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 章 打工养殖两不误(3)

小说: 农民夫妻   作者:家是温暖的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农民夫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张海到了岳父家里,岳父也刚到家,李旭赵影也在家。岳父正抱着孙子李金龙吃桔子呢。

岳母没在家,一问才知道,岳母去放羊了,还是在羊场买的波尔山羊,现在繁殖六只了。现在也不值钱。

李春有点不安地看着张海,很怕东窗事发。

一个小时后,岳母刘梅放羊回来了。

‘’小海,你咋来了,今天没上班吗?‘’

岳母进屋给张海递过一根烟,一边说,一边从衣服兜里拿出两棒玉米,放羊捡的。拿着玉米放在外边窗户台上。

岳母布满老茧的双手,裂成了一道道口子,手指上都粘着胶布。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眼睛满是经历风霜后沧桑和无奈。

‘’妈,这几个羊别放了,天都冷了,在家喂点玉米秆得了。‘’

张海看着岳母说。

‘’我不爱在家待着,放羊走走更好,锻炼身体。‘’

岳母回答着。

‘’小海吃完饭再走,妈做饭去。‘’

岳母去外屋做饭。

李春那颗忐忑不安的心也算是落回原处,忙拿起烟对张海说:‘’小海,抽烟。‘’

‘’爸,我自已来。‘’

张海接过烟点着了。

李春也知道张海不会把自已的事告诉妻子,不用怕了。

岳母做了两个菜,麻大豆腐,猪肉炖白菜土豆。大米饭。

虽然白菜,豆腐,土豆都是家常菜,但是岳母做得有滋有味。张海很喜欢吃岳母做的菜。

五点多了,张海告别了岳父一家人,就回焊条厂加班去了。

排骨呢,张海连排骨味都没闻到,别说吃了。张海也无奈地笑了。

焊条厂生意还是那么兴隆,每天都有大量的订单,老板又派来两个实习生。

李阳,是黄金学院毕业的,是来接替翟左军总经理位置的,翟左军离职了。

赵云峰,工业大学毕业,实习一个月当车间主任的。原来的车间主任被调到汽车空调厂当主任去了。

翟左军临走时告诉张海小心点杨厂长,这个人心术不正,坏,这个焊条厂早晚毁在他手里。

翟左军的辞职和这个人有一定的关系,翟左军告诉老板,杨厂长人坏,心术不正,老板不信,还是用了杨厂长。

张海也没有在意,认为自已出力挣钱,谁当领导都一样,没有自已,谁干都费劲。和以前一样,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工资还是和以前一样。

今天下班回家,妻子说姑姑搬家了,去铁法住。原来姑父已经退休了,姑家二哥让姑姑姑父都去哪居住。二哥在铁法位的是一百多平的楼房,三室一厅。也有地方住。姑姑姑父这才搬去铁法住。

转眼间四个多月过去了,李侠养好的猪又出栏了,今年的行情不好,要不是自已拌饲料,自已磨玉米面,根本不剩钱。这批二十多头只剩三千块钱,剩点辛苦钱。

在猪场买的母猪又生小猪了,十个小猪都很健康,突然来了疫情。口蹄疫,这是张海养猪经过第一个疫情。

这次疫情来得非常猛,虽然消毒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空气传染。无一幸免。整个镇子养猪的都传染上了。这种病就怕有并发症,张海家的仔猪并发心肌炎,十头全死了。母猪口,蹄都起了泡,都站不起来。

后备母猪也怀小猪了,二个月以后生小猪,,也得了口蹄疫,站不起来,但大猪没有并发症,经过半个多月细心照顾,这三头母猪都站起来了,康复了。

这次疫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三千元,也就是说张海今年养猪没有挣到钱。

相对而言,张海家是最轻的,因为育肥猪都卖了,别的养殖户有的赔上万元。更加证明了养殖的风险。

二月份,张海家养的两头后备母猪,也生了仔猪,虽然是头一窝,两头母猪都很温顺,一共生了二十四头母猪,都很健康。

在猪场买的那头成母猪一直没怀孕,就卖了。

张海一家轮班看着仔猪,很怕让母猪压死。因为一个仔猪四百多元,这二十多个值一万元呢。

岳母突然来了,说是来帮着看仔猪。

‘’妈,那你出来家咋办?‘’

李侠问岳母。

‘’看你家忙的,没一个人呆着。再看看我家,一个个全在家无事可做,东家出西家进的。‘’

岳母一脸无奈的样子。岳母好像对自家的现状很不满,左邻右舍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有她儿子李旭还在家。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村民都买了摩托车,李旭也买一台,不是他挣钱买的,是李春拿钱买的。别人家的日子都越来越好,只有他家还在原地踏步,吃老本。

