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32章 法库人在盈好(1)

小说: 农民夫妻   作者:家是温暖的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农民夫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农民夫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今天张海在加工中心干的组合盘,这个活不大,和家里的大碗差不多,机械钻完孔,老丁说得倒角。

‘’班长,这个不能倒角,底座太小,力量用大一点就偏,危险。‘’

张海说。

‘’没事,干了好几年,这个组合盘都倒角了。你小心点。这图纸上也要求倒角了‘’

老丁说。

张海小心翼翼地干了起来,大约倒了五十多个,力量略微大一点,组合盘一偏,倒角刀卡在钻孔上,组合盘随着台钻轮了起来,张海的无名指刮个大口子。

‘’老张,你干这活应该没问题,咋还把手刮出血了呢?‘’

老丁对张海说。

刘林你来干这个活,刘林头午干了一百多个都挺正常,下午没干几个,组合盘又轮了起来,同样也是无名指刮个大口子,这个口子比张海刮得那个口子大多了,自已根本没法处理,去医院缝了四针。这个组合盘再也不敢用台钻倒角了,只能用人工倒角了。

不知不觉,张海已经来了四十多天,明天就是国庆了,国庆放假七天,张海上了个小班,四点半就坐上了回家的拼车。

张海坐在车上,满心都是即将到家见到妻子李侠的喜悦,完全忘记了手上伤口带来的疼痛。车子一路疾驰,终于到了家乡的小镇。张海下了车,拖着简单的行李朝着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李侠站在那里张望。见到张海,李侠眼睛一亮,立刻飞奔过来扑进张海怀里。“你可算回来了,我都想死你了。”李侠嗔怪道。张海紧紧抱着她,感受着久违的温暖。

进屋后,李侠心疼地看着张海受伤的手指,又是吹又是上药包扎。晚上,两人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仿佛要把分别这段时间缺失的陪伴都补回来。夜晚来临,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张海和李侠相对而坐,彼此眼中满是爱意。张海轻轻抚摸着李侠的头发,诉说着在外工作时对她无尽的思念。李侠靠在张海的肩头,静静聆听,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眼神里充满温柔。

忽然,张海将李侠抱起,走向床边。他轻轻地把李侠放在床上,俯身吻住了她。这一刻,所有的思念与爱意都在这个吻里交融。他们相拥而卧,身体紧贴着,感受着对方的心跳。李侠的手缓缓滑过张海的后背,张海则紧紧握着她的手,仿佛害怕一松手她就会消失不见。周围静谧无声,只有他们轻微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爱的气息,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他们渐渐入睡,度过了这个美好的夜晚。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脸上,张海先醒来,看着怀中熟睡的妻子,心中满是幸福。他悄悄起床准备早餐,煎蛋、热牛奶,还烤了两片面包。当香味飘进卧室,李侠也醒了。她来到餐桌前,看到这一切,眼里闪着感动的泪花。

接下来的几天假期,他们如同度蜜月一般。一起去田地间散步,手牵手走过每一条小径,回忆曾经恋爱时的趣事。他们还去看了一场电影,像年轻情侣那样分享一桶爆米花。

第三天,他们决定在家大扫除,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张海打扫高处,李侠负责擦拭家具。累了就互相依偎着休息,笑声不断。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第七天到来时,他们收拾好了张海的行李。尽管不舍,但他们知道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张海踏上返程的车,隔着车窗向李侠挥手告别,李侠含着泪微笑回应,他们带着满满的爱意等待下次相聚。

拼车到盈好已经八点了,还不算晚,张海刚走进车间,科长张继五叫住了他。

‘’张海,你回家了,今天你不去加工中心了,你去金沙线。‘’

金沙线,张海头一次听说。张海跟着科长来到了金沙线。

金沙线就是比数控车床更高级的车床,把铸好的毛坯料放进去,出来就是一个光亮的刹车盘,孔也钻完了,最后只剩倒角攻丝了。

‘’杨伟杰,今天让张海在你这干。‘’

科长对一个四十来岁的胖子说道。

‘’行,没问题。‘’

杨伟杰回答道。

‘’张海,你过来。‘’

