厉声地回对着班长,又转身问电工。
‘’你怎么知道是接触器的触点坏了?‘’
电工反问道。
凭我在工厂干了二十多年的经验。
张海自信地说。
班长看了一眼张海不说话了。电工将信将疑地检查了接触器的触点,果然如张海所说,是触点出了问题。老板见状,对张海赞赏有加,“老张啊,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看来是我们疏忽了。”张海挠挠头,“俺就是干得多了,有点经验罢了。”老板沉思片刻后说道,“既然你懂电葫芦,那以后这设备的日常维护就交给你一部分吧,每个月再给你加五百块工钱。”张海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连忙感谢老板。
张海心想,这下不仅能多赚钱,还能让自已的手艺派上用场。回到家后,他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侠,李侠也很高兴,直夸张海能干。张海干劲更足了,每天上班都提前到岗,仔细检查电葫芦的各个部件,在他的精心维护下,电葫芦再也没出过故障,煤气站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张海在这个小小的煤气站,逐渐找到了自已的价值所在,一家人的生活也慢慢变得更加宽裕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