岳母这次住了半个多月,岳父也来住过两次。

岳父也话里话外地说岳母帮女儿家干活,家都不要了。

‘’家里有啥,自已做饭自已吃还不会。‘’

岳母没好气地说。

岳母来帮忙,张海可轻松了,要不每天无论几点下班,都看几个小时仔猪。岳母把自已替了。

从这次以后,岳母隔三差五就来张海家帮忙。

‘’妈,你别来了,这些活张海我俩都干过来了。‘’

李侠对母亲说。

‘’我在家也没事,你家活太多了,你俩太累了,来帮你俩干点活,你俩也轻松点。‘’

岳母说。

张海是从心里感激岳母的,心中也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善待岳母的。

这期间,焊条厂也发生了变化,李阳担任总经理,回沈阳总厂了。赵云峰被调走跑销售了,领导只剩下一个杨厂长,一个铸造的师父,叫董强。

董强今年六十多岁,身体也不怎么好,也干不了几年了。

杨厂长挑了几个工人和董强干溶炼,就是想让董强在离职之前收个徒弟,把溶炼这块拿下来。

加工车间从挤压、酸浸、拉丝、校直、抛光、包装,这套工序张海全部拿起来放得下,别的工人都不行。

张海有空闲时间也去熔炼车间,和董强去聊天,董强也十分喜欢张海,两人也很对心情。

董强话里话外地流露出对杨厂长不满,也提醒张海和杨厂长相处要小心。

焊条厂没有以前那么忙了,不少客户都让别的焊条厂抢走了。但也是天天上班,张海的工资也没有以前多了,但也开一千七八百元。那也比当时的木瓦工多挣四五千元。

七月份,张海家猪又出栏了,由于自繁自养,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这二十四头猪从出生到出栏一共才五个月,平均二百三十多斤,每头净剩五百多元。总共盈利一万四千多元。

那两头母猪又下小猪了。岳母又来帮忙。岳父有时在这住几天。

女儿张迪已经上幼儿园了,放暑假了,姑姑姑父来串门,还带着他们的大孙子和大孙女。

这样张海家可热闹了,一共十一口人。姑姑姑父也没啥亲戚,对他哥哥嫂子还是非常想念的。每年的寒假,暑假都来住些日子的。

这两头母猪一共下了二十一小猪都很健康。还是轮流看着,姑姑姑父看我们这么忙,他们把做饭的活包下来,我们吃现成。姑姑姑父看张海和李侠夫妻没说,才年年来住些日子的。

下班了,又加班到十一点多。张海骑自行车出了焊条厂,看见加工厂灯还亮着,打算不让岳父回家,去自已家住。

到加工厂又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幕。岳父和赵树芹又在一起鬼混,这次张海没有惊动他们,而是悄无声息地退了回来,骑自行车回家了。

‘’是狗改不了吃屎。‘’

张海边骑自行车也骂道。

到了年底,这二十多头猪又挣了一万多元,还是自繁自养成本低,今年张海家养猪这一项就挣两万七八千元,加上张海打工和种地的收入,四万多元纯利润。

张海家的花销也很大,姑姑姑父每年都住一两个月,加上岳父岳母,这一年的伙食费都得不少钱。

张海家杀了一头猪,给姑姑家送去一扇排骨和十斤肉,给杨厂长一个大后丘有三十多斤,给岳父家十斤肉。也给董强师傅十斤肉。

张海请了不少人来吃猪肉,都是以前帮助过他的,张海懂得感恩,把杨德才也找来了,坐满了两大桌子人,张海是不会忘记那些热心肠的乡亲们。杨厂长和董强师傅也来了,酒足饭饱,大家玩扑克拍分,都是小打小闹,有百八十块的输赢,半夜才各自散去。

年过完了,家里还剩下几十斤肉和两个大肘子。还有两条七八斤重的大鱼。

张海就把岳父岳母接来叫他们帮着吃,现在张海家的日子过得是蒸蒸日上,一年比一年强。而老丈人家过的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差点回到解放前。

母猪又下小猪了,岳母又是帮忙二十多天。

这两头母猪很成全人,每次都下二十多个小猪,这样的母猪是很少有的。

张海从岳母的口中得知,这几年他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差,李旭也不出去打工,加上李金龙也上学了,就李金龙这一个孩子一年也得花不少钱。种地也剩不了几个钱。岳父一年也挣不了一万元,一家五口人维持现状都是个问题,岳母是个好强的人,看别人家小日子都过起来了,而自已家的日子却一落千丈。情绪上有些失落。

张海也安慰岳母:‘’你家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农民的日子都会好起来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农民夫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农民夫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