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张海直接就去了孙军家,孙军和他父母都在家。
‘’张海,少给你点行不?你看我们输了这么多?‘’
孙军的母亲对张海说。
‘’你赶快把钱全给人家张海,张海也不是收号的,是咱让人家给报的号,谁让咱押号了。‘’
孙军的父亲对妻子说。
孙军的母亲去银行把钱取回来。便把这期六合彩输的钱全都给了张海。
张海拿着这八万七千五百元钱去堂哥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要是孙军家打赖不给钱,自已该咋办。‘’
这时堂哥也打来电话问钱的事,张海撒了个谎,告诉堂哥晚上要钱去。
于是自已改道去了岳父家,岳父家只有岳母在家。
岳母也听说张海迷上了六合彩,岳父家都不玩六合彩,这一点张海是非常佩服。
‘’妈和你说个事,你别玩六合彩了,谁玩谁输。有钱咱干啥不好。‘’
刘梅对张海说。
张海低着头回答:‘’妈,我以后不玩了。‘’
张海在岳父家坐了一会,便去堂哥家了。堂哥看见张海来了就问:‘’小海,钱要来了吗?‘’
张海从兜里掏出来八万五千元钱递给堂哥说:只要来八万五千元,那二千五百元人家不给了。‘’
‘’你知道这钱我费了多大劲才要出来。‘’
张海又接着说。
堂哥看着钱,心里却想,‘’自已也没费啥劲,去了少给的二千五百元,自已还挣了四千多元。‘’
就对张海说:‘’那二千五不给就不给吧,就当给他三个点了。‘’
又拿出五百元钱给了张海,这个给你充点电话费,张海也没客气便接过了钱。
这次虽然得了三千块钱好处,但张海也后怕,要是孙军家不认账怎么办。有不少都因为这样的事,动了刀子。
‘’小海,别玩六合彩了,谁玩谁输,有钱咱干啥不好。‘’
张海每次玩六合彩押号时,岳母的话就在耳边响起。慢慢地张海就放下了,再也不玩六合彩。这次六合彩张海一共输了有三万多元,镇上最多的输了几十万,有的输得倾家荡产。
‘’人间正道是沧桑‘’,张海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2002年,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了上百家陶瓷企业。都在法库西南建厂,一百多年企业一家挨着一家,随后又出现了纸箱厂,木托厂,模具厂。形成了一套很完整的产业链。被誉为‘’中国东北瓷都‘’。‘’沈阳瓷谷‘。’
陶瓷产品销往各地,有的出口东南亚。
法库的经济一下子腾飞了,这一百多家企业需要大量的工人,康平,铁岭的农民都来法库陶瓷城打工。有的住宿,有的坐通勤车。
法库农民也开始富裕起来,靠天吃饭时代已成过去,无论年青和年长的,只要能干动的都去了陶瓷城。
岳父李春加工厂承包合同到期,就和赵树芹各回各家,李旭在李力的照顾下在工程队干的也很好,媳妇赵影也去了陶瓷城打工,李春成了家庭主妇,收拾园子,烧火做饭。
岳母李梅伺弄那三十多亩地,最累的活就是间苗,一天最多间三亩地,累得腰酸背痛的。
张海依旧在焊条厂上班,工资还是每月两千多块钱。陶瓷城最多的能挣五千多元,张海也没有跳槽的打算,因为在焊条厂老白班,早晚能帮妻子喂猪。
杨厂长又把沈阳总厂的打环车间搬过来了,打环车间的工人都不愿意来农村,就去老板的汽车空调厂上班了。
这一下焊条厂可忙起来了,打环车间班长不情愿地给调试好一台打环机就回沈阳了。
丁春秋是闫雪的小叔子,他以前在沈阳打环车间干了几年。
杨厂长又把丁春秋找来,让他和张海安装调试打环机。
丁春秋是个不务实的人,一天只耍嘴皮子,不干活,张海最不喜欢这种人了,便借故别的活忙,不参与安装调试打环机了让丁春秋一个自已干。
张海正在车间忙着修设备,铁法姑家的二哥突然来电话了,要借钱,说是酒后开车把人撞骨折了,问张海有没。
张海问借多少,姑家二哥说一万元,这场事故要二万元,还缺一万元,没敢和姑姑姑父说。
下午,姑家二哥拿走了张海刚从银行取出的一万元。
姑家二哥在铁法矿物局上班,一个月五千多,两万元还拿不出。
张海心里想。
下班回家,张涛大哥在家与父亲说着什么。张海问妻子才知道,大侄张帅要结婚了,还缺五千块钱,大哥是来借钱的。结婚的日子订本月的二十二,还有半个月时间,张海给大哥拿了五千块钱。把大哥送出门外,告诉大哥,钱不够就再来,兄弟手里还有钱。
半个月转眼间就到了,张海请了一天假参加了大侄的婚礼。
婚礼很热闹,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觥筹交错,相互交谈着,分享着彼些的快乐和祝福,整个婚礼现在弥漫着温馨祥和的气息。
大侄的婚礼圆满的结束了。