张海被杨伟杰叫到金沙三,四线,在三线一边操作,一边给张海讲解注意事项,正说着,也加工出一个刹车盘,张海,不用着急,就像我刚才这样操作,你先慢慢干,我得去八线编程去,转身去忙了。

数控机床,对张海来说还是个小白,张海丛没接触过。

张海按照杨伟杰说的,真就干出了五个,第六个干到一半,机床就自动报警停下了。

张海跑到八线,去找杨伟杰,杨伟杰正在编程。

‘’班长,三线报警了。‘’

张海对杨伟杰说。

‘’你先回去吧,我这编程放不下,编完程我马上过去。‘’

杨伟杰对张伟说。

一个多小时,杨伟杰来了,看见刀塔上的槽刀和尖刀的刀杆都磨了,松开卡盘,拿起刹车盘一看,刹车盘好大一块多肉,就是这多肉,把刀杆给磨了。

张海,你能干不,这么大的多肉也上床子,你是干什么吃的?

杨伟杰气得火冒三丈。

‘’班长,你也没告诉我有多肉的刹车盘不能上床子啊。‘’

张海反问道。

‘’这还用告诉,有点脑子的都不会把多肉的刹车盘上床子的。‘’

杨伟杰不依不饶的。

‘’班长,你老家哪的?‘’

张海故意转移话题。

‘’这和我老家是哪的有关系吗?‘’

杨伟杰没好气的回答。

‘’当然有关系了,班长你老家哪的?‘’

张海还是问同一个问题。

‘’法库的。‘’

‘’法库什么地方的?‘’

‘’法库柏家沟的‘’

张海问,杨伟杰答。

‘’我法库五台子的。‘’

张海笑着说。

‘’你法库五台子的?‘’

杨伟杰有些惊讶。

‘’班长,你认识在柏家沟乡政府上班的杨伟艳不?‘’

张海又接着问。

‘’那是我堂姐,你怎么认识他?‘’

杨伟杰又反问张海。

‘’杨伟艳的小叔子是我铁哥们,我和杨伟艳夫妻俩没少在一起吃饭呢!‘’

张海回答。

杨伟杰一听,当时转怒为喜。

‘’张哥,兄弟我就这个脾气,你不知道,修这两个刀杆我得半天时间,我也不知道你也是法库的,更不知道你和我姐夫也认识。你从今就在金沙线干吧,你有什么不会就找我。‘’

下午,杨伟杰一边修刀杆,一边给张海讲解金沙线的原理和车床的维护保养,又告诉张海怎样换刀片,怎么量尺,怎样写自检记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海今天才真正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杨伟杰的这番话,让张海受益匪浅,为以后张海在金沙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海发现一个问题,盈好的长期工干的都是小活,临时工干的都是大活。

自已来的时候,就和赵梦娇说自已要干长期工。赵梦娇告诉张海,你先干些日子临时工,等适应了再变长期工。

现在自已都干快两个月了,明天就请假去体检。

第二天,开完会,张海找到科长张继五。

‘’科长,我想干长期工,明天我请一天假去体检?‘’

‘’不行,咱这多忙,订单根本干不过来,长期工的事,以后再说。‘’

张继五毫不犹豫地说。

张海今天就去了金沙线,但和杨伟杰不是一个班,张海这个班的班长叫王树新。

王树新有五十多岁,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粗糙,像是常年经受风吹日晒。他的脸方方正正,犹如被刀削过一般,透着一股坚毅。浓眉之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看穿人的心思。高挺的鼻梁下,嘴唇略显厚实,嘴角常常挂着一抹严肃的神情。稀疏的头发短而硬,夹杂着不少银丝,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张海初见到他时,心里还有些紧张。但王树新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低沉沙哑地说:“好好干,小伙子。”随后便开始分配工作任务。张海认真地点着头,心想这个班长看起来严厉,或许是个外冷内热之人。在王树新的指导下,张海逐渐上手了新的工作内容。虽然偶尔也会犯错,但王树新并没有过多责备,而是耐心地指出错误并教导正确做法。张海感觉自已在这个新环境下能够学到许多东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负班长的期望。

