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孔雀迷航
罗布泊的晨雾垂落如未裁的素绢,每一寸都凝着千年未干的泪,将孔雀河染成青灰色的缎带。那河水漫过卵石时的私语,恍若斟鄩宫墙剥落的苔痕在诉说前朝的霜露。羿足尖轻点浮架车轼,车轮辐条上的小河人草绳还带着晨露的凉滑,车轼中央的玄圭突然震颤,神人纹如活物般昂首,将蜂鸣织进雾岚——雾深处的沙丘后,数百支骨箭己在芦苇箭囊中绷首,箭镞上凝结的晨露正沿着骨纹滴落,在沙面烫出细碎的疼。
“停。”罗布女王的声音是胡杨木桨剖开水面时的闷响,尾音拖着孔雀河的粼粼碎光。她头戴嵌鸵鸟蛋的皮帽,蛋壳上的云斑像被岁月揉碎的月,腰间草编袋里的牛肩胛骨刻符互相碰撞,发出甲骨灼裂般的微响。当雾霭如被收卷的经幡散去,芦苇荡里涌出的部族恍若从《山海经》走出:胡杨叶编织的衣饰在风里翻卷,黄绿交织的叶边泛着琥珀光,颈间玉坠的纹路竟与二里头陶片上的雷纹同频共振,连穿孔处的包浆都似被同一只手了千年。
女王的骨箭指向玄圭,箭杆上缠绕的鹰羽掠过晨雾:“车轮碾过的沙下,埋着三十七代祖先的眼睫毛。”她身后三十六座太阳墓如凝固的日冕,放射状木柱己被风沙磨出琥珀色包浆,每道木纹都指向星图中失传的方位。墓前半跪的木人手中,陶碗里的粟米结着薄霜——这来自中原的金黄,在西域的月光里酿成了亡灵的蜜,每一粒都映着两个文明重叠的倒影。
羿解下玄圭时,绳结在掌心烙下红印。他双手托举的姿态像在承接月光,圭身水波纹与孔雀河的暗流相和,在晨雾中荡开涟漪:“此圭刻着大禹劈开龙门时的浪花,”他的影子被晨雾拉长,与太阳墓的木柱投影悄然交叠,“我们循着《禹贡》的墨香寻西海,却在您的瞳孔里,看见比大禹更古老的星河——那是神人纹与烛龙纹在时光里初遇的震颤。”女王指尖触到圭身龙鳞的刹那,喉间逸出一声极轻的、类似陶埙裂音的叹息——那鳞片的走向,竟与族人口耳相传的始祖神“龙身绕日”的图腾分毫不差,仿佛千万年前的篝火,此刻在两人掌心重新复燃。
第二节 沙海解码
女王的帐幕是胡杨木搭成的倒置穹顶,牛皮帷幔上渗着千年风沙的咸涩。火塘里的粟壳与羊毛正在共舞,粟壳爆开时如星子坠落,羊毛卷曲着化作青烟,将帐内熏成半透明的琥珀。仓颉的指尖在牛肩胛骨刻符上逡巡,指甲划过“日”字缺口时,与二里头陶纹上的同个缺口碰出细微的火星——那是两个文明在时光里走失的孩子,此刻隔着三千里沙海相认的暗号。
“昆仑山北麓的雪水,是否曾漫过你们祖先的羊皮靴?”仓颉的声音轻得像火塘里将熄的炭,指尖停在刻符的“龙”纹上,那龙尾的三簇鳞,竟与二里头陶龙的鳞片数分毫不差。女王从木箱取出皮卷时,箱底的驼毛簌簌落下,覆在褪色的图纹上——缠绕太阳的龙,蛇首吞吐着西域的黄沙,鱼鳞折射着中原的月光,龙睛处的朱砂虽己斑驳,却仍像两簇不熄的火。“烛龙睁眼时,”她的手指抚过龙身,皮卷发出羊皮特有的、类似老琴断弦的声响,“沙漠会变成流淌的星河。”
羿展开新织的丝绸,机杼声仿佛还在帛面上震荡。绣工用茜草染红的“太阳·龙”图腾正在月光下舒展,龙爪攥着的,竟与皮卷上烛龙爪下的星图完全重合。“我们的祖先曾在昆仑绝顶分饮雪水,”他的拇指着丝绸上未干的墨迹,“您看这龙身的弧度,正是黄河九曲与孔雀河十八弯的和弦。”女王的目光忽然落在帐外,嫘云正握着小河女子的手教采桑,指尖掐断桑枝时溢出的青白汁液,在西域的阳光下蒸腾成雾,恍惚间,那些蠕动的蚕宝宝竟像是从两个文明的传说里孵化的精灵。
“你们带来的不是丝绸,”女王忽然按住羿的手背,掌心的老茧蹭过玄圭的水波纹,“是让传说长出新羽的风。”她望向火塘中即将燃尽的粟壳,最后几粒金黄在灰烬中明灭,恰似文明的星火,在不同的土地上孕育出相同的璀璨。
迁徙的夏朝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迁徙的夏朝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IA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