焊条厂的打环机一台也没有安装调试出来。
杨厂长坐不住了,对张海说:‘’你明天和丁春秋抓紧把打环机安装调试了。‘’
‘’厂长,我哪有时间,那边一堆活等着我干呢。‘’
张海说。
‘’那边的活先放一放,抓紧把打环机安装调试了。‘’
杨厂长又说。
‘’厂长,丁春秋也不玩活,换一个人和我安装调试?‘’
张海试探着问杨厂长。
‘’行,车间里的人你随便挑,赶快把打环机安装调试了。‘’
杨厂长转身走了。
张海让吴成光和自已安装调试老环机。
吴成光今年十八九岁,一米七五的身高,来焊条厂两年了,小伙子聪明反应快。
张海也没有安装过打环机,就照着已经调试好的那个安装。这个活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就是把每个零件安装在固定的位置,就是用枪钻钻孔用螺丝拧紧,或者用电焊焊死。但是位置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下一个零部件就没法安装了。
张海和吴成光用了一天的时间,终于安装上一台打环机。
调试比安想更难,送料的长短,上下刀的间隙,左右刀的角度,中心轴的长短,粗细,都是有绝对要求的。任何地方差一点也不行,这也是能不能打环的关键。
张海和吴成光先从送料开始,不断地调试,上下刀的间隙,经过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的操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天的调试,终于打出焊环来了。
看着一只只表面光滑如镜,反射出耀眼光芒的焊环,张海如释重负地吸了一口气,终于安装调试成功了。
张海用卡尺量了量焊环,外圆尺寸,内径尺寸,平整度,都在公差之内合格。
这几天,张海也累得腰酸背痛,回家吃完饭就躺在炕上睡着啦。
被电话铃吵醒了,是铁法姑家二哥打来的电话。
原来是姑父生病了,现在在沈阳医大住院呢,已经确诊了是胰腺囊肿,并已切除胰腺,手术做得很成功,明天出院。
第二天早晨,张海和李侠喂完猪,都收拾完已经九点多钟了。
张海和杨厂长请了假便去铁法家。
到了铁法姑姑家,姑父也刚到家。
姑父身体蜷着在床上,脸上布满了皱纹,皮肤苍白如雪,眼眶深陷,嘴唇紧闭,整个人看起来了,十分疲惫一点精神也没有。
张海和李侠说了些安慰姑姑的话,姑父现在需要安静,张海和李侠给姑父扔下五百块钱就坐客车回来了。
张海回家也没敢把姑父有病的事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
焊条厂机加车间一台打环机正在飞快地转着,金光闪闪的铜焊环一只只地从中心轴脱落而下,掉在下面的无绣钢盆里。
吴成光正拿着卡尺量着焊环。
‘’这焊环打得好啊,操作打环机都这么熟练了,不简单啊!‘’
张海走过去对正在打环的吴成光说。
‘’张哥,这还不是你的功劳,和你一起安装打环机,我明白了打环机的原理,所以才能这么快地就打出焊环来。谢谢你,张哥。‘’
吴成光拿出了烟给张海点上。
张海和吴成光又经过两天的时间,把剩下的五台打环机都安装调试完。吴成光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打环机操作工。
张海在焊条厂把工作的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李侠猪也养得风生水起,个个膘肥体壮,每一批猪都盈利。
地里的活几乎都是张海干的了,他让李侠专心在家养猪,他知道养猪的风险大。马虎不得,自已也每天去猪舍转转,看看猪的健康状况。只要有病猪,张海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也是张海这些年来养猪积累下来的经验。
张海邻居徐庆家养母猪,每次仔猪都被张海买来。徐庆看张海每批猪都挣钱,这批仔猪张海一个给他六百八十元都不卖,非要自已养育肥猪。
徐庆这十四个仔猪养了三个半月,长到一百五六十斤,全得了蓝耳病,估个卖的,一个七百元。养了十四头猪赔了近一万元。
不是张海不帮他,蓝耳病根本没有特效药,只能预防。张海家的猪也得过蓝耳病,好在当时猪行情非常好,张海没有受到经济损失。
徐庆要养育肥猪的时候,张海便告诉过了他,育肥猪不是谁都能养的,徐庆不信,结果赔了一万多元。徐庆养猪的赔钱,也给张海敲响了警钟。
打铁还须自身强,张海夫妻俩更加刻苦地钻研养猪技术,不断地提高自已的养殖水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