第二天,张海又找科长请假,科长又以工作忙,任务紧为理由,不给张海假。

中午休息,张海来到人事部找到赵梦娇。

‘’赵经理,我遇到麻烦了,自已解决不了,我来盈好就是奔着你来的,我想请假去体检,干个长期工,但是张继五不给我假,你给我出个主意?‘’

张海把和科长请假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

‘’这个张继五真够可以的,干长期工对于个人和工厂都有莫大的好处,他怎能不给假呢。这样吧,张海,你先离职,等体检完毕你在入职。‘’

‘’张海,你现在在哪个工序工作呢?‘’

赵梦娇又接着问张海。

‘’金沙线‘’。

张海回答。

‘’什么?你在金沙线?那可是一个技术工种啊?你能干吗?‘’

赵梦娇有些惊讶。

‘’我是今天调过来的,以后就长期在金沙线干了。没事,我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杨伟杰,我俩是老乡,他是法库柏家沟的。‘’

张海回答道。

‘’什么?杨伟杰是柏家沟的?我怎么不识他?‘’

赵梦娇说。

‘’赵经理,这么说你也是法库人了?‘’

张海又问

‘’当然了,我也是法库柏家沟的。杨伟杰可是金沙线上的大拿,你可要多多向他学习呀‘’

赵梦娇说。

‘’一定,我有老乡罩着,还怕什么呢!‘’

张海有点小激动。

第二天,张海又去和科长请假,张继五还是那套说辞,就是不给假。

‘’科长,别人给我出个主意,让我先离职,体完检再入职,这样不太好吧?‘’

张海对张继五说。

‘’谁出的馊主意,那你明天去吧。‘’

张继五迈着八字步,扭动着熊腰走了。

张继五从来都是以貌取人,往上交的人,看见张海拎个普通的小布包,一脸嫌弃的样子,张海你是换个双肩包背呀。‘’我就是穿西服扎领带,不也是盈好的操作工吗?‘’

张海的这句话,把张继五怼的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第二天,张迪请了一天假,陪爸爸去体检,张海在沈阳一直都分不清东南西北,哪也找不到,所以让女儿陪着去。

体检很顺利,半个小时就完事了,张迪又领着爸爸去故宫看看。

张海和女儿来到沈阳故宫,只见宫门宏伟壮观,红墙黄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宫门口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队,人们欢声笑语,来自各地的游客汇聚于此。走进故宫内,古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庭院里的古树参天,枝叶茂密,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回廊里游客摩肩接踵,有的驻足观看墙上的壁画,有的拿着手机拍照留念。张海拉着女儿的手,穿梭在人群之中,感叹着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这时,一群外国游客经过,他们好奇地四处观望,不时发出惊叹之声。张海父女俩来到宫殿内部,陈列的文物让人目不暇接,展示着往昔皇家的威严与奢华。女儿兴奋地跟张海讲述着从书上看来的关于故宫的知识,张海听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在故宫里逛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古老的宫殿上,张海才牵着女儿的手,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离开故宫后,张海和女儿肚子饿了,便走进一家烤肉店。店内热闹非凡,烤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服务员热情地招待他们坐下,并递上菜单。张海看着菜单,上面琳琅满目的菜品让他有些眼花缭乱。女儿张迪则兴奋地指着几样特色菜说:“爸,我们点这个五花肉,还有这个招牌牛肉吧。”张海笑着点点头。

等餐的时候,张海想起自已在盈好的工作经历,感慨万千。他对女儿说:“迪儿,爸在外面打拼不容易,但只要想到咱们一家人能过上好日子,就觉得浑身是劲。”张迪乖巧地握住父亲的手说:“爸,你辛苦了。”

很快,菜品上桌了。滋滋作响的肉片在烤盘上散发着的色泽。张海熟练地翻动着肉片,不一会儿,肉就烤熟了。父女俩开心地享受着美食,店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吃完饭后,他们结了账,走出烤肉店。此时夜幕降临,城市灯火辉煌,张海和女儿带着满足的心情各自踏上回宿舍的路,心中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农民